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随月过中庭。月色冷如银。金闺平帖阳台路,恨酥雨、不扫行云。妆褪臂闲,髻慵簪卸,盟海浪花沈。洞箫清吹最关情。腔拍懒温寻。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天阔雁稀,帘空莺悄,相傍又春深。
一丛花令/一丛花
最后修改于2025-10-15
更多推荐
桃源山道者小庵
空山落叶响流泉,窈窕崎岖一径边。借问桃花今在否,秦人元不爱山川。
晚过无为寺寺前溪有鹅脾石
几年欲到无为寺,今日春风试一行。啼鸟数声花里老,鹅脾波上夕阳明。
崇福庵 其一
一会灵山本宛然,因师又见别逢禅。吾庵钟鼓原无恙,共看炉前一炷烟。
崇福庵 其二
崇福庵边安静泉,往来渐次四十年。道人只在山深处,手种青松已拂天。
崇福庵 其三
秋晴行到水晶山,山近岚光起灭间。应有幽禅在其寺,避人甘占一生閒。
崇福庵 其四
翠寒云锁雨声虚,眼力无多意有馀。忽过浅村横落港,秋来惟恐负樵渔。
崇福庵 其五
夜长风雨撼空山,老意幽怀尽自閒。更是一庵人不到,纸屏藤枕竹炉间。
崇福庵 其六
雁声初掠晚山秋,一片烟寒雨未收。水落空江枫叶堕,岸明沙碛见虚舟。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一
云落山根蔽远江,渐迷高树到幽窗。须臾细雨风收处,画出苍洲白鸟双。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二
日迟无处著诗狂,寄傲僧窗小小房。一阵杨花风澹荡,试回清梦到池塘。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三
春晚杨花撩乱开,推窗情味兴裴徊。风生但觉堂堂去,日照还看款款来。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四
脚底楼台尽管弦,长安人物信骈阗。夜深祇有疏更在,满地月明光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