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施彦执怀姚进道叶先觉韵

西湖十里山,
春风一杯酒。
兹兴良不浅,
何日落吾手。
我读君和诗,
襟期一何厚。
同生上下宇,
共阅古今宙。
死生何足云,
馀年付美酎。
佩印还故乡,
衣锦眩春昼。
一时正儿嬉,
千岁堕尘垢。
所以贤达人,
中怀元有守。
试看窗日中,
野马互奔骤。
区区竟何成,
尚誇舌在口。
宿习犹未除,
新诗漫怀旧。
环顾天地间,
四海惟三友。
两老虽未死,
二妙已先踣。
生者岂其巧,
死者亦非谬。
君如悟斯契,
万事可怀袖。
铜钱自如山,
金印自如斗。
只今定何间,
腐骨久已朽。
篱菊师渊明,
庭草悲王胄。
彼已升层霄,
此犹凿户牖。
浩歌君其聆,
相看都皓首。


最后修改于2025-11-08

更多推荐

百一诗 其五

散骑常师友,朝夕进规献。侍中主喉舌,万机无不乱。尚书统庶事,官人乘法宪。彤管珥纳言,貂珰表武弁。出入承明庐,车服一何焕。三寺齐荣秩,百僚所瞻愿。

—— 应璩

百一诗 其六

少壮面目泽,长大色丑粗。丑粗人所恶,拔白自洗苏。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 应璩

百一诗 其七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馀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 应璩

百一诗 其八

汉末桓帝时,郎有马子侯。自谓识音律,请客鸣笙竽。为作陌上桑,反言凤将雏。左右伪称善,亦复自摇头。

—— 应璩

百一诗 其九

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闾与郡县,希疏如马齿。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

平生居□郭,宁丁忧贫贱。出门见富贵,□□□□□。灶下炊牛矢,甑中装豆饭。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一

野田何纷纷,城郭何落落。埋葬嫁娶家,皆是商旅客。丧侧食不饱,酒肉纷狼籍。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二

大魏承衰弊,复欲密其罗。蚍蜉犹见得,何云鳅与虾。狴犴既已备,炊复置黄沙。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三

人才不能备,各有偏短长。稽可小人中,便辟必知芒。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四

茫茫九州内,莫作帝者民。民有忠信行,莫非帝者臣。

—— 应璩

百一诗 其十五

太官有馀厨,大小无不卖。岂徒脯与糗,醯醢及盐豉。

—— 应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