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新

渺渺烟霄风露冷,
夜未艾、
凉蟾似水。
海山外、
五云散彩,
三峰凝翠。
一鹤横空何缥缈,
见殿阁、
笙歌拥罗绮。
笑劳生,
空如尺鴳,
恋槿花篱。
于中青鸾唱美。
丹鹤舞奇。
有粉娥琼女,
齐捧芳卮。
天真皇人陈玳席,
宴太姥,
思之暗生悲。
念如今,
红尘满面,
漫洒晚风泪。
十二楼台,
但前回旧迹。
想琪花似雪,
忘了还思。
朝暮痴痴地。
只有老天知。
却自省、
玉阶金砌。
错抛离。
梧桐声颤,
窗外草蛩吟细。
醉魂觉,
又听秋鸿悲呖。
极目寒空,
叹未有紫云梯。
绛阙消息子。
也无一二、
枉垂涕。
宝鸭温香,
诉丝诚寸意。
记当年事,
闷本愁基。
人间天上,
只争得那些儿。
吃禁持。
却念九霄风味。
清晨雁字。
一句句在天如在纸。
只得向风前,
默默自嗟惜。
业债俱消,
还未了、
甚时已。
一日里。
滴了俺儿来泪。
念我东皇大帝儿。
是操觚弄翰之职。
飞落尘寰,
似此度,
算应希。
向这里。
安能便、
策景御气。
灰头土面、
千河水。
把我如何洗。
纵便有铢衣,
已失眉峰翠。
看看皓首,
瞒不过镜台儿。
除是去、
青松下、
碧云底。
弱水去蓬莱,
四万八千里。
远漠漠,
俯仰天水青无际。
鸟飞不到船去难,
渺无依。
剪锦字。
云信待凭鸾翼。
青芝素瀑,
草舍儿、
隐隐烟霞里。
向闲处,
批风切月烹天地,
三岛十洲,
去有日,
几何时。
胎仙就,
直待鹤书来至。
铜壶四水。
寒生素被。
夜迢迢,
烟月熹微。
池浸霜荷,
槛竹响,
井枫飞。
宝枕潭无梦,
念忡忡地。
形留神往,
镇日价、
忘食应忘寐。
省得起,
都是天上仙家事。
珠歌舞,
酌玉液,
饭云子。
怎得麒麟脯,
更教知味。
有个闷甚处,
一向如痴醉。
独倚住危阑,
坐咬无名指。
金鱼玉雁一从去,
绝消息。
念念怀天帝。
密与冥契。
晴霞照水。
叹细草新蒲寒萋萋。
对夕照,
树色烟光相紫翠。
花落莺啼。
把往事似川逝。
光阴速,
何时是伊归日。
雪牖风轩度岁。
时听芭蕉,
雨声凄恻。
情多易感,
渐不觉鬓成丝。
忽又成千古,
诮如梦里。
西山南浦尽秋意。
一望芦花飞。
有一点沙鸥,
点破松梢翠。
凄然念起。
觉两腋凉飙细。
诗兴浑飞在渔乡橘里。
忽水远天长,
笑把玉龙嘶。
一声声,
吹断寒云沧波里。
幽愁暗恨,
弄皓月,
怨白日。
问太虚不尚,
则成休矣。
云心鹤性,
死也要冲霄,
乘风去。
分自有、
终合仙飞。
感古怀今聊把笔。
落叶寒蝉悲。
使人增怨抑。


最后修改于2025-10-07

更多推荐

掩扉

半掩山扉及昼长,登高不赴小重阳。三真六草教儿女,写尽秋林叶叶霜。

—— 屈大均

覆额

覆额兰云渐欲长,未簪花朵髻先香。芙蓉结子何须早,且为佳人一拒霜。

—— 屈大均

题画红梅

姑射仙人处子同,玉颜偏爱老来红。微酡绝与红梅似,雪染胭脂两颊中。

—— 屈大均

题画梅赠同庚刘叟

仙种分从太古天,岁寒松树与同年。白头不管如冰雪,自有春光绝代妍。

—— 屈大均

东向

东向金陵荡画桡,愁心不逐暮烟消。多情最似江南柳,尽是依依为六朝。

—— 屈大均

断肠

断肠无计更留欢,凤去罗帷香未残。昼下空帘愁脉脉,祗应花作美人看。

—— 屈大均

春水

春来新水满炎洲,步步鱼花载满舟。天半羚羊悬一口,西江吞吐北江流。

—— 屈大均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其一

芙蓉一朵一丹丘,紫翠长含一片秋。太守殷勤是山水,閒同上客弄轻鸥。

—— 屈大均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其二

翩翩白鹿夹车游,自得神君岁有秋。谢眺最宜山水郡,金波丽句照炎洲。

—— 屈大均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其三

中湖山作七螺浮,势截牂牁上下流。石笋中通多地道,东西穿出大龙湫。

—— 屈大均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其四

天光日与水沉浮,清绝湖风不待秋。吹尽七峰珠斗影,白云不使镜中留。

—— 屈大均

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其五

礼加徐孺动南州,政暇还同烟水游。鸾鹤只知能啸咏,一声寒作碧天秋。

—— 屈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