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子鸣琴久,王猷命驾频。龙津双妙士,凤渚一閒人。相顾谭心印,转看惜鬓银。浃旬方把臂,离别却酸辛。
谢荩衷再访予山中诗以送之三首并得春字 其一
最后修改于2025-10-11
更多推荐
四月十五日重至南安夜步城头望月
悠悠人事重经眼,㶁㶁溪流旧绕墙。明月入怀添悱恻,野禽呼我共苍茫。客中作客知官味,山外看山惜夜光。闻道今年渐生聚,边风吹过总凄凉。
驻大庾边境万山中阅南洋报知伯严梅庵宴樊云门前辈于六朝松树下即席有诗次韵奉和
乘溜下绝涧,竹筏如怒马。农夫献家酿,酌以牛角斝。如何万仞山,低首荒城下。蛮歌迎七姑,铜鼓闹春社。久与枯僧邻,此景觉妍冶。冲风脚力健,曝日面皮赭。怪鸟雾中来,怒爪堕檐瓦。苍苍者山川,何处界文野。羊菌意有棱,猫笋可盈把。虽无李侯馔,适口吾聊且。一幅蛮荒图,悲来不能写。亦有百尺松,龙鳞尤古雅。不放六朝青,遂令知者寡。可怜王谢辈,同是悠悠者。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 其一
炎方十日愔愔雨,断送残春作早秋。鹜鸟有群皆独立,奇峰难画任冥搜。眼前事了未全可,胸次月明真不愁。便拟从容理归棹,从君袖手看神州。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 其二
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入肺肠。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琢句未除文字障,不知文字已沧桑。
通天岩夜坐书怀 其一
山僧头未白,一树已飘零。石古云无性,潭空月有灵。暮天同脉脉,生事但冥冥。不识禅关近,藏山雨气青。
通天岩夜坐书怀 其二
尘垢含生理,因循得道腴。书留残劫在,心比古人孤。静觉天无异,愁听鸟自呼。褰裳宁有待,迷路满榛芜。
夏夜山寺纳凉即景偶成
一峰高受雨,远色尚空明。露草虫相语,风林月有声。夜凉贪坐久,幽极觉愁生。又见晨光动,劳劳愧此情。
行县至雩都入山寺避暑夜雨不寐
四围修竹一山风,避暑人来佛殿空。扰攘虫飞灯影外,微茫秋在雨声中。昨非未必今皆是,世短终知境不穷。我比山僧更顽固,但将心事付鸿濛。
重过樟树镇
短日荒荒入乱流,隔年重见望津楼。樯梢一雁悄然立,天外群山相向愁。论世不妨存幻想,微吟时复触沉忧。支离一觉虔南梦,针孔光阴笑白头。
庚戌正月十四日游半山寺次伯严韵
昨岁古城隅,喧阗逐马迹。兹游复何有,败苇如折戟。山僧阅世变,惘惘肃行客。兴来泉悦耳,事往尘涴壁。偶然会心处,岂必夙所历。笑语得春先,馀寒觉昼寂。远望牛首山,小于坐旁石。六代兴亡图,一一罗几席。薄晴有新意,春气相与白。不有江山助,风光亦虚掷。感念半山老,大名毁所积。是非逐世改,来者又谁惜。明日约探梅,回视今复昔。
晓起小园探梅次夏午彝韵
破晓一禽鸣,阴阴树如浴。朝霞犹未升,但觉天微绿。孤花谁与春,幽人梦遥属。烟外一枝寒,胭脂点初旭。隔断板桥尘,自补秦淮录。
送马惕吾赴赣州
垂老将安归,光阴赴顽梗。稍通当世务,往往自矛盾。难与时人言,逢君一吐鲠。往者读明诏,灿然具纲领。中原万钧弩,挽之而射影。蒙马以虎皮,一鬨终自窘。翻羡十年前,民劳俗尚整。此意至可伤,及身容有幸。风气所趋重,道德司绳准。苟适得其反,圣哲甘泯泯。送君步城隅,惜此须臾景。须臾亦何惜,来日殊未省。且作暂时人,泪尽惟一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