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左绵道中

角残钟晚关山路,
行人乍依孤店。
塞月征尘,
鞭丝帽影,
常把流年虚占。
藏鸦柳暗。
叹轻负莺花,
谩劳书剑。
事往关情,
悄然频动壮游念。
孤怀谁与强遣。
市垆沽酒,
酒薄怎当愁酽。
倚瑟妍词,
调铅妙笔,
那写柔情芳艳。
征途自厌。
况烟敛芜痕,
雨稀萍点。
最是眠时,
枕寒门半掩。
客中随处闲消闷,
来寻啸台龙岫。
路敛春泥,
山开翠雾,
行乐年年依旧。
天工妙手。
放轻绿萱牙,
淡黄杨柳。
笑问东君,
为人能染鬓丝否。
西州催去近也,
帽檐风软,
且看市楼沽酒。
宛转巴歌,
凄凉塞管,
携客何妨频奏。
征尘暗袖。
漫禁得梅花,
伴人疏瘦。
几日东归,
画船平放溜。


最后修改于2025-11-10

更多推荐

苏堪六十生日 其四

花近高楼竹满廊,园基楼势恰相当。几回听雨疏帘坐,消得人间一味凉。

—— 陈曾寿

苏堪六十生日 其五

敛手孤吟气更新,閒居岁月郁嶙峋。何穷盖世回天意,付与黄州陶子麟。

—— 陈曾寿

苏堪六十生日 其六

种松日夜望松高,沧海沉冥一世豪。领取十年真实意,与君洗耳听松涛。

—— 陈曾寿

苏堪六十生日 其七

蹀躞三挝意未平,凉宵顾曲每同行。相思只在歌声里,解事今谁青兕生。

—— 陈曾寿

苏堪六十生日 其八

谈艺论兵两不穷,掀髯曾起抱冰翁。何时更上南楼醉,历历晴川落酒中。

—— 陈曾寿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其一

寒儒气蔬笋,亦饱风露鲜。藏神昨相报,玉肪盈菜园。清晨一书至,说荔甘我涎。如披米颠帖,如许载一船。密语缄密意,馨密在我边。启筐裹新叶,一一赪珠圆。天然冰雪肤,绝代姑射仙。生心色香味,破我金刚禅。

—— 陈曾寿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其二

百年相见迟,一笑同臭味。空持岁寒心,莫报佳实馈。去年贻素琴,壁悬写空意。但味老苏诗,知音弹可废。林珍虽细物,发兴见深致。及时谢芸芸,孤往极所恣。聊破重深阻,芳香表同嗜。区区缩地心,中有违天泪。

—— 陈曾寿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其三

东坡昔迁谪,海角挂孤光。林家赏红紫,翟舍叩昏黄。义井独后汲,至味逡巡长。偶过荔枝港,累累照沧浪。父老欣见留,及食邀过尝。海南一卷诗,字字含幽芳。无入不自得,火宅生微凉。披猖今何世,敦俗忽已亡。湿沫相呴濡,良厚诚可伤。

—— 陈曾寿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其四

襄阳有耆旧,采桑逢佳客。坐之桑树底,曾不废采掇。不知何所言,酬答朝至夕。古人足风味,难为不知说。何当造君庐,晨露正可摘。饱啖三百颗,树下同列席。清坐尽日影,两忘语与默。那能知许事,聊用自怡悦。

—— 陈曾寿

病老以自撰姬人兰婴小传寄示即书其后

无出非我忧,奉主自欢喜。嫡男就傅书,出入谨护视。童乌秀不实,恻怛易初旨。祷佛期抱送,茹素但蔬水。食淡宁无伤,痼疾遂不起。遗女在襁褓,老泪酸怙恃。此心固堂堂,了无世念滓。生心无所住,所住皆天理。已矣翁何悲,卓哉善女子。

—— 陈曾寿

张梦兰先生以南翔罗汉菜见饷其太夫人手腌也相传菜种为达摩祖师所遗止附南翔寺十里有是菜袓师来时有鹤南飞故以名寺云

震旦花开第一祖,飞锡曾过南翔地。当年有鹤向南飞,至今犹认南翔寺。了知携来无一法,但挈霜蔬饱禅味。有情下种自然成,十里森森郁葱翠。世人知味不知名,有口但宣罗汉字。梦兰先生今白头,腹笥便便教童稚。有母有母慰行役,撷菜手腌亲付畀。分甘布慈乃及我,谓我依然酸馅气。开瓶入齿冰雪鲜,一笑西来得真意。何殊拾得与寒岩,残菜竹筒劳饷馈。北来我亦致盐齑,临别辛勤吾母制。打包千里负晨昏,寸葱每饭空凝泪。安得此身便南翔,荐食高堂亲奉侍。

—— 陈曾寿

同巩庵画寒山拾得图戏题

寒山本寒子,国清逢拾得。残菜贮竹筒,朝朝就来食。对趺厨灶烟,吹火烧落叶。有时步长廊,一笑惊霹雳。前后众三三,但道狂痴绝。何来舂米僧,出山偶饶舌。遂动舆盖徒,入山穷追蹑。隐岩遂不见,松风寒凛冽。临去复何言,笑指但曰贼。

—— 陈曾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