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无挠归婺源

真人真人归何许,
当在白岳之颠婺源之浒。
五岭太炎谁作主,
谷城黄石堪与语。
真人韬略足龙虎,
龙幻奇文虎作武。
粤江烟静波无澜,
将军高卧閒且閒。
旗悬太白风不动,
弧挂绣氂不用弯。
真人袒裼处其间,
招邀韩生时往还。
酒熟数浮鹦鹉杓,
香醲频爇鹧鸪斑。
鹧鸪斑羽声初歇,
叫落岭南枝上月。
月照寒花尽着霜,
风吹海浪翻成雪。
真人见此起乡怀,
巾垂折角步麻鞋。
挥手欲辞岭月去,
直上天门踏绿苔。
绿苔绿苔踏欲裂,
涧底寒泉声哽咽。
岭外游人日日来,
曾见真人之奇节。
真人去粤粤山愁,
真人还婺婺源幽。
白岳山头栖白鹤,
婺源江畔跨青牛。
不须南北别踪迹,
看取冰心照九秋。


最后修改于2025-11-10

更多推荐

题刘观察纯斋忏心图

身经万里头初白,名已千秋心自清。慧业忏除禅味好,筼筜深处听泉声。

—— 黄易

郑鲁门得停云馆遗砚 其一

边阑题认黄初字,小印镌疑国博文。合与先生书篆隶,雨昏时候起寒云。

—— 黄易

郑鲁门得停云馆遗砚 其二

忠孝家传两相名,一门翰墨冠前明。风流已往贞珉在,此亦人间玉带生。

—— 黄易

送郭十四南归

踏雪送君去,江南笋正肥。花随春雨密,帆逐乱云飞。归兴浓于酒,波光绿上衣。官闲贫亦好,来往总忘机。

—— 黄易

杨兄鹤洲购赠元氏赞皇石刻有汉篆三公碑甚奇喜极复求沈君愚溪觅之

古人不可见,古迹亦有数。灵奇秘幽邈,难致空怀慕。杨兄元氏来,古物欣所聚。启箧见百幅,如涉山阴路。墨翠开春岩,字明点烟鹭。坛山强弩张,白石神虎步。封龙残字四,亦得褚欧趣。最奇三公碑,琳琅汉玉箸。虫蚀二百字,瘦蛟蟠老树。疏密任意为,篆隶体兼具。或屈玉折刀,或悬针垂露。或疾若风行,或郁若云布。辨文知冯君,祷降甘雨屡。绝类五凤砖,证字亦有鲁。欧赵录不同,或未身亲遇。我见诚奇缘,狂喜不能语。平生嗜古癖,于此得饱饫。汉代六名山,元氏碑尤著。便欲策杖探,羁栖苦难赴。官阁有休文,神交托心素。遥结岁寒盟,可同金石固。驰求三百番,疗我烟霞痼。

—— 黄易

游洛阳道中

嵩少归来指洛阳,崎岖历后尽康庄。人夸走马看花地,我爱寻僧选佛场。苔藓残碑迷汉魏,战争旧垒认隋唐。前贤只羡西崖好,配食香山葺小堂。

—— 黄易

忆祁山

祁山高峨峨,群蛮如聚族。万叠杳霭间,高低骋游目。九疑相与青,碧云迷其麓。秀色撑晴空,翠黛皴满幅。想见丹崖翁,此中卜幽筑。何时挂冠去,与子同空谷。

—— 陈及祖

在屯值寒食节

时节牵归梦,猿啼梦又阑。宦情原不热,旅食本长寒。何异投荒客,真成耐冷官。我非无麦饭,欲洒墓田难。

—— 张道渥

黄鹤楼

倚城百尺上危楼,云白山青汉水浮。岂有神仙能不死,是谁诗句合长留。烟波东是还家路,风浪中多待渡舟。同一登临怀抱各,何妨崔灏在前头。

—— 管学洛

与陈澍斋论诗

我读古人书,如接古人膝。残篇断简中,生气各勃勃。奋兴百世下,代代有豪杰。聚集古之人,一手一枝笔。或大将旗鼓,或短兵相接。或公子裼裘,或美人密室。或点晴而飞,或九仞犹掘。或长江千里,或春池自碧。离合与悲欢,风花兼雪月。一一罗胸中,奔赴腕下出。譬调碗中羹,醯酱非一物。鲭聚五侯馔,蜂采百花蜜。譬制身上衣,丰纤人各别。刀尺有定程,裁缝间疏密。才人须积学,不可恃天质。贾胡识奇宝,有爱不能割。眇者矜妙悟,颠倒扪籥日。皆缘读书少,不自知其失。探骊须得珠,擒虎须入穴。区区獭祭功,终非制胜术。古人有彩毫,我欲从之乞。乞来持赠君,与君结胶膝。

—— 管学洛

连日宴集近园即席呈洪稚存太史 其一

东风易主始经过,挈伴簪裾狎薜萝。便恐烟霞遂成癖,花时载酒醉时歌。

—— 管学洛

连日宴集近园即席呈洪稚存太史 其二

樽前争量句争妍,旧径低徊忆往年。但使园林容客醉,便非我有亦欣然。

—— 管学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