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四首寄张可与孙晋卿 其二

长松百尺荫官街,
街吏斧锯充官柴。
高寒自是饱风雪,
岁晚只合居穷崖。


最后修改于2025-11-09

更多推荐

题沈文肃书扇

不带湘淮恶习来,眼中此老最崔嵬。道因碑外儒酸气,君实何妨唤秀才。

—— 郑孝胥

金巩伯求题端午桥诗后

京官称端四,节府推匋斋。收藏甲天下,文采腾当时。死忠诚得所,声价孰与齐?平生辱见知,泣下视此题。

—— 郑孝胥

题林学衡诗本 其一

少年纵笔羡才人,老去枯肠稍逼真。喜子能诗通性命,何妨取径近艰辛。

—— 郑孝胥

题林学衡诗本 其二

文字似非标榜事,可教尘土污毫端。静中别有精微在,莫作狂花客慧看。

—— 郑孝胥

四月十八日夜示中照 其一

少年南北行万里,销尽雄心最可悲。今日沧桑千万恨,高楼淙雨夜谈时。

—— 郑孝胥

四月十八日夜示中照 其二

儿曹催我老何辞,世事磨人命可疑。各有家山归不得,祇应同穴是归期。

—— 郑孝胥

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一

久于南皮坐,习闻樊山名。老矣始一见,赵璧真连城。落笔必典赡,中年越峥嵘。才人无不可,皎若日月明。春华终不谢,一洗穷愁声。南皮宿自负,通显足胜情。达官兼名士,此秘谁敢轻。晚节殊可哀,祈死如孤;其诗始抑郁,反似忧生平。吾疑卒不释,敢请樊山评。

—— 郑孝胥

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二

尝序伯严诗,持论辟清切。自嫌误后生,流浪或失实。君诗妙易解,经史气四溢。诗中见其人,风趣乃隽绝。浅语莫非深,天壤在毫末。何须填难字,苦作酸生活。会心可忘言,即此意已达。

—— 郑孝胥

答樊云门冬雨剧谈之作 其三

穷愁良易工,忧患宁爱好。奋飞抉世网,结习犹烦恼。午怡论诗骨,见谓饥不饱。心知小潺湲,河海愧浩渺。何期樊山老,闽荔喻益巧。荔甘而诗涩,唐突天下姣。庶几比谏果,回味得稍稍。嗜涩转弃甘,攒眉应绝倒。

—— 郑孝胥

胡铁华求题大山松所画卷

闭目念家山,开眼顾已失。谁言画非真,犹胜梦一瞥。蜀山插天外,蜀士滞天末。披图忽惊叫,还我旧岩穴。林屋摹大痴,得意留此笔。一朝君获之,松所见突兀。居然得八九,注视神为夺。重烦赵叟诗,说尽乡愁切。中原正丧乱,骨肉殊存殁。莫歌蜀道难,归思恐难遏。

—— 郑孝胥

五月十三夜同中照望月

君言对月宜临水,无水真成负此楼。鸥榭濠堂无见处,还如落月在心头。

—— 郑孝胥

题吴剑泉寄愁小草

少年自喜良堪笑,老阅沧桑却自哀。郁郁一生怀未展,滔滔举世意全灰。偶寻断梦闲情在,试检残编旧恨来。莫信寄愁有天上,人间何处遣愁回。

—— 郑孝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