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诸庵花光十梅颂

一笔划断寒崖,
疏蕊数枝低亚。
不待雪压霜摧,
已自全体放下。
孤山树槁神枯,
一段底死工夫。
脉脉不知机转,
忽然嘴眼皆苏。
空里翻身透出,
风前玉立精神。
百草头边未觉,
还他独占先春。
不问东风来未,
冷冰冰中得意。
谁于笔外相知,
更有无味之味。
接得少林枝叶,
满腰风雪馨香。
一自飘零庾岭,
花光也解流芳。
江头千树纷纷,
纸上不堪狼藉。
翻思洞口风流,
忽见半梢横出。
孤标向背从地,
枝头各自精彩。
堂堂妙用纵横,
谁识笔根所在。
大化元无拣择,
墨光随手高低。
但得岁寒风度,
自然处处皆宜。
几度落花流水,
何待空枝方省。
要须投笔虚空,
幻习与之俱尽。
推出突栾本相,
雨肥叶底清黄。
熟后何曾酸涩,
舌根自不寻常。


最后修改于2025-09-27

更多推荐

过南旺与玉车游蜀山湖湖中逢檀季深季明二昆仲

采莲处处杂菱菰,时或维舟隐岸蒲。人在空中山有蜀,天开岛外镜为湖。鱼从举网皆堪脍,酒自如泉不用酤。仙侣翩翩移向晚,恍疑身世到蓬壶。

—— 唐伯元

七夕过留城四首 其一

旅夜逢秋百感并,绝怜织女渡河清。不堪更泊留城下,烟水茫茫舟自横。

—— 唐伯元

七夕过留城四首 其二

留侯有庙对崩湍,湖水粘天动地还。此夕正逢天女渡,莫教风浪到人间。

—— 唐伯元

七夕过留城四首 其三

乞巧天边此夕多,乾坤无奈一黄河。赤松不管人间事,黄石书中意若何。

—— 唐伯元

七夕过留城四首 其四

天横碣石拱皇州,自古黄河向此流。试向支机前借箸,汉廷何处更良筹。

—— 唐伯元

蒙城署中即事戏呈玉车

双双蝴堞上花枝,两两前身尽可疑。隐几终朝吾丧我,连床昨夜子为谁。南飞忽傍三秋雁,老去何妨两鬓丝。脱却樊笼便归去,罗浮山顶又蛾眉。

—— 唐伯元

下蔡镇夜憩文珠寺闻野歌有献胡山人诗者得江字

十二连城淮水泷,州来曾是古名邦。烟收万井月明夜,人坐空山秋满江。但有梵音存古刹,何须野曲送新腔。忽传有客题诗句,可是鹿门人姓庞。

—— 唐伯元

过蒙庄

雄辨先生第一流,向来齐物几时休。错疑吾道非糟粕,尚忆人呼作马牛。濠上不知鱼是我,梦中谁信蝶为周。何人索得玄珠在,许共逍遥物外游。

—— 唐伯元

八公山谒谢公祠

奄奄江左是何时,能破苻坚百万师。两岸烟销淝水白,数声鹤唳鬼神知。儿曹大捷偏安日,元老千秋一著棋。圣代即今家四海,仓皇国手可看谁。

—— 唐伯元

渡淮二首 其一

清淮如带绕,秋色与天长。淝水东西合,韩碑日月光。客心可感慨,王气几兴亡。惟见江头柳,萧疏伴夕阳。

—— 唐伯元

渡淮二首 其二

今日长淮好,经过人姓唐。鱼龙秋是夜,鸿雁稻为粮。古渡犹风浪,吾家世子方。渔歌东岸起,酤酒正斜阳。

—— 唐伯元

过大山见老山

蚤发田间道,秋风洒客襟。到关淮地尽,入望楚云深。老大怜今日,栖迟忆故林。高山何处调,空愧古人心。

—— 唐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