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咏贫士七首

士贫亦常事,
但视其所依。
苟能依于道,
暮景亦有辉。
渊明生乱世,
初不求奋飞。
为贫聊一出,
违己即言归。
归来坐衡宇,
无粟可疗饥。
作诗咏贫士,
泰然曾不悲。
渊明抱归兴,
未老辞华轩。
应谓役于人,
岂如归田园。
在家贫亦好,
满眼是风烟。
亲戚可晤语,
书史可精研。
妻子识此意,
相对无间言。
时取新酒漉,
一笑中圣贤。
我家未为贫,
尚有绿绮琴。
手虽不能弹,
颇喜闻遗音。
时时命女奴,
强于弦上寻。
听罢方寸适,
取酒时一斟。
颜回与原宪,
平日我所钦。
傥得从之游,
虽贫亦甘心。
新春来未几,
已见日在娄。
游人怕春去,
把酒急献酬。
折花各盈把,
行歌满道周。
贫者壁四立,
若不堪其忧。
亦复典春衣,
买酒呼朋俦。
一醉人所嗜,
此外非所求。
我爱徐孺子,
高名满江干。
众人皆欲仕,
乃独耻为官。
曾不惮辛苦,
负耒营一餐。
清节映千古,
至今闻者寒。
洪井有祠宇,
我尝瞻其颜。
不觉愧汗下,
竟归长掩关。
光景如春花,
身世似秋蓬。
渊明洞此理,
养拙不求工。
上独思四皓,
下独友两龚。
出处虽或异,
心迹亦略同。
安贫抱全节,
虽穷亦如通。
九原傥可作,
我欲以身从。
入仕已四纪,
把麾还六州。
曾未见县令,
有若渊明俦。
稍屈便引去,
高致更风流。
醉卧衡门下,
曾无寒饿忧。
独抱千金璧,
未许人轻酬。
声名传不朽,
千古仰前修。


最后修改于2025-09-30

更多推荐

偈颂二十四首 其五

人间无,天上有,往往无人脱窠臼。四海娟娟洗玉魂,九野茫茫白兔走。寒山子,不关口,也落马驹群队后。

—— 释智愚

偈颂二十四首 其四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 释智愚

偈颂二十四首 其三

鸡足峰前,黄梅渡口,逗到冷泉几掣肘。若谓凌霄非正传,毕竟衣法属谁手。野犴鸣,狮子吼,虚空昨夜翻筋斗。

—— 释智愚

偈颂二十四首 其二

同门出入,未尝谩你。诸人苟或粉饰太过,山僧只得掩耳。

—— 释智愚

偈颂二十四首 其一

约束万象,耸动人天。风云会合,来自日边,纵饶海口亦难宣。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十二

十万里水云踪迹,七百年西竺陈人。眼睛乌律卒,面子黑鳞皴。传衣付法,惹起埃尘。如今红紫乱朱纷然而出,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斯临远讳,荐此溪蘋,万古千秋累子孙。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十一

远之莫及故曰短,踪之不即故曰蓬。波波浪浪,西西东东。直钩已挂双峨碧,一桡香散芦花风。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十

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二林小众,枯枯燥燥,鹤望多时。珊瑚枕,明月珠,从便采取,只是不得触讳。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八

葱岭不见宋云,全身岂在熊耳。石火电光殊莫拟,双梼堂上再相逢。究竟何曾缺两齿,雪际传心,筛灰厌鬼,后代儿孙谁来。你粗羹淡饭当殷勤,四海香风从此起。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七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自馀眼底纷纷,总道见月忘指。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六

老和尚死去二十五年,有谁撑门拄户。虽与松源同日行,不会松源三转语。父子背驰,面不相睹,直至如今成莽卤。露冷风高秋意深,久矣无心荐藜黍。

—— 释智愚

偈颂十三首 其五

净瓶里澡洗,古梼下修身。彼此寸长尺短,何妨忝为切邻。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杜鹃啼断月如昼,不似寻常空过春。

—— 释智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