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韩山人壁

山木争高叶尽深,
山人半醉在庭阴。
常时具馔多餐药,
偶夜听松不弄琴。
雨后看苔连井口,
秋来见月到池心。
近闻墙外诸峰卖,
只向茶铛便煮金。


最后修改于2025-11-10

更多推荐

送白杨长老

龙天拥护大江西,江上分襟绿草齐。一路藤萝秋色里,山山树树白猿啼。鹤随金锡忽飞还,踏遍吴云越树间。一发远峰斜日外,认来多是九华山。

—— 李延兴

次王子让韵二首

老泪纵横忆旧京,梦中歧路欠分明。天涯自信甘流落,海内谁堪托死生。短策未容还故里,片帆只欲驾沧瀛。他年便作芙蓉主,惭愧当时石曼卿。城郭人民事事非,空馀尘土满征衣。君犹有道堪流俗,我已无家不念归。天地晦冥龙去远,江湖寥落雁来稀。极知此后还相忆,愁见青山映夕晖。

—— 李祁

山居首夏十首示外孙陈祖兰

东风满意绿周遭,乍著单衣脱敝袍。最爱晚凉新浴罢,坐看春笋过林高。前年新觅数株梅,移向庭前手自栽。惆怅近来风土薄,殷勤难得一枝开。山前山后翳蒙茸,荆棘藤梢谩作丛。愿得长年撑饱饭,自锄烟雨种高松。

—— 李祁

和王子让二首

万顷烟波一叶舟,更无维楫任飘流。此身自合他乡死,争奈狂狐忆首丘。我逐郊原鹿豕踪,君如鹰隼挟秋风。近闻铁网连山海,不信人间有卧龙。

—— 李祁

题画二绝

浩浩沧波天四围,秋风一鹤夜来归。祇应梦里闻长笛,知是年时旧羽衣。町畦高下水漫漫,痛惜辛勤学种田。便拟明朝结长网,与翁同住浙江边。

—— 李祁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主家院落近连昌,燕子归来旧杏梁。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教雪衣娘。卷衣甲帐春容晓,吹笛西楼月色凉。今夜阿鸿新进剧,黄金小带荔枝装。天街如水夜初凉,照室铜盘璧月光。别院三千红芍药,洞房七十紫鸳鸯。绣靴蹋鞠句骊样,罗帕垂弯女直妆。愿尔康强好眠食,百年欢乐未渠央。当轩队子立红靴,龟甲屏风拥绛纱。公子银瓶分汗酒,佳人金胜剪春花。曲调青凤歌声转,觥进黄鹅舞势斜。五十男儿头未白,临流洗马走红沙。二月皇都花满城,美人多病苦多情。一双孔雀衔青绶,十二飞鸿上锦筝。酒掬珍珠传玉掌,羹分甘露倒银罂。不堪容易少年事,争遣狂夫作后生。

—— 杨维桢

与客登望海楼作录寄玉山主人

蜑子雨开江上台,江头野老不胜哀。蜃将楼阁空中落,鳅引旌旗月下来。保障许谁为尹铎,事谐无复问文开。可怜歌舞旧城阙,又是昆明几劫灰。袅袅秋风起洞庭,银州宫阙眇空青。客星石落江龙动,神马潮来海雨腥。弱水无时通汉使,赭峰何事受秦刑。远人新到三韩国,中土文明聚五星。

—— 杨维桢

和卢养元书事二首

中原烟火半丘墟,楼橹相望白下孤。蕃厮夜歌铜钴䥈,蛮酋春醉锦屠苏。北征解赋卢才子,西事时谈剧霸都。莫上姓名丞相府,老夫著论学《潜夫》。年年苛吏伤王政,往往红?叛教条。漳水有时生小草,洞庭无地种馀苗。伏龙雏凤应劳访,绮季黄公底用招。闻道紫枢开锡燕,宝钉大銙赐天骄。

—— 杨维桢

嬉春体

今朝立春好天气,况是太平朝野时。走向南邻觅酒伴,还从西墅买花枝。陶令久辞彭泽县,山公祇爱习家池。宜春帖子题赠尔,日日春游日日宜。西子湖头春色浓,望湖楼下水连空。柳条千树僧眼碧,桃花一株人面红。天气浑如曲江节,野客正是杜陵翁。得钱沽酒勿复较,如此好怀谁与同。何处被花恼不彻,嬉春最好是湖边。不须东家借骑马,自可西津买蹋船。燕子绕林红雨乱,凫雏冲岸浪花圆。段家桥头猩色酒,重典春衣沽十千。入山十里清凉国,三百楼台迤逦开。岳王坟前吊东渡,隐君寺里话西来。接果黄猿呼一个,探花白鹿走千回。风流文采湖山主,坡白应须属有才。杨子休官日日閒,桐江新棹酒船还。叮咛旧客兼新客,漫浪南山与北山。好怀急就一斗饮,佳人能作五弦弹。君看此地经游辇,彷佛春风梦未残。

—— 杨维桢

又湖州作四首

三月三日雨新晴,相邀春伴冶西城。即倩山妻纱帽办,更烦小将犊车轻。好语啼春秦吉了,仙姿当酒董双成。凭君多唱嬉春曲,老子江南最有情。五十狂夫心尚孩,不容俗物相填?。兴来自控玉蹄马,醉后不辞金当杯。海燕来时芹叶小,野莺啼处菜花开。春衫已备红油盖,不怕城南小雨催。长城小姬如小怜,红丝新上琵琶弦。可人座上三株树,美酒沙头双玉船。小洞桃花落香屑,大堤杨柳扫晴烟。明朝纱帽青藜杖,更访东林十八仙。湖州野客似玄真,水晶宫中乌角巾。得句时过张外史,学书不让管夫人。棋寻东老林中橘,饭煮西施庙下莼。无雨无风二三月,道人将客正嬉春。

—— 杨维桢

赠王左丞二首

卧云道人今左辖,当时出岫本无心。隆中豪杰征初起,江左苍生望正深。星斗一天环北极,山河万里贡南金。已闻艮岳无遗胤,况复淮淝有捷音。共说淮南王左相,开门下士日忘餐。入幕许谁延铁笛,备员寻客奉铜盘。长绦掣去饥鹰饱,故道归来老马寒。若问东维上书者,五湖今把钓鱼竿。

—— 杨维桢

寄两道原诗

信公今住竹林寺,曾寄吴盐道起居。戴家泊上收秫米,凌湖门外好鲈鱼。缁衣宰相日给告,清客道人新著书。若问西湖湖上伴,竹枝零落柳枝疏。老人雅趣近何如,闻说移车霅上居。瓮口新包竹叶酒,船头学钓桃花鱼。雄文曾佩六国印,绮语更著三家书。两家道郎我所爱,何啻林间见二疏。

—— 杨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