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诗五章 其三

白玉虽光辉,
瑕疵在其内。
徙看色笑亲,
讵识肝胆异。
势夺恩爱移,
交离谗毁至。
弃捐岂我伤,
卑薄乖情义。


最后修改于2025-10-01

更多推荐

四月十一日与妇小酌玉莲花前有感

西湖西山坡,水乐洞之侧。有池当轩绿,有花当夏白。风润脉柔茎,午芳擅正色。方来玉八瓣,圆中珠一的。曾携真率杯,相看契清阒。主人自城居,付与乘閒客。回头一十年,今日为何日。窗前小盆池,又见此花发。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老妻颇解事,一笑复太息。胡为不自知,君已八十一。洛阳白牡丹,杨家红芍药。魂梦且不到,何独□怀昔。□□垂头答,风雨天昏黑。

—— 陈著

四月五日后圃酴醾芍药侍郎三花盛开醉中成三咏 其三

芍药圃中央,有花名侍郎。丛丛娇翠羽,朵朵淡红妆。凤阁样如梦,鸡冠班自行。何如付一醉,岁岁有春光。

—— 陈著

四月五日醉书慈云阁

峰开荷叶东南倾,梵宫截断西来青。参差楼阁半空起,撞钟椎鱼撼林坰。奔走簦笠数百里,随事来乞山中灵。大众坐饱云捧足,百需顺应水建瓴。彼饕者谁尸海阃,日鬻三帖出府庭。交驰争此一席捲,赭山不足搜钵瓶。囊橐所攫鸟兽散,遗臭满山草亦腥。檐栋摧落甚败驿,旁风雨湿上见星。厨烟寂寞甑釜破,残僧菜色身伶俜。山运忽回缘法到,铁锡飞入总云亭。伽蓝起舞山鬼避,击大法鼓轰雷霆。竖硬脊梁施敏手,恢恢馀刃新发硎。仆者以兴弊者刬,如痼病脱沈醉醒。况今佛流正澎湃,平地丈浪腾沧溟。何事不可咄嗟办,寺已如画山翠屏。谁知不忍回首处,山下景色何凋零。文献故家编下户,潇潇四壁门长扃。旧来富家鼠窜伏,贫民偶遗风涛萍。叫嚣隳突尚不已,宛转就缚垂死丁。春风无分日光薄,冤声苦语那可听。信有天堂与地狱,咫尺中间分异形。世变不情至此极,仰面三叹天冥冥。

—— 陈著

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东。今日卸船须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 陈著

四安县道中望一山最尖青问轿夫云是馒头山因有诗

眼前山忽好,他处特纷纷。四下正铺野,一尖高入云。乾坤分外阔,江浙此閒分。我欲更村号,尊为卓秀君。

—— 陈著

外孙黄相儿求诗

可人黄外孙,来吾与汝言。是为慈溪嫡,未离嵩绿门。以身答世谱,学问为本根。吾言虽老拙,铭心其永存。

—— 陈著

木犀

丹桂固应为密友,黄花自合让高芳。夜来独立西风底,吹入诗肠咳唾香。

—— 陈著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丹霞前,慈云顶,两壁相看苍铁冷。春风秋月一逢迎,菜碗茶瓯拍香鼎。有时话到有处无,有时瞑到入禅定。本来僧俗不相干,气味投时堪隽永。九年卓锡兴百废,谁与挽之欲去猛。我年今已七十六,师五十二亦多病。人生契合是因缘,临老相分重悽哽。东湖水宽万顷烟,风波簸弄羲娥影。西山有寺古佛境,啼鸟落花云水静。醉中覶缕醒时语,师亦两下如何领。

—— 陈著

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韵来谢韵

苍苍本无为,乌兔争飞驰。今日为何日,谁叩和与羲。举目万感集,秋风黍离离。人生能几何,梦境蛛营丝。或以烹自售,变诈如鞅斯。或以舌交战,纵横如秦仪。亦或事旷达,蜕形慕安期。不则逃空虚,灰心从阇梨。不曰古圣贤,自有天根基。为己非为人,积学如积赀。弗废一日葺,庶几百志熙。世远教法散,有识如退之。试观训符读,道义不以规。贵贱何足云,而乃徒费辞。进学以为解,诗易分葩奇。安贫以知命,妻儿任寒饥。既而及行艺,顾欲中有司。未忘功名径,□□荆棘茨。堂堂山斗望,为论如彼卑。吾师吾孔子,曾子而子思。以至孟轲氏,四书炳蓍龟。君家两英嗣,珠璧光和隋。元方知自力,阃奥次第窥。既以习语话,行有向学时。光阴电一抹,圣狂几甚危。百行孝为本,气下色愉怡。极而察天地,造端自齐眉。苦语赞义方,一洗时妆脂。勉旃复勉旃,勿重老大悲。还以自警省,就示吾诸儿。

—— 陈著

用前人示诸儿韵

世事纷游尘,薄俗嚣斗鹑。手足谁鲁卫,肝胆多越秦。独君先君子,父事吾先人。我得从之游,义与同胞钧。上而下四方,相依为齿唇。閒尝道病殆,饮食药饵亲。卓卓乎古道,难言但书绅。今及其子交,知爱迈等伦。不曰淡无味,如嗜千里莼。其子又其孙,秀异良可珍。架有万牙签,膝间又循循。功名特土苴,学术要深淳。工夫入细处,力行自忱恂。推而致广大,直扶天地垠。书积非易□,难欺是苍旻。不观冬闭固,发为青阳春。因知栽者培,根本前人身。万事风絮尽,盛德修唯湮。契稠无浪语,感旧还酸辛。吾年七十近,不入时材抡。眼昏惟内顾,遑知世妆新。耳聋谢外闻,免饮聒者醇。溪曲五亩园,安受闭户贫。蔬畦野草径,月夕清风晨。杖履携诸儿,俯仰时一巡。残息尚可延,何幸里有仁。岂无泰交期,得舆展转神。远业归后主,我得为天民。

—— 陈著

用前韵谢奉慈寺主僧居简

人情相入处,春风与时雨。诗来少陵歌,酒到渊明舞。我穷适相似,肯为黄金俯。忍饥固其常,笑视京文武。忽来方外饷,浑家饱炊午。此是法喜供,非如乞字苦。

—— 陈著

甲申夏到杖锡忆戊寅秋同黄东发游

布袜青鞋共踏云,七年往事不堪论。湖山宿草梦魂到,风雨秋镫诗卷存。后死犹能传耆旧,平生相属□儿孙。老禅携手经行处,薄采芷兰招楚原。

—— 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