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兒科學

作者: 中村政司字数:372 字、 更新:2023-07-02

小兒者成人之基礎也。小兒有疾病,不善治療,則基礎不固,無由得健康之成人,是以小兒科學,在醫學中比其他科學為尤要也。乃吾國醫學書中,如内科外科等之刊行於世者,雖不乏善本,而小兒科學之發刊者,尚未之見焉。專恃外國書籍,壹能普遍兒科之知識乎。此吾之所以有志未逮也。爱以此意徵及同仁會,會中以中村政司博士兒科學相示,余讀之深喜其名實相符,文字雖簡而意旨則明,眞醫學界之寶筏也。蓋寫科學書時,欲其簡則不易明,欲其明則難於簡。而此書之內容,對於各病之症候,診斷,及治療等皆極詳悉,而能以簡略之筆寫出之,使讀者易於了解,不至迷誤,眞如五里霧中之指南矣。遂於百忙之中,與內子调啓亞共同譯述,越半載而告成。豫想此書一賢,其必能風行於世,爱為序以誌之。

光療淺說

作者: 陳明齊字数:90 字、 更新:2023-07-02

地球為諸大行星之一環繞太陽旋轉。絕無停時。太陽則為一恆星較地球大幾千萬倍以我們現在的天文學智識而論太陽為天體唯一之中心牠供給我們光與熱為能力之源泉。沒有太陽我們地球上亦不會有生物的存在現在社會之工業食料用具等莫不由太陽間接或直接促成其生產者祇要我們仔細一想便不難明白此中道理古代的人民雖不諳天文氣象的學問但他們視太陽為宇宙之主宰為一切生物之給與者則與今人無異……

儒門事親 六

作者: 張從正字数:74 字、 更新:2023-07-02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五

作者: 張從正字数:88 字、 更新:2023-07-02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四

作者: 張從正字数:102 字、 更新:2023-07-02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三

作者: 張從正字数:104 字、 更新:2023-07-02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二

作者: 張從正字数:86 字、 更新:2023-07-02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儒門事親 一

作者: 張從正字数:80 字、 更新:2023-07-02

《儒门事亲》是金代张从正编撰中医著作,共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秉承张氏“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之思想,故命名为《儒门事亲》。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四庫提要》记载,金朝的金張從正是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出生在睢州考城。他在兴定中被召为太医,后来辞去职务。他的事迹详细记录在《金史方技传》中。金張從正与麻知幾(即子和)是同一时代的医学家,他们都非常注重医理,为此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称为《潜志》,也称为《麻知幾九疇》。子和在书中论述了自己的医术,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解释。书中包括了解说、辨析、记载、解释、规劝、注释、解释和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十种形态的三种治疗方法,命名繁琐而碎片化,但其大旨主要在于应用攻击。书中说,儒家门下的事亲者认为只有儒者才能明白其理论,事亲者才能理解医学。金張從正属于河間宗派,他使用的药物多是寒凉性质,具有出汗和泄下的效果。当时对于这三种治疗方法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因此书中有很多辨驳的地方。丹溪朱震亨也对书中的偏见进行了嘲笑,后来人们将这本书束之高阁。然而,疾病的情况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情况需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不攻不补皆有其弊端。过分偏执于某种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中的价值。中间立场的人往往急于求胜,避不开过激和矫枉过正的情况,医生们过于依赖补益而忽略了观察脉象、判断病情长短的论述,过于激烈地施行治疗,最终被世人拿来说事。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从正的初衷。

僂麻質斯彙編

作者: 孫祖烈字数:115 字、 更新:2023-07-01

僂麻質斯(Bteumatiamnus)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中的\"累鸟\",意指\"流动\"。过去人们认为这是因为病毒在全身传播而导致的。近年来,德国俗语中有关节流(Gelenkflus)或Eluss流的称呼。古希腊医生虽然也知道这种疾病,但当时对僂麻質斯的理解并不是指特定的疾病,而是指多种疾病引起的疼痛、肿胀和症状的集合。因此,这个术语与尿酸症(痛风)被视为同一疾病,直到几百年前才开始区分这两种病。在琶宿氏(约公元1600年代)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到僂麻質斯这个名字,但详细描述了这种疾病并与尿酸症进行区分。然而,对于这两种疾病是否相同的争议持续了数百年,直到最近才逐渐认识到它们是不同的疾病。有些人认为这两种疾病是相同的,比如在万国医学会上的卢搿氏(Luhaishi)提出麻质斯症是由体内尿酸积聚引起的,从肌肉僵硬到关节畸形性关节炎等都是同一疾病的表现。

傷科方書

作者: ,江考卿字数:43 字、 更新:2023-07-01

本書為未刋稿荷同社金履陞君錄寄第一集本草衍句亦即金君所覔稿金君之熱忱高誼有足多焉至此書內容真是中國不傳之秘如斷死證秘訣秘受不治各法一切受傷治法及祕傅各方皆非歷經試騐豈能有此斬釘截鐵之說吾知此類中醫失傳之方法近世西醫中有切實學問留心古書者必得作一大好之參考材料也末附金君施送多年之騐方為尤佳……


1 4 5 6 7 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