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夷二首 其一

滇南八月中,
绿林何萋萋。
居人亦相辏,
数里闻鸣鸡。
路转无诘曲,
山行少攀跻。
回瞻贵阳道,
咫尺蹊壑迷。


最后修改于2025-09-27

更多推荐

金缕曲 其八 三叠前韵遣兴

闲冷如坊局。此一官、思量百遍,烂如书熟。起看紫藤花一架,珠络垂檐簏簌。今老矣、何心徵逐。春雨闭门聊种菜,莫肩舆、轻看人家竹。闲俯仰,画屏曲。眼明身健今生福。小斋头、官书道藏,儒衣僧粥。秋水一泓何世界,那更修边饰幅。麦秋至、乍清还溽。长乐门边芳草路,绕天涯、不似江南绿。还枕手,听儿读。

—— 樊增祥

金缕曲 其九 即事,四叠前韵

鸡黍谁家局。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留客南窗闲煮饼,祇办溪鱼野蔌。任金耳、天街驰逐。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帘不卷,玉钩曲。倚书为命闲为福。且随缘、如凫泛泛,似鸡粥粥。衫笏要存儒者气,醋淬头巾一幅。又衣桁、南风吹溽。倘到清淮俯明镜,笑长官、衫色春波绿。书与律,且兼读。

—— 樊增祥

金缕曲 其十

重认斜阳迹。绕东风、如人意处,倩红曲折。半露玉钗衫袖影,半隐双鸳小屧。天生就、扶持花月。双髻吹笙风露下,拭香尘、汝代红牙拍。纤纤玉,最亲切。垂杨低扫花如雪。算年年、销魂成例,沈香亭北。宛转情肠全似我,一任黏萤坐蝶。莫孤负、春阴时节。金粉楼台谁界画,与罗衣、卐字无分别。携彩伴,并肩立。

—— 樊增祥

金缕曲 秦秋伊尝云:“眼前景物宜吟宜画者,独帘与阑干耳。”余赋既阑干词,更制《湘帘》一阕,惜秦君不及见矣 其十一

朝暮留香久。掩重门、湘云窣地,玉垆烟瘦。细剖君山斑竹子,也抵珍珠织就。是清簟、围棋时候。杨柳风来花动影,看斜阳、无语娇波皱。新月上,见来否。玉钩上下劳纤手。怕搴帷、云鬟侧挂,珀钗微溜。双燕归来似相识,软绿蔫红依旧。任鹦鹉、隔花低咒。当户明明丁字永,正梳头、莫放春风透。垂永夕,卷清昼。

—— 樊增祥

少年游 得王子常同年凤阳书,并示《春感》四阕,即次来韵,并怀逸珊夫人 其一

枇杷欲熟问园官。来佐酒杯宽。松下棋奁,柳边锻灶,宜称竹皮冠。白发同年江海隔,书字报平安。想见高楼,青娥送酒,半臂不胜寒。

—— 樊增祥

少年游 其二

昆明无复汉时功。多难杜陵同。太史周南,庾郎关内,文字老来工。南望凤阳歌舞地,寂寞老王通。绛守园池,朱家陵墓,芳草夕阳中。

—— 樊增祥

少年游 其三

春明好景梦中过。将寿补蹉跎。天宝宫人,贞元朝士,一例邈山河。谁唱当时供奉曲,老矣敬新磨。卌载名场,使君与我,天下恐无多。

—— 樊增祥

少年游 其四

一麾江皖十年留。未办五湖舟。葑豆阴中,蘋花香里,还梦少年游。到处鸥波迎管赵,花月锦囊收。不栉词人,同根香草,桂叶两眉秋。

—— 樊增祥

金缕曲 其一 韬父见余近词,不胜感怅。宣南老友,惟君一人,言愁欲愁,再成是解

轩翠风流歇。付双鬟、黄河一唱,玉龙凄切。试数人间词赋手,吾亦当年老铁。怎字字、滴成鹃血。一自灵云悭圣解,惨桃花、天地成秋色。经几度,马挝折。王郎亦是秋风客,二十年、扬州一梦,玉箫呜咽。同谱弟兄两人耳,各自颠毛欲雪。忍重话、干戈离别。莫和凤皇池上句,尽麻鞋、晓踏行宫月。家国恨,那堪说。

—— 樊增祥

金缕曲 其二 莲溪以鹾台领长沙、宝庆二郡,余误以为常德,遂有“武陵桃花”之句,可笑人也。赋此解嘲

地势长沙小。似怜君、回旋不足,别兼常宝。题目虽差文字隽,评泊愚山最好。且莫笑、破山颠倒。若把陶潜更贾傅,葛天民、肯续湘累稿。堪大用,此才老。朗州都愿神君到。盼旌旟、沅陵澧浦,几多香草。属吏南阳刘子骥,供亿山花水鸟。占饮水、词名多少。一误渔郎吾再误,太康来、两被桃花笑。秦父老,可知道。

—— 樊增祥

金缕曲 其三 端午书感

雅不时宜合。鹿床边、冠梁倒戴,袜绫翻著。襱襶衣裳无味客,刘尹门前谢却。歌一曲、竹枝盐角。莫作司空贫相语,道侬家、自有麒麟阁。风雅事,漫依托。南风五月薰帘箔。遍长安、生衫小扇,又更蕉葛。瞥见玉钗垂艾虎,点衬红榴一萼。笑菰黍、同时解缚。风味旧京浑不似,便新冰、脆果都非昨。菖歜酒,试斟酌。

—— 樊增祥

喜迁莺 端午,用吴子和韵

流莺声歇。又小麦送秋,脆圆迎节。彩剪罗睺,绫黏猛虎,都与钗符差列。笑唤谢家儿女,绣带香囊亲结。动翠袖,看白团扇底,清风徐发。佳绝。雕槛外,一树安榴,红神嵰山雪。最忆昆池,龙舟夺锦,画鼓如雷敲彻。此日未央行殿,墨拓钟葵高揭。玉窗晚,剩珠帘半卷,纤纤娥月。

—— 樊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