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书事六首

过门车马谁曾入,
塞路蓬蒿不复锄。
雨漏日惟支败屋,
鼠馀时自缉残书。
矮瓶煮粥犹难继,
小甑蒸糕岂解常。
偶得盐醯便豪侈,
晨餐满舍野蔬香。
架桥筑路村翁事,
裂网伸钩老妪心。
自笑年来足衰态,
轩昂故步懒重寻。
书收鼠啮犹堪读,
柿拾鸦残亦自甜。
动念不如姑省事,
智谋老健恐难兼。
修身世世诗书业,
营利明明市井人。
安得后生俱自好,
百年门户本来贫。
文辞苦思徒妨睡,
官职虚名不疗饥。
垂老始知安乐法,
纸鸢竹马伴儿嬉。


最后修改于2025-09-15

更多推荐

和谢同知九日陪铁史宴湖亭

会稽铁史谪仙才,共宴湖亭菊正开。远水接天飞白雁,好山倒影落金杯。已同谢朓题诗毕,不见王弘送酒来。犹忆去年沈醉后,铁龙吹上越王台。

—— 史谨

松石轩

知君旧是山林友,新搆层轩傍钟阜。一径萦回入万松,黛色参天蔽星斗。松根白石卧如羊,忽过云来势如走。平生爱松仍爱石,节操同坚谅难易。设拜当时笑米公,哦诗几度闻斯立。采得茯苓还共煮,老驻童颜即仙侣。谁从勾漏问丹砂,幸遇陶公为地主。同来坐石听松风,赤日行天不知暑。

—— 史谨

寄叔端司相公

忆乘巨浪出云津,竟逐风雷过禹门。身带卿云登粉署,座留仙客醉金樽。夜深不作烟霞梦,天近常沾雨露恩。感激高情遥念我,几番骑马到孤村。

—— 史谨

竹窝为司叔端赋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

—— 史谨

览翠轩为周经历赋

濂溪有馀裔,卜壤依林泉。长松落圆阴,远岫排青莲。公馀拄笏坐,迥绝尘虑牵。岚光遍轩楹,草色远郊原。览之日成趣,不觉时序迁。欲招陶渊明,共赋归来篇。

—— 史谨

送屈给事归省鄱阳

郎官归省诏初颁,玉佩锵锵晓出关。日下暂辞金马署,梦中犹忆紫宸班。孤帆破浪飞晴雪,五老横空拥翠鬟。喜奉双亲荣暮景,埙篪迭奏舞衣斑。

—— 史谨

环翠轩为江文初题

文初先生住天目,种竹千竿绕茅屋。高者昂然拂霄汉,低者森然护帘幕。座中浑无尘俗气,深处自有鸾凤宿。先生曳杖时吟眺,苍雪无声落乌帽。百年世事了无闻,三伏炎光岂能到。醉坐石磴如巢云,襟怀不异长庚老,嶰谷筼筜眼中小。

—— 史谨

黄河

朝为川,暮成堤,发源远自昆崙西。浊流扬波声惨悽,走沙埋船命斯须。下有神龙护明珠,阴火夜映青玻瓈。无人为招翟乾祐,平夫此险安群黎。

—— 史谨

谢江文初惠笔

有客清晨来扣门,长揖赠我中书君。数枝彤管截寒玉,凛凛霜气凌秋云。小试银笺价应倍,玄霜渍毫凝石髓。未经草檄动朝端,犹记题诗泣山鬼。感君之德安敢忘,速令收贮归文房。明朝更写换鹅帖,字体不用遵钟王。

—— 史谨

焦湖烟树送友还江西

湖上风光过雨初,路分燕尾入平芜。烟中野树晴犹合,渡口人家望欲无。隐见白鸥沈远浦,微分青旆隔寒芦。君今至此重临眺,似玩王维水墨图。

—— 史谨

复古堂为江文初赋

司谏云孙鬓已斑,往来湖海不辞难。新居搆近三天竺,故国遥临七里滩。别后几番劳梦寐,归时还欲制纶竿。一生自有松篁操,合向林泉老岁寒。

—— 史谨

赠杨彦常

我家吴门枕江浙,君住钱唐近南越。长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鬓如雪。虽云踪迹类浮云,不向人间附炎热。蓬阆群仙久相待,醉后常期浴东海。手攀若木弄金乌,却把珊瑚作薪采。归来自卧三天竺,静守玄关处幽独。白云为衾石为枕,五粒松脂胜粱肉。却怜吾辈繫樊笼,未暇栖身向麋鹿。

—— 史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