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康南海论书手迹卷后三首 其一

黜帖扬碑泛艺舟,
百年人物讼无休。
古来书道存真迹,
剜石铸金莫细求。


最后修改于2025-09-30

更多推荐

公济和诗见闵耽书勉以教外之乐以诗请问二首 其二

未必瞿昙有两心,莫将此意搅儒林。欲知陋巷忧时乐,只向韦编绝处寻。

—— 朱熹

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是中正气愈骎骎予谓此乃圣人从心之妙三叹成诗重以问彼二首 其一

任从耳畔妍声过,特地胸中顺气萌。个里讵容思勉得,羡君一跃了平生。

—— 朱熹

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是中正气愈骎骎予谓此乃圣人从心之妙三叹成诗重以问彼二首 其二

阙里当年语从心,至今踪迹尚难寻。况君直至无心处,肯向人前话浅深。

—— 朱熹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攀缘白石梯,拂拭苍藓纹。喷薄惊快觌,琮琤喜先闻。奇哉此精庐,眇然隔尘氛。诸公肯同来,定非俗子群。永日坐清樾,短章策奇勋。慨然念畴昔,联裾已荒坟。中路忘磬折,寸心谩丝棼。惟应泉石愿,三生有馀薰。兹游获重寻,十载心氤氲。他年访旧躅,山灵莫移文。

—— 朱熹

百丈山六咏 其一 石磴

层崖俯深幽,微径忽中断。努力一跻攀,前行有奇观。

—— 朱熹

百丈山六咏 其二 小涧

两崖交翠阴,一水自清泻。俯仰契幽情,神襟顿飘洒。

—— 朱熹

百丈山六咏 其三 山门

置屋两山间,巧当奇绝处。峡束百泉倾,涧激回风度。

—— 朱熹

百丈山六咏 其四 石台

出谷转石棱,俯身窥木末。夕眺岚翠分,朝隮云海阔。

—— 朱熹

百丈山六咏 其五 西阁

借此云窗眠,静夜心独苦。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

—— 朱熹

百丈山六咏 其六 瀑布

巅崖出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晴晖,龙鸾共掀舞。

—— 朱熹

游芦峰分韵得尽字

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新斋小休憩,馀力更勉黾。东峰切霄汉,首夏正凄紧。杖策同攀跻,极目散幽窘。万里俯连环,千里瞰孤隼。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归涂采薇蕨,晚饷杂蔬笋。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山阿子慕予,无忧勒回轸。

—— 朱熹

同丘子服游芦峰以岭上多白云分韵赋诗得白字

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