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常执中无息斋

天道何刚健,
运行若机旋。
昼夜弗暂息,
今古或无愆。
四时以代谢,
万物资陶甄。
嗟哉果何如,
惟其一诚焉。
不见古君子,
体道心拳拳。
贤兮则希圣,
圣兮则希天。
兢兢著谟典,
亹亹垂诗篇。
宣尼叹逝水,
孟氏称源泉。
禹阴分寸惜,
陶甓朝昏迁。
铦锥季子读,
圆枕温公眠。
所进虽各异,
所志同一坚。
眷彼蚩蚩氓,
相去霄壤悬。
灵台既茫昧,
德基任摧颠。
高明邈难入,
污下甘伏跧。
晚途或有悔,
畴能返流年。
吾湘常氏子,
学古知其然。
高斋扁无息,
翼翼临江边。
不华亦不隘,
非郭亦非廛。
轩窗贮经史,
几席罗毫笺。
端居究玄赜,
终日惟乾乾。
德业遂精进,
声华益昭宣。
徵书忽相迫,
试艺临文渊。
琳琅有馀响,
隙吹胡能联。
英英冠多士,
籍籍膺高铨。
暂别京国友,
远泛端溪船。
民事固杂沓,
夙心敢云谖。
朝焉戴星出,
夕焉戴星还。
吏案无留牍,
琴堂弗闻鞭。
一篝照清夜,
典籍还穷研。
匪曰钓时誉,
所希在圣贤。
顾我何放旷,
百行无一全。
庸庸窃君禄,
华发将垂肩。
感子名斋义,
自愧还自怜。
壮心日以钝,
安能重磨镌。
愿子慎终始,
勿谓百里牵。
鹏抟必九万,
骥骋须三千。
矧今圣明世,
简拔无私偏。
坦荡青云路,
会当恣高骞。
周览上林春,
满挹龙楼烟。
对扬吐奇蕴,
献纳摅忠虔。
跻民太和域,
致君唐虞前。
功名著青史,
耿耿千秋传。


最后修改于2025-10-15

更多推荐

贻家弟

但知四壁有连珠,底事虚名更拙图。一㪷病予犹百首,十年笑尔拙三都。霜风入颊休惊冷,瓦埦无油愿急呼。世上舌根皆识味,满倾终是爱醍醐。

—— 李新

送万俟持正三首 其三

高歌闻白雪,美味熟醍醐。解印悬虚橐,鸣鞭指上都。倚楼怀旧德,目远认平芜。

—— 李新

送万俟持正三首 其二

东湖春水归,湖上主人去。红尘舞衿暗,水面空落絮。明日怅孤风,长安在何处。

—— 李新

送万俟持正三首 其一

棠垂千里翠,冠拂九重烟。夹鬓红霞旆,摇龟浅杏鞯。酒醒思凤语,惆怅落花前。

—— 李新

送元播

恩光渺渺似涪波,湿雪欺梅奈别何。敛尽寒威离两蜀,播将春色入三河。轻装旧橐黄金少,故国新丰美酒多。不负一生经济术,他年元鼎解调和。

—— 李新

送刘前溪

耀灵浴虞渊,光属朝夕池。氤氲满寰宇,幽草无閒枝。岷山玉岭花,寸根武陵西。寒摇塞北霜,疏影何葳蕤。春意已浩荡,造物夫何为。烟条凝渌雨,缬彩红参差。下有濯锦泉,清泠鉴毫釐。佳人古西子,徬徨水之湄。兰苕采朝露,佩服良所宜。凛然冰雪颜,效嚬那可希。江国日云莫,无媒鬓如丝。愿言配君子,独立无言蹊。谁献常山根,与之植龙墀。

—— 李新

送刘祠部 其三

芙蓉城下多埃土,却逐刘郎上天去。峨眉一顾一回头,明月东风在何处。

—— 李新

送刘祠部 其一

汉苑何人侍翠舆,锵锵环佩杂璆瓐。刘郎带笑大誇客,此是予家千里驹。

—— 李新

送刘尉

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传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我叔亦不痴,最宝刘家妇。道通而为一,何得区文武。子路冠雄鸡,初不妨学古。西山厌魑魅,造化儿并苦。老者方谒医,少者遽搀举。碧鸡金马间,遍我见诸父。定当怜小阮,指与税驾所。勿数大刀头,碧云合已暮。富贵鄙白首,长安在何处。

—— 李新

送吴使君

西南世家无十族,吴范生儿长食肉。虎头犀骨初长成,闭门教草三千牍。传来旧物凌云笔,楷字君王无第一。墨池染尽俱拙人,柿叶学成几失实。闻道甘棠阴已密,相共政声同一律。玉壶盈尺不消冰,清峻照人常惨慄。归侍安车幅巾叟,石建板舆怜白首。二年赢得倚栏干,醉看红梅霜雪后。草玄故人偏嗜酒,试拚黄金追百斗。芋魁桤木的然成,丙穴郫筒依旧不。行舟牵挽由来有,十倍青衿折杨柳。未容学舍鞠园蔬,岁月用陶燕许手。驽骖无取休推毂,二十四蹄肥苜蓿。近时牙颊惜春风,吾曹易效穷途哭。

—— 李新

送张君实赴制举

不用名矜自半千,高才十二许争先。乘轺远道三千里,下笔谈王数百篇。忠胆自能倾白日,决科时似选青钱。山城送别无他祝,早属登瀛第一仙。

—— 李新

送张德翁推官赴阙歌

君不见长安城中长乐坡,坡前冠盖肩相摩。十人八九送别者,我今亦吟送别歌。任烦应剧青山里,下望州廛如井底。白云满眼心无尘,明月到窗诗就纸。山花映面春日迟,紫骝嘶去闻行期。年来声韵非相知,几属喧啾轻薄儿。我歌止此不复作,更欲作歌当寄谁。

—— 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