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清风图为李侍御题

御史于中持大斧,
谁有大竹大如杵。
破之万个破更酣,
须臾了尽千林许。
一林淡,
一林浓,
一林渺渺无西东。
伶伦缩颈惊却走,
云此天公遗下之箨龙。
日边白凤下啄实,
一饱飏去超鸿蒙。
至今百鸟绝踪迹,
独占千载惟清风。
君不见一拙道人最痴绝,
漏泄天机好饶舌。
笔濡东海作砚池,
睥睨此林如一垤。
一匹练绢尚嫌少,
收拾描模当时了。
天色黭黮湘妃出,
雨声如泪滴石窟。
扫天无云地无尘,
六月凛冽如霜晨。
祝融冻僵火伞湿,
观者如山踏冰立。
道人笑憨憨,
御史色不动。
青骢新被银丝鞚,
清风且作归朝颂。


最后修改于2025-11-10

更多推荐

卫广文以荔支诗见示赋此奉酬并以为寿

汉时王逸推能赋,君复风华似叔师。甘液含消中圣后,香琼饵罢得仙时。兰陵祭酒何曾老,天禄传经亦未迟。首夏清和看欲近,先红犀角望新辞。

—— 屈大均

寿东莞杜明府母李太夫人

先公温润秦君子,令嗣循良汉大夫。八座起居房氏有,五经传授孟家无。侯多膏泽从王母,人祝期颐似鲍姑。邑近罗浮仙药满,端阳先献石菖蒲。

—— 屈大均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一

置酒华阳曲未终,美人奇马玉盘中。何须匕首劳神勇,更使将军作鬼雄。一自悲风生易水,千秋白日贯长虹。殷勤倘用荆卿将,自可威加督亢东。

—— 屈大均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二

田光鞠武总谋臣,计失须臾欲劫秦。岂有精灵归匕首,空令哀怨断龙唇。萧萧风起冲冠发,飒飒云吹首路尘。自此悲歌燕市绝,屠沽无复报恩人。

—— 屈大均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三

读书击剑未蹉跎,儒雅偏于慷慨多。岂有先生非乐毅,何曾太子识荆轲。燕风已起离骚赋,楚调如追易水歌。壮士至今犹发指,寇雠长枕报秦戈。

—— 屈大均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四

平生剑术未曾疏,况是深沉解好书。盖聂相期知不可,渐离同去因何如。六王有恨惟铜柱,一擿无成更副车。可惜汉家需佐命,英雄未得少踟蹰。

—— 屈大均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五

多事田光苦殉名,匆匆伏剑激荆卿。英雄不肯言成败,节侠何知有死生。皆白衣冠持大斗,尽冲毛发上长缨。离觞未半驱车去,风叶哀含变徵声。

—— 屈大均

读荆轲传作六首 其六

无端委肉虎狼秦,炉炭鸿毛枉苦辛。匕首从容非刺客,屏风超越是姬人。舞阳图奏应辞殿,宋意歌残早湿巾。淡淡寒波含涕泪,随风一半逐车轮。

—— 屈大均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 其一

素冠相送出梅关,反葬东吴有故山。死友谁将平子去,孤儿自载伯鸾还。沙床散发风流甚,麈尾成松日夕閒。我尚为人争便得,幅巾追逐白杨间。

—— 屈大均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 其二

沈湎何曾日举杯,殷勤荷锸越王台。疏狂岂必青蝇吊,卑湿何劳子服来。夷惠半生虚白首,彭殇一笑总黄埃。文章速朽都无恨,化作瑶葩亦见才。

—— 屈大均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 其三

瘗尔衣冠在玉峰,风云惨淡待相从。青莲岂可为金粟,黄石还应作赤松。情尽英雄虽羽化,身高神智未龙钟。棺中尧典无长夜,旸谷氤氲接二禺。

—— 屈大均

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 其四

明年宿草惠泉东,怅望松楸白露中。咫尺要离吴烈士,参差樗里汉行宫。鱼灯亘古精灵接,麦饭先人伏腊同。含笑九原长已矣,渊冰孝子一身终。

—— 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