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逸党

天之有常度,
躔次绝乖离。
地之有常理,
沈潜无变亏。
人之有常道,
高下遵轨仪。
三才各定位,
万古永不移。
二仪设有变,
修德可以祈。
人道或反常,
其乱何由支。
昔在典午朝,
国祚向陵夷。
日向中夜出,
赫赫来东陲。
地向太极裂,
中有苍鹅飞。
高厚灾且异,
人妖亦繁滋。
始有竹林民,
怪诞名不羁。
次有夷甫辈,
高谈慕无为。
沈湎多越礼,
阮籍兼辅之。
虚名能饰诈,
光逸与王尼。
何曾有先见,
不能救其衰。
张华徒竭力,
无以扶其危。
至今西晋书,
读之堪涕洟。
尔来历千年,
炎宋运重熙。
东州有逸党,
尊大自相推。
号曰方外交,
荡然绝四维。
六籍被诋诃,
三皇遭毁訾。
坑儒愚黔首,
快哉秦李斯。
与世立宪度,
迂哉鲁先师。
流宕终忘反,
恶闻有民彝。
或为童牧饮,
垂髽以相嬉。
或作概量歌,
无非市井辞。
或作薤露唱,
发声令人悲。
或称重气义,
金帛不为赀。
或曰外形骸,
顶踵了无丝。
麀聚复优杂,
何者为尊卑。
遥闻风波民,
未见如调饥。
偶逢绅带士,
相对如拘縻。
不知二纪来,
此风肇自谁。
都缘极显地,
多用宁馨儿。
斯人之一唱,
翕然天下随。
斯人之一趋,
靡然天下驰。
乡老为品状,
不以逸为嗤。
宗伯主计偕,
不以逸为非。
私庭训子弟,
多以逸为宜。
公朝论人物,
翻以逸为奇。
家国尽为逸,
礼法从何施。
我常病其事,
中夜起思惟。
平地三尺限,
空车登无歧。
重载历百仞,
所来因陵迟。
万一染成俗,
虽悔何由追。
众人皆若梦,
焉能分其糜。
众人皆若醉,
不知啜其醨。
天下皆病痿,
俾谁就鲁医。
天下皆病狂,
何暇灸其眉。
幸有名教党,
可与决雄雌。
所嗟九品贱,
不得立文墀。
贾谊惟恸哭,
梁鸿空五噫。
终削南山竹,
冒死指其疵。
愿乘九庙灵,
感悟宸心知。
赫尔奋独断,
去邪在勿疑。
分捕复大索,
憸人无孑遗。
大者肆朝市,
其徒窜海湄。
杀一以戒万,
是曰政之基。
千奴共一胆,
胆破众自隳。
无使永嘉风,
败乱升平时。


最后修改于2025-10-17

更多推荐

六十自遣六首 其三

青毡坐破弃多年,懒读还耕下噀田。愤世甘教儿废学,安贫幸赖妇能贤。垂青无眼原知命,坦白居心好对天。扫尽咿唔呫哔苦,而今快乐过从前。

—— 周在镐

六十自遣六首 其四

生平不解发牢骚,气概元龙窃自豪。舐犊老牛私愿慰,失群孤雁唳声高。颜因中酒红生晕,鬓似经霜白到毫。光霁胸襟师我祖,别无家法示儿曹。

—— 周在镐

六十自遣六首 其五

强求名利笑徒然,富贵从来权在天。运到穷时休妄进,路难行处莫争先。但无债避贫何碍,偶把书看倦即眠。退一步思心自适,儿顽当作是儿贤。

—— 周在镐

六十自遣六首 其六

富贵底事问苍苍,儿女无多债易偿。老去多情输杜牧,近来好懒学嵇康。文章清似一瓶水,家业穷无十亩桑。衣食粗完身亦健,乾坤容得我清狂。

—— 周在镐

题谢孝子侍疾图

当年谢孝子,追述自玄孙。至行堪坊表,披图见泪痕。树萱勤护惜,尝药几寒温。若得王祥配,乌衣古弟昆。

—— 周在镐

寿张少泉师七十 其一

龙砂遗老望如仙,林下优游二十年。古佛从来居福地,贞松不碍历霜天。名山事业承先绪,广厦经营庇后贤。吾爱吾庐饶乐趣,新诗四集手亲编。

—— 周在镐

寿张少泉师七十 其二

三年报最号循良,所到恩留召伯棠。锦绣洛阳新管领,风流京兆旧书香。仁慈生佛千家诵,孝友清芬七叶长。一洗儒生迂腐气,使君原自不寻常。

—— 周在镐

寿张少泉师七十 其三

循儒循吏两评衡,一贯原来道并行。宰相执经称弟子,长官讲学当先生。文章旧价留江上,桃李新阴满帝京。我亦春风陪末座,不才惭愧未成名。

—— 周在镐

寿张少泉师七十 其四

才人老去伴岩阿,赢得长生劫不磨。琴鹤归来身健在,木鸡养到气平和。著书时染淋漓笔,宴客新成安乐窝。城北徐公归里晚,莼鲈饱食让公多。

—— 周在镐

寿张少泉师七十 其五

东山再起不多年,医国无方去浩然。老我林泉侪木石,任他沧海变桑田。风潮汹汹何时息,鼙鼓声声遍地传。独有期颐长寿佛,放开冷眼看青天。

—— 周在镐

题赵焕文茂才殉节纪四首 其一

十战秋风落拓身,青杉襟上泪痕新。到今报国摅忠愤,还是当年下第人。

—— 周在镐

题赵焕文茂才殉节纪四首 其二

汉帜高张万众欢,伤心独自泪汍澜。可怜十载寒窗士,乞丐投河一例看。

—— 周在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