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边报贡虏有变

我曾建节天雄军,
赵魏良家负弩群。
鸣弦跃马乐战斗,
邯郸易水思前人。
号召材官教五伐,
愿言出塞护燕云。
我官六月被移徙,
上书幕府等空文。
关西太史王槐野,
文章纪述怀慇勤。
三郡邦畿不设卫,
豪雄寂寞为编民。
上恬下熙博胜负,
谁排阊阖一敷陈。
穆皇践祚改元日,
东夷西虏何纷纷。
匈奴饮马潞河水,
沧州一老射绝伦。
掌中主客兵十万,
不遗一矢徒逡巡。
昨日报称虏远道,
今朝槌岩鏖战频。
东山张君真将种,
饮血帐下期策勋。
长驱跳堑冲虏阵,
射雕先锋翳荆榛。
橐驼人马相枕藉,
傍岩百仞翻车轮。
后军割级献枢府,
皇恩犹贷贲军臣。
诏从边外封京观,
威震穹庐千万春。
天生纠纠谭襄敏,
都护横戈起七闽。
遂拟筑台扼胡吭,
累累相丽齿与唇。
二十年来氛祲熄,
谁云市马犬戎亲。
偎予分竹都城下,
谭公召饮酒数巡。
抵掌高谈理燕蓟,
我兵凭高战技新。
书生借箸前画策,
何不建置于西秦。
公云马价入兵府,
财力裕蓟应及邻。
顺义虎视图西市,
羌戎茶马沾皇仁。
假虞伐虢乃其计,
吾兵不守边城闉。
遂致折将虏士女,
西人洒泪空沾巾。
明明天子见万里,
求贤易将纷丝纶。
吾友郑君负奇气,
十年勋业动旒宸。
一朝统驭连八镇,
扯勒夫妇走恂恂。
蹲刀衔土誓终服,
外攘内治静边尘。
杞人忧天斗西揭,
安得长殳西海滨。
粤南海上渔樵侣,
欲作铙歌寄雁宾。


最后修改于2025-09-22

更多推荐

崇武观渔歌

如山波涛蔽天际,叶叶舟为浮波系。千樯万网烟水间,网得大鱼高于山。以鱼钓鱼巧作饵,鱼傍舟行不知避。港湾鱼小海鱼肥,随潮暂远暂忘归。日暮风云四海黑,昏迷天地波无色。渔人由来海为家,东西南北亦嗟呀!泼刺鳣鲔与鲿鲨,行行不但摸鱼虾。舟头时有鳌梁度,橹为摇曳波心路。云中或见龙爪张,舟为回避向汪洋。停舟偶到乌龟屿,千尾万尾纷纷举。驶帆远过澎湖沟,大鳞、细鳞水际浮。出海小舟傍大舟,小者打桨、大者流。岁岁为渔逐海利,直从闽海到温州。出没烟波忘餐饭,天寒一饮当穿裘。雨中蓑衣兼箬笠,群鱼结队争呷唼。舟人雨中为畏途,渔人雨中为利涉。冬尽岁残不归来,生成海上事游猎。大鱼为盐小鱼乾,天青日赤鱼满滩。小鱼腌脍大鱼刓,割鱼曝炙肉团团。网得鲂鱼味尤美,削肉渡海作甘旨。春晴放棹始回归,归到家中妇子喜。贩鱼过海收厚利,愿君莫厌风波靡!君不见西夷捕鲸碧海中,冰山万仞无旭红。火轮冲冰或粉碎,牵出长鲸高隆隆。又不见夷人捕鲸卖鲸油,烛龙下照夜不幽。海上烟樯日磅礴,任公大鱼三载求。人生牟利忘蹭蹬,地上风波尤凌竞。我来崇武观打鱼,渔人起我望洋兴。渔人低头听我歌,我歌月色满山多。山下潮声夜深起,回望台天淼淼水。

—— 洪繻

罗山寄张茂才汝南

一尊前日酒,鸾鹤又离群。看看来时路,青山断白云。

—— 洪繻

登楼即事

一望苍茫外,长天白鸟过。潮回江、浙远,船舶粤、闽多。岛屿连沧海,云霞接薜萝。月明惊夜梦,枕上吼鲸波。

—— 洪繻

秋望有悼,为汝南作

何处故人颜,云间又水间。东南秋色尽,不忍望罗山!

—— 洪繻

渡海过犬山

浩淼虚为际,乾坤入望愁。海随山异色,地与水分沟。日月双轮迅,云天一笠浮。飓风吹不去,千里过横流。

—— 洪繻

八卦亭偶望

海天无际暮烟浮,一线秋空数点愁。车马往来南北路,估帆向背东西流。青山出水围城郭,红树穿云压市楼。偶欲放歌亭下去,岚光月色暂勾留。

—— 洪繻

拨闷四首

潇洒风怀杜牧之,几回猛省读书时。不关造化閒花草,无补民生细茧丝。竟体芳兰骚客意,销魂金粉美人辞。聊应洁癖将蝉比,饱露餐风最上枝。

—— 洪繻

场中题壁八首

插脚红尘廿四年,泥蹻释后欲登天。蓬莱弱水三千路,鳌背曾经海上船。

—— 洪繻

秋日登临偶兴二首

仰首天边暮色低,征途欲尽万峰齐。云从南出风从北,山自东来海自西。日落忽逢鹰独起,草枯何处马频嘶?深篁大泽无人过,谁向狉榛事鼓鼙!

—— 洪繻

遇李石鹤孝廉赋赠二首 其一

三生石上證前因,交道文章信有神!脱略形骸千古量,相忘辈行一朝亲。竟誇海岱逢奇士,自是闽天出晋人。此去长安万馀里,柳袍应拂帝京尘。

—— 洪繻

遇李石鹤孝廉赋赠二首 其二

天涯不用共温存,此去文星照帝阍。别我看花春逗路,送君渡海雪浮尊。华亭听鹤江南地,燕市驱车蓟北门。得意未应高步上,愿留龙尾待追攀。

—— 洪繻

台湾土匪纪事

立国有大纲,时势在提挈。太阿一旁落,皇图四崩裂。去年□□侵,人心徵固结。鲁殇执干戈,并儿磨箭筈。处处争守陴,机械为敌设。忽闻和议成,金瓯割数缺。台地在割中,义士皆卷舌。倾心事皇家,见摈得金玦。同袍有素心,仇愤无由雪。况隔天九重,仰首望长觖。自此人心离,短气失豪杰。日暗浮霾生,狐狸出躠蹩。匪人坌牛毛,郊野为草窃。本非揭竿徒,亦异乘机哲。不过如骄儿,无父出为孽。所以民情涣,实由国柄折。我思此时初,大势未遽跌。何以枢府臣,国体此嫚亵!竟将中兴基,欲以偏安列。柱触共工头,碧呕苌弘血。我抱杞人忧,闻之肠为热。路上凄风来,长痛回车辙!

—— 洪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