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三十

落日采薇归,
萧萧两布衣。
尔来人采少,
春雨长顽肥。
灵岩好个景,
凿得不成山。
人自要头白,
山头也会斑。
秋浸具区天地寒,
老崖垂脚怒龙蟠。
仙人夜半骑龙去,
木客潜窥古灶丹。
断崖横截傲崇冈,
风叶满林斜日黄。
十岁采薪多伴侣,
不知翁子有他肠。
江曲柴门日自关,
夕阳舟楫断萍间。
寒流远近长如玉,
流过渔矶便不閒。
五月江湖风雨多,
钓矶平没夜来波。
深林中有扬雄宅,
莫怪时人载酒过。
云母薄梳青石发,
水花肥点碧荷钱。
树根一坐空山老,
不许时人问岁年。
赤城霞断逗秋晖,
阊阖风高不耐衣。
极目水天无了际,
先生何处朗吟飞。
滃合浮云晚放晴,
溪山相照寂无声。
不知问字人何处,
门外孤舟尽日横。
面面青山曲曲溪,
流云易度石墙低。
苔生任把门踪合,
鹤返容教树杪栖。
琅琊台顶太山杪,
我欲去登须御风。
稽首东皇拱双手,
金乌高捧一轮红。
烂银盘圆一千里,
白玉髓喷三万重。
老蛟背驮龙女泣,
百斛宝珠抛海东。
霞捲夕阳天外天,
抗风疏柳几枝偏。
抛将湿网坡头晒,
且旁网边乘醉眠。
暗崖悬立玉龙飞,
怒蹴层冰万马齐。
半夜哀音和空谷,
愁翻木客唤猿啼。
玄文草罢坐川湄,
川与心同清静时。
此地可忘新汉事,
莫将轻易与人知。
溪桥回转鸟声微,
杖屦萧萧两布衣。
不是耕夫出莘野,
秋风落日采薇归。
老石空林了此生,
一江秋水对人清。
扁舟若为求鱼出,
莫向茆亭脚下行。
柳风欺水细生鳞,
山色浮空澹抹银。
总道江南风景好,
从前都让罱泥人。
天空地阔偶相逢,
散漫寒流砢閜松。
不用方舟细商略,
到头岐路总难同。
花满百花潭北庄,
无人同出碧鸡坊。
因风竹叶浮巾翠,
落地松花上屐香。
寂历茅堂草树深,
隐居踪迹杳难寻。
直应独自携琴去,
小答松篁太古音。
覆有高林载有苔,
石公木客可参陪。
山居事业略完具,
只是无人肯入来。
破屋依依寂寞滨,
千山头白树存身。
洛阳县令曾知否,
中有饥吟僵卧人。
阔屦宽袍顶不巾,
天和拍拍面浮春。
横拖杖子前山去,
知是人间不吏人。
秋水浮船五尺深,
也无情事到讴吟。
十年荡桨无人问,
却有飞鸿识我心。
溪林元不择人清,
自少人来向此行。
若使行人多此处,
谢安何必有高情。
岩谷空明溪水冷,
高人据梧目若瞑。
行留坐卧都不省,
短发长风弄疏影。
桃花柳花覆春洲,
燕儿鱼儿迎客舟。
青天白云紫翠嶂,
虚桥小浦回环流。
吟诗写画似参禅,
不向他人被里眠。
生公堂前点头石,
天平山上白云泉。
曾到和宁市上来,
江山满壁照人开。
都输此幅丹阳景,
回首烟花暗凤台。
柳娘标格重经眼,
玉屑珠尘满扇头。
彷佛和宁街上见,
桃花杨柳障春羞。


最后修改于2025-09-21

更多推荐

咏崔云娘

何事最堪悲,云娘只首奇。瘦拳抛令急,长啸出歌迟。只见肩侵鬓,唯忧骨透皮。不须当户立,头上有钟馗。

——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

至道不可见,正声难得闻。忽逢羽客抱绿绮,西别峨嵋峰顶云。初排□面蹑轻响,似掷细珠鸣玉上。忽挥素爪画七弦,苍崖劈裂迸碎泉。愤声高,怨声咽,屈原叫天两妃绝。朝雉飞,双鹤离,属玉夜啼独鹜悲。吹我神飞碧霄里,牵我心灵入秋水。有如驱逐太古来,邪淫辟荡贞心开。孝为子,忠为臣,不独语言能教人。前弄啸,后弄嚬,一舒一惨非冬春。从朝至暮听不足,相将直说瀛洲宿。更深弹罢背孤灯,窗雪萧萧打寒竹。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抱琴却上瀛洲去,一片白云千万峰。

—— 李宣古

翠盖不西来,池上天池歇。冉冉池上烟,盈盈池上柳。生贵非道傍,不断行人手。

—— 李宣古

并州路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 李宣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

杂曲歌辞 其一 桃花行

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不能拥路迷仙客,故欲开蹊侍圣君。

—— 李峤

杂曲歌辞 其二 桃花行

绮萼成蹊遍籞芳,红英扑地满筵香。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寿圣皇。

—— 李峤

杂曲歌辞 其三 桃花行

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从今结子三千岁,预喜仙游复摘来。

—— 李峤

杂曲歌辞 其四 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 李峤

杂曲歌辞 其五 桃花行

红萼竞妍春苑曙,粉茸新向御筵开。长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惭无东朔才。

—— 李峤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万骑千官拥帝车,八龙三马访仙家。凤皇原上开青壁,鹦鹉杯中弄紫霞。

—— 李峤

送司马先生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 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