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左伯桃羊角哀

古有二烈士,
羊左哀与桃。
结交事游学,
心若胶漆牢。
远闻楚王贤,
待士皆英髦。
负笈首燕路,
不惮千里劳。
行行及梁山,
雨雪填岩胚。
途穷食不继,
饿口空嗷嗷。
无为俱死尔,
原野涂身膏。
我留子独往,
命各系所遭。
慷慨示一诀,
并粮解衣袍。
僵坐空穴中,
视死轻鸿毛。
角哀既仕楚,
爵位联执羔。
顾怀交旧心,
血泣声号咷。
王闻义其事,
礼葬迁蓬蒿。
孤风激颓俗,
千古清萧飙。
叔世忠义丧,
友道皆滔滔。
平居论莫逆,
握手相游遨。
利害一轧己,
所得无秋毫。
挤壑又下石,
反若豺狼嘷。
秦末馀耳辈,
遇时方绎骚。
誓为刎颈交,
名节初相高。
一旦成眦睚,
亲勒兵相鏖。
斩馀泜水上,
论功传子敖。
较此岂不愧,
清议安能逃。
凛凛溧水傍,
危坟望江皋。
蔚宗宰兹邑,
梦睹斯人曹。
衣冠甚奇古,
晤语开郁陶。
时示古祭文,
百本皆旌褒。
其间记一二,
花落空奠醪。
薄诉魏伦者,
相侵意贪饕。
诘朝究其详,
伦果邑之豪。
墓木合数抱,
私欲挥斧刀。
移文禁采伐,
表识严芟薅。
英灵俨如旧,
虽久不闻韬。
哀我今之人,
五交戒所操。


最后修改于2025-09-27

更多推荐

七月二十四日泛舟

秋暑殊未已,泛舟成胜游。日斜云影乱,风迥水光浮。鹭起暮山碧,蝉吟高木幽。销愁图一醉,醉眼更多愁。

—— 李纲

次韵志宏秋晓见示古风二首 其一

庭户晓萧骚,寒声起疏苇。凄然惊客梦,秋色浩如水。南方苦炎热,羁旅困泥滓。及兹风露凉,又复悲宋子。散策东篱下,佳菊有新蕊。美人渺何在,明月共千里。缁尘敝紫貂,锦字寄黄耳。欲赋秋风辞,烟云愁落纸。

—— 李纲

次韵志宏秋晓见示古风二首 其二

苦热喜新凉,萧萧响黄苇。雨馀山吐辉,沙没溪涨水。天高气澄明,太清无秽滓。泠然欲御风,一访赤城子。笑读香霞篇,时餐金蛾蕊。逝将游蓬瀛,弱水三万里。咄嗟无羽翰,相望徒劳耳。不如且赋诗,蛇蚓动盈纸。

—— 李纲

秋雨

飒然风雨作新凉,卧听檐声气韵长。驱扫炎蒸逐流火,招邀秋月到虚堂。日边梦断甘飘泊,泽国音稀堕渺茫。犹喜北窗灯可近,简编为释九回肠。

—— 李纲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 其一

唐室昔不竞,天纲遂陵迟。阉竖擅朝政,奸雄肆觎窥。天子遭迫胁,翠盖蒙尘飞。矢石集黄屋,四郊皆鼓鼙。群凶虽殄灭,国命亦已移。韩子司翰苑,实被昭宗知。忠言虽屡贡,颠厦诚难支。谪官旅南土,召复不敢归。当时白马驿,从横卿相尸。投之浊流中,至今耆旧悲。夫子乃幸免,祸福良难期。假道寓沙阳,空门知所依。虽踰二百载,犹传赠僧诗。邑令真好事,作记刊丰碑。文辞虽浅陋,事实颇可追。读之三叹息,吊古情悽洏。寄声藏去者,擅有将奚为。

—— 李纲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 其二

词臣谪去堕天南,诗墨从来榜寺檐。好事不须收拾去,世间遗集有香奁。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一

秋风到枕前,策策鸣窗苇。起看山吐月,残夜楼明水。皎月与我心,清净两无滓。玉露滴烟霄,飘然杂桂子。姮娥应笑人,仳离放红蕊。乘风游广寒,三十亿万里。宫阙不胜寒,九奏感人耳。不如且世间,浩歌书著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二

秋色一夜改,白露漙苍苇。冠屦变凄清,如濯沧浪水。慢肤素多汗,执热结成滓。振衣得新凉,俨若侍君子。起观庭中花,露叶耿烟蕊。景物但可人,溪山即吾里。浮生驹过隙,百年一瞬耳。惟有古圣贤,高名在毫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三

秋风振回溪,宿鹭起汀苇。孤飞一片雪,寒影落烟水。羽毛可为仪,皓洁绝埃滓。心迹两翛然,邈若佳公子。却栖碧山岑,瑶树发琼蕊。岂知黄鹄心,一举眇千里。翔集太液池,彼此皆戏耳。丹青虽善画,为我拂水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四

秋风入虚堂,凄微带烟苇。堂中拙居士,湛然如止水。默坐观是心,自觉无纤滓。不知读何经,但说舍利子。心清闻妙香,天花散芳蕊。含容河沙界,方寸知几里。神光常在目,妙响不离耳。处处获圆通,谁云钻故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五

秋兴殊未极,秋溪可杭苇。顺流欲东行,一观沧溟水。洗我万古愁,胸中瑩无滓。又欲归梁溪,候门有稚子。携幼酒盈樽,泛此东篱蕊。躬耕复著书,茗饮追甫里。听子场屋声,入我山林耳。文字惊世人,一日传万纸。

—— 李纲

题寓轩

秋到寓轩殊不恶,满庭爽气有馀清。架松著雨须髯奋,盆沼因风鳞甲生。葵向日光金盏侧,荷翻露颗玉盘倾。焚香默坐无人会,自觉诸缘次第轻。

—— 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