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道生日为诗勉之

我闻洙泗言,
惟仁静而寿。
汝欲绵脩龄,
斯义盍深究。
越从开辟来,
新故更禅受。
巍巍独山岳,
屹立镇宇宙。
其体固而安,
其形博而厚。
嘘呵云雾兴,
涵煦草木茂。
皆由一静功,
变化生万有。
千古无动摇,
两仪等悠久。
吁嗟人心危,
六凿互攻斗。
眇焉方寸微,
怵彼群物诱。
扰扰无宁期,
得不易衰朽。
汝今志于学,
一念贵操守。
天真浚其源,
人伪窒其窦。
冶容命之斧,
妖声性之寇。
腊毒由厚味,
乱德本醇酎。
当如禦雠敌,
岂但恶恶臭。
敛然肃襟灵,
神物森左右。
融融湛虚明,
役役息纷揉。
还吾性之仁,
万善此其首。
但存达德三,
可卜与龄九。
不胜玉女心,
持用荐杯酒。


最后修改于2025-10-02

更多推荐

送张公安道南都留台

识公岁已深,从公非一日。仰公如重云,庇我贫贱迹。公归无留意,我处念平昔。少年喜文字,东行始观国。成都多游士,投谒密如栉。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猖狂感一遇,邂逅登仕籍。尔来十六年,鬓发就衰白。谋身日已谬,处世复何益。从来学俎豆,渐老信典册。自知百不堪,偶未三见黜。譬如沟中断,谁复强收拾。高怀绝尘土,旧好等金石。庠斋幸无事,樽俎奉清适。居然远忧患,况复取矜式。汪洋际海深,淡泊朱弦直。徇时非所安,归去亦何失。道存尚可卷,功成古难必。还寻赤松子,独就丹砂术。恨无二顷田,伴公老蓬荜。

—— 苏辙

送张正彦法曹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通经誇早岁,落笔尽成章。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

—— 苏辙

送张唐英监阆州税

阆中虽近蜀,监税本闲官。岂足淹贤俊,聊应长羽翰。读书心健否,答策意何阑。未可厌畋猎,田中有走貆。

—— 苏辙

送李诚之知瀛州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恩威炳朝日,号令靡秋草。功勋不容究,孤高易摧倒。归来易三邦,但养胸中颢。宁知北边将,还须用耆老。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 苏辙

送李钧郎中

君家毗陵本江南,虽为浙西终未甘。风流秀发自不减,气质浑朴犹中含。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湖中往往载画舫,竹下小小开茅庵。歌吟仿佛类骚雅,导引委曲师彭聃。新茶泼乳睡方觉,渌酒倾水醒复酣。一朝挥手去不顾,使我把袂心难堪。扁舟水涸费牵挽,瘦马雪冻忧朝参。一官来往似秋燕,薄俸包裹如春蚕。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 苏辙

送杨孟容朝奉西归

三十始去家,四十初南迁。五十复还朝,白发正纷然。故人从西来,鞍马何联翩。握手得一笑,喜我犹生全。别离多忧患,梦觉非因缘。惟馀归耕计,粗有山下田。久糜太仓粟,空愧乡党贤。老兄富治行,令德齐高年。幸此民事清,未厌军垒偏。父老携壶浆,稚子迎道边。应有故相识,问我何当旋。君恩闵衰病,归驾行将鞭。

—— 苏辙

送杨腾山人

胸中万卷书,不如一囊钱。不见杨夫子,岁晚走道边。夜归空床卧,两手摩涌泉。窗前雪花落,真火中自然。涣然发微润,飞上昆崙颠。霏霏雨甘露,稍稍流丹田。闭目内自视,色如黄金妍。至阳不独凝,当与纯阴坚。一穷百不遂,此事终无缘。君看抱朴子,共推古神仙。无钱买丹砂,遗恨盈尘编。归去守茅屋,道成要有年。

—— 苏辙

送迟赴登封丞

昔我过嵩阳,秋高日重九。晨邀同行客,共举登高酒。藤鞋生胼胝,一览河山富。封坛土消尽,中夜扪星斗。下山双足废,欲上知难又。回首烟云中,隐约见岩岫。未老约来游,何意七十后。吾儿性静默,丞邑山路口。秋暑山尚烦,冬雪山方瘦。春山利游观,安舆即迎父。

—— 苏辙

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上书乞江淮,得请临关河。所得非所愿,亲友或相诃。丈夫志四方,所遇常逶迤。况当国西屏,形胜古来多。昆渠涌北郭,华岳垂东阿。羌虏昔未平,驿骑如飞梭。间谍时出没,关梁苦谁何。尔来一清净,西望多麦禾。魏绛方和戎,先零正投戈。秦人释重负,道路闻行歌。便当卧斋閤,次第除网罗。时时一啸咏,未用勤催科。诸孤寄吴越,食口如雁鹅。时分橐中金,何必手自摩。

—— 苏辙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 其一

白发熙宁老诤臣,凛然心胆大于身。吾侪坐看冯唐去,谁起云中废弃人。

—— 苏辙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其一

早缘民事失茶官,解印重来十二年。美恶一周还自复,始知东里解言天。

—— 苏辙

送欧阳辩

我年十九识君翁,须发白尽颧颊红。奇姿云卷出翠阜,高论河决生清风。我时少年岂知道,因缘父兄愿承教。文章疏略未足云,举止猖狂空自笑。公家多士如牛毛,扬眉抵掌气相高。下客逡巡愧知己,流蘖低昂随所遭。却来京洛三十载,重到公家二君在。伯亡仲逝无由追,泪落数行心破碎。京城东西正十里,雨落泥深旱尘起。衣冠缠绕类春蚕,一岁相从知有几。去年叔为尚书郎,家传旧业行有望。今年季作澶渊吏,米盐骚屑何当起。前辈今无一二存,后来幸有风流似。黄河西行淤没屋,桑柘如云麦禾熟。年丰事少似宜君,饱读遗书心亦足。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