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鹤鸣亭 其三

林下萧然一秃翁,
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
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
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閒说那堪听,
且喜新来耳渐聋。


最后修改于2025-09-26

更多推荐

金缕曲 绮怀

重到西湖晚。怅秋风,余香散尽,残荷零乱。孤影长条西陵路,雨横风狂云暗。来寻觅芳魂一片。新编晚明《烟柳》稿,感兴亡欲效《桃花扇》。情场事,总遗憾。多情无奈相思染。最销魂,香罗暗赠,柔荑轻挽。歌台眉眼总相似,不在牡丹亭畔。向梦里声声呼唤。吐尽余丝终无悔,逐彩云直到银河汉。怎了却,今生愿。

—— 宋词

金缕曲 致范曾

一度风云急。霎时间,歌台冷落,文坛沉寂。傲立唯君独奇秀,不管冰霜炎热。愿泼尽胸中粉墨。捐却万金杯在手,笑红尘逐利争名客。真慷慨,画中杰。无能甘愿居蓬室。这些年,诗书作伴,杜门避迹。兴败总关妇人事,寒柳风烟南国。翻一部晚明新曲。书成报与故人道,传风流乞借手中笔。得题签,才生色。

—— 宋词

金明池 步河东君韵亦咏寒柳

几度冰霜,几番攀折,依旧飘垂寒浦。相伴着,夕阳衰草,已吐尽,余丝残絮。只留下,一点芳魂,记不起,盛日临风妙舞。看纸上斑斑,泪痕血迹,化作断肠绝句。最是无情风共雨。便海誓山盟,此身难许。曾经过,繁华万种,历兴衰,长条依故。三百年,玉殒香消,对断桥野水,千般凄苦。有异代知音,传奇新谱,道出那时私语。

—— 宋词

金缕曲 忆严凤英

梦里人如故。看歌台,花明雪艳,轻歌曼舞。占尽风流春光好,自古蛾眉遭妒。最怕是无情风雨。霹雳一声天震怒,卷狂风吹落花无数。春已尽,绝归路。香魂渺渺飞何处。恨绵绵,珠销玉殒,断肠千古。依旧遗歌争传唱,倩影永留银幕。不须吊美人黄土。花易飘零人易老,惟斜阳仍照秦淮渡。心遥祭,泪如注。

—— 宋词

金缕曲 后湖感旧

又到伤心地。最难忘,黄梅时节,斜风细雨。湖畔初系同心结,多少柔情密誓。都留在心中梦里。舞破歌残人俱老,卅六年似水东流去。恩和怨,早抛弃。已知来日无多矣。料今生,无缘重聚,相期隔世。子幼家贫身累重,只有余欢杯底。剩一点名心未死。分镜擘钗终难补,半生缘落得两行泪。犹未了,写《金缕》。

—— 宋词

梦横塘 悼周传瑛

潘郎秀影,温侯雄姿,歌台何处寻觅。月暗星沉,逝去了,一代伶杰。紫阙恩深,长安声价,似梦无迹。为南昆振兴,绝艺流传,已吐尽,万斛血。悲欢六十余年,经几度兴衰,几番荣辱。难忘江湖,水茫茫,扁舟一叶。仍未停,弦繁管急。方显出优伶本色。遗音在耳,一脉谁续,冷冷西湖月。

—— 宋词

金缕曲 六十自寿

百念而今已。太匆匆,繁华过眼,流年似水。难得此生江南老,总觉一身如寄。经多少风风雨雨。换骨不成心未死,看兴亡人在斜阳里。荣与辱,俱忘记。文章事业浮名累。到头来,梦中楼阁,眼前儿女。难尽余欢杯中酒,相伴药炉烟气。数海内几人知己。续罢秦淮风月卷,抛心神追忆生平事。笔在手,永不止。

—— 宋词

念奴娇 鸡鸣寺怀古吊今

楼头门外,眺望处,烟雨后湖柳色。绿水青山依旧是,几度天翻地覆。胭脂井枯,景阳楼倒,古寺钟声歇。可曾记得,豁蒙楼里人杰。人道杨锐当年,唤起民魂,壮怀激烈。戊戌英魂今仍在,代有贤才辈出。七十年前,储生到此,亦怀满腔血。鸡鸣不已,漫天风狂雨急。

—— 宋词

浣溪沙 和李静凤

难得平生情最真,绮怀旧梦总留痕,飘零困顿久风尘。莫向尊前悲逝水,还怜劫后病中身,唯余一点是诗魂。

—— 宋词

醉花阴 感怀

巨眼今无红拂妓,望古空遥忆。欲借穆王车,走遍天涯,何处寻知己。满胸装得经和史,犹是书橱耳。何日却尘缘,酒鬼诗魔,共住名山里。

—— 邢锦生

减字木兰花 花市

千红万紫,春满城南花市起。微雨清尘,锦幰珠轮载美人。步摇声远,绕遍芳丛归去晚。眉语难通,十二桥如十二峰。

—— 邢锦生

游颐和园

举国干戈正未休,名园扶醉许清游。半篙绿涨平湖雨,八月凉生上苑秋。玉虎野花埋碧井,铜驼丰草蔓朱楼。苍生膏血春闺泪,赢得君王赋莫愁!

—— 孔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