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檄便入云山,
相逢话晚年。
惯吟茅屋下,
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觉,
无人识圣颠。
滔滔儿女境,
犹抱颖师弦。


最后修改于2025-09-17

更多推荐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 其一

唐室昔不竞,天纲遂陵迟。阉竖擅朝政,奸雄肆觎窥。天子遭迫胁,翠盖蒙尘飞。矢石集黄屋,四郊皆鼓鼙。群凶虽殄灭,国命亦已移。韩子司翰苑,实被昭宗知。忠言虽屡贡,颠厦诚难支。谪官旅南土,召复不敢归。当时白马驿,从横卿相尸。投之浊流中,至今耆旧悲。夫子乃幸免,祸福良难期。假道寓沙阳,空门知所依。虽踰二百载,犹传赠僧诗。邑令真好事,作记刊丰碑。文辞虽浅陋,事实颇可追。读之三叹息,吊古情悽洏。寄声藏去者,擅有将奚为。

—— 李纲

读韩偓诗并记有感 其二

词臣谪去堕天南,诗墨从来榜寺檐。好事不须收拾去,世间遗集有香奁。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一

秋风到枕前,策策鸣窗苇。起看山吐月,残夜楼明水。皎月与我心,清净两无滓。玉露滴烟霄,飘然杂桂子。姮娥应笑人,仳离放红蕊。乘风游广寒,三十亿万里。宫阙不胜寒,九奏感人耳。不如且世间,浩歌书著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二

秋色一夜改,白露漙苍苇。冠屦变凄清,如濯沧浪水。慢肤素多汗,执热结成滓。振衣得新凉,俨若侍君子。起观庭中花,露叶耿烟蕊。景物但可人,溪山即吾里。浮生驹过隙,百年一瞬耳。惟有古圣贤,高名在毫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三

秋风振回溪,宿鹭起汀苇。孤飞一片雪,寒影落烟水。羽毛可为仪,皓洁绝埃滓。心迹两翛然,邈若佳公子。却栖碧山岑,瑶树发琼蕊。岂知黄鹄心,一举眇千里。翔集太液池,彼此皆戏耳。丹青虽善画,为我拂水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四

秋风入虚堂,凄微带烟苇。堂中拙居士,湛然如止水。默坐观是心,自觉无纤滓。不知读何经,但说舍利子。心清闻妙香,天花散芳蕊。含容河沙界,方寸知几里。神光常在目,妙响不离耳。处处获圆通,谁云钻故纸。

—— 李纲

志宏复示秋意五篇次韵和之 其五

秋兴殊未极,秋溪可杭苇。顺流欲东行,一观沧溟水。洗我万古愁,胸中瑩无滓。又欲归梁溪,候门有稚子。携幼酒盈樽,泛此东篱蕊。躬耕复著书,茗饮追甫里。听子场屋声,入我山林耳。文字惊世人,一日传万纸。

—— 李纲

题寓轩

秋到寓轩殊不恶,满庭爽气有馀清。架松著雨须髯奋,盆沼因风鳞甲生。葵向日光金盏侧,荷翻露颗玉盘倾。焚香默坐无人会,自觉诸缘次第轻。

—— 李纲

江月五首 其一

一更山吐月,金篆缭轻澜。清光满四海,独向沙阳看。桂魄缘空迥,云峰醮影寒。姮娥谩愁思,相对漏声残。

—— 李纲

江月五首 其二

二更山吐月,风露霭清夜。待月泛兰舟,停桡碧峰下。樽罍兴未穷,枕簟凉可藉。言携二三子,吊古相与话。

—— 李纲

江月五首 其三

三更山吐月,羁客方独起。起游溪上阁,胜景乃如此。露满七峰松,烟笼一川水。奔走尘埃间,顾未之知耳。

—— 李纲

江月五首 其四

四更山吐月,夜静月尤明。玉梳挂碧落,银汉自从横。寥泬群动息,溪中有舟行。吾家渺何在,极目望江城。

—— 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