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行客路正远,
曦驭已西驰。
霜风吹草树,
眇眇连荒陂。
如何羁旅怀,
更值摇落时。
四序歘已晚,
我生可无衰。
尚纡俗吏袍,
久负南山期。
吾庐岂固好,
此身自安之。
胡为终岁别,
使我心怕悲。
故园松菊荒,
静计勿差池。
桑柘共平陆,
过桥野色分。
冬序日向深,
冒山多薄云。
惊飙入长林,
黄叶久纷纷。
山前有人家,
鸡犬时一闻。
我行均阳道,
冈阜如群驼。
涧石既齿齿,
寒山亦峨峨。
乔林木叶尽,
仰见鹤鹳窠。
风景固不殊,
举目异山河。
我生虽尚壮,
百虑纷已多。
祗今且如此,
后日当奈何。
细较平生中,
忧乐恒相摩。
悲吟谁复听,
日暮越前坡。
行客日暮时,
愁闻萧条风。
云山当我前,
适与清兴同。
夕涧生白烟,
蒸空自溟濛。
林壑岂不佳,
陟降烦奴僮。
径侧有黄花,
凄疏隐珍丛。
我欲采落英,
恨无圣贤中。
徘徊恋幽意,
欲住兴来穷。
山深月正黑,
投驿尚匆匆。


最后修改于2025-10-03

更多推荐

题刘侍御奉思卷

少日趋庭业已成,立身端不愧扬名。乾坤共荷生全德,存殁宁忘慕爱情。春雨秋霜行处感,冰鱼冬笋馔时烹。貤封祢庙云章贲,锡号慈闱象服荣。牢鼎自调陈礿祭,版舆躬御乐新晴。羹墙有见颜如在,供养还资禄代耕。清畏人知思济美,狱经亲问遂持平。圣朝孝理烦公辈,比屋从今尽可旌。

—— 史鉴

和张子静送游金陵韵

匹马萧萧一剑持,出门长啸向京师。生平不受公孙识,慷慨思酬国士知。海内一家天地位,江东千里帝王基。文章欲借山川助,游说羞将口舌移。沈老著鞭殊觉早,荀君张弩未为迟。义兴取道聊从便,溧水浮槎信亦宜。绿树莺花堪对酒,青云轩冕本无期。新亭流涕成何事,独立春风细咏诗。

—— 史鉴

宿灵隐禅房次刘邦彦韵

览胜行行到上方,翠微深处有禅房。朋来薄暮还投宿,僧悟无生已坐忘。灯火照人归别院,石台敷席对匡床。天风洒雨沾衣湿,松影和云满地凉。接竹引泉通绝涧,开门放月转回廊。呼童斲笋烹春茗,拥被论诗觉夜香。鹿女踏花依净土,鹤群警露唳层岗。欢娱此去应须得,会合如斯不可常。莲社逍遥将继远,兰奢称赞独输王。闻更最苦今宵短,话旧空悲往日长。晚节莫因些少失,浮生休著许多忙。刘郎肯践南山约,再绊芒鞋入杳茫。

—— 史鉴

宝峰留别

宝峰西占古城边,塔殿凌空得地先。山势群趋疑捍海,潮头高驾欲浮天。江湖不管人兴废,陵谷多缘世变迁。寺到南朝为盛矣,晋从东渡遂萧然。庄严花事凭园子,断送春光属酒船。双鹤已随徵士化,六桥犹记长公贤。从僧借住非生客,老我登临异昔年。松坞采花供服食,竹房闻鸟醒酣眠。闲披芳草寻巾子,戏酌寒泉酹水仙。琴操机锋那识道,版师风味胜参禅。重来每感前游迹,此别仍祈后会缘。去尽幽深动归兴,茂林斜日乱啼鹃。

—— 史鉴

送汝舍人行敏秩满还乡复往京师

池上频年独制麻,归来两鬓未霜华。慈亲投老承颜色,令子成材有室家。梦绕烟花催赴阙,雪消春水送浮槎。云开阊阖龙颜近,朝退班行雁影斜。侍女焚香供直省,卫兵森戟候排衙。天生贤俊为时用,休把鲈鱼到处誇。

—— 史鉴

题沈启南小画

人事有动静,山林无浅深。心虚耳长寂,应不怨鸣禽。

—— 史鉴

甘露泉

映竹借幽色,浮华流妙香。春游多热恼,暮饮得清凉。

—— 史鉴

四皓图

彼美四老翁,言为太子死。野鸡乘此飞,杀声四边起。

—— 史鉴

白头公

扰扰为形役,未衰霜满巅。幽禽无一事,头上也皤然。

—— 史鉴

听鹤山居十咏分题五首 其一 迎佩桥

桥下水长绿,桥头人自行。春风忽相过,时闻环佩声。

—— 史鉴

听鹤山居十咏分题五首 其二 印月池

皎皎天上月,照此池中水。运行无停机,容光亦鉴止。

—— 史鉴

听鹤山居十咏分题五首 其三 款云轩

轩中多白云,霏霏日如雾。风吹散又生,更宿檐前树。

—— 史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