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澎湖廳志

作者: 林豪字数:0 字、 更新:2023-10-20

《澎湖厅志》,清代澎湖厅地方志,由“金门文人”林豪编纂,初稿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刊行;《澎湖厅志》亦为自《澎湖志略》、《澎湖纪略》、《澎湖续编》后,台湾清领时期最后一本澎湖厅的志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因应台湾省设立“通志局”,时任澎湖通判潘文凤接获大宪(上司)命令,赴往台南海东书院取《澎湖厅志》文稿,并在澎湖乡绅蔡玉成处取得副本检阅;“金门文人”林豪再度获聘来澎主编厅志事宜,复请蔡玉成、黄济时参与协修,两个月后完成《澎湖厅志》删补,计十六卷,《澎湖厅志》稿件呈交予台湾巡抚唐景崧,唐景崧另命江苏举人薛绍元检修,删减成十四卷,顺利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刊行。《澎湖厅志》内容除〈卷首.皇言录〉之外,尚编有〈封域〉、〈规制〉、〈经政〉、〈文事〉、〈武备〉、〈职官〉、〈人物〉上、下卷、〈风俗〉、〈物产〉、〈旧事〉,及〈艺文〉上、中、下卷。

三十八國遊記 下册

作者: 胡石青字数:684 字、 更新:2023-10-12

偕何君出尋房,因旅館太貴不能久居也。晚何君約至中國街便餐,遇江蘇胡君,安徵黄君字韻三同談,餐後何君有事歸,黄君送余囘寓,談至十二時方去。黄君深痛心於國力之不振,謂曾有一次在某校長宅内便談,某君發議验謂英人完全管理印度,美國人完全管理中國,則世界和平之日近矣云云。彼聞之腦欲裂,此印象終身不能洗去之也。十一月二十一日 與旅館結帳,每日房錢六元,一出一入取行李開房門皆有小費,又喚汽車移居新租之房,一日夜所用多至十餘元,並未嘗購一切物也。新寓在乾德列(Chand ier)街八十八號,每星期租金七元,房東艾氏特(Tstay),六十餘之老處女也。卡傈第·简旅影阿饮输副品(Cauprigge)(司灵旅)有总(Haward)學,時間甚短,僅觀其建築與圖書館及博物院而巳。其氣象較舊,大概東美大學畢業院較為注重,畢業院中人數亦多,西美文化尙未建立,學生但求畢業於大學,故畢業院之人數較少,且其畢業 願深造者,更有多數赴東方入畢業院,所以東方之畢業院史為發達也。其著名學者之充大學教授者,亦以在東方者爲多,故文物上今日西美尙不足以與東美爭衡也。末又至一德國博物院参觀,畢,何君送余囘寓,候黄君不至,偕何君同出餐。

七美鄉城內陳氏祖譜

作者: 陳姓宗親會字数:82 字、 更新:2023-10-02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木有本而豐碩富麗,水有源而川流不息。人為萬物之靈,奈可忘其本乎?況且家之有承,族之有譜,猶如國之有史,故考世序,編造族譜,意義非凡也。綜觀全國各姓皆有其族譜,本鄉呂姓也有之。陳氏族系源遠流長,為百家之大姓,在七美也不例外,若不自編族譜,當有愧於顏面矣。鑑於先祖開荒闢地之維艱,纂輯造冊之不濟,實難達成此願。據聞六世聽叔公曾倡議編造,也因資料難覓,考據艱辛,而不了了之。西元1969年,余學成返鄉,經七世文遠之指點與提示,方決心擔此大任。本族自清朝乾隆年間(約1760年),由開基祖進公隨母自八罩遷徙至此,已衍傳九代,世澤衍昌,近達一千五百餘人,如今幹茂枝繁,分居各處,久而久之,難免足上手下,尊卑顛倒,親親之誼,視作路人,應修譜系,急於眉睫。受命編造之初,實有做事起頭難之感,既無經驗又無助手,僅憑個人淺薄才能,造訪長輩年高者,口述經歷記載之;挨家逐戶啟視家神牌而抄錄之;藉假期赴戶政事務所參閱戶籍而彙整之。經多年的細按統系,得已成譜,足徵本宗族大小皆以稟賦慎終追遠、尊祖敬宗、團結和諧之美德;藉此寄望祖澤綿延、奕世隆昌;俾我世世子孫借鑑既往,策勵來茲,修己敦倫,繩我族戚;而能以此為榮,莫忘根源,共負光宗耀祖之大任;俾萬世而流芳,自強而不息。最後尚冀族中先進,匡持督勗;凡我族親,同心同德。是為序。

七美鄉城內陳氏族譜

作者: 陳萬允字数:94 字、 更新:2023-10-02

陳氏各族世代序齒字號簡錄開浯世代通族序齒字號:希仲康至 誠正脩治 振弘霸欽 延如君子 萬年 保其家邦 賢哲維世 侯伯公卿 綿翼基業 作述隆興 顯謨承烈 楫讓盛平 共四十六字開山東江蘇世代通族序齒字號:中賢昭允瑞承全道迺常, 世以為發守德樹邦家光。開七美世代通族序齒字號:賢世澤志平,享福萬年春。

江上孤忠录

作者: 赵曦明字数:4.53 万字、 更新:2022-07-19

清赵曦明著,江阴抗清81天史实著作。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江阴遗民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西村十记

作者: 史鉴字数:8.84 千字、 更新:2022-10-12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云洞、西湖、银瓶祠、紫阳庵、三茅观、凤凰山、胜果寺、浙江潮。冷泉图题咏附之。此记为史谦游山水之纪述,其自故里启行,逾嘉兴,历石门、崇道,望见有临平山,故为首纪。十记各自为篇幅,相互衔接,以观潮终之。行文特别而有法。冷泉亭图,由当时同游的沈石田作。附同游者题咏,初藏灵隐寺,后归龚氏,复归谢氏,终没于兵燹。清代万樊榭下敬身诸人,题者甚众,丁氏刻《西村十记》,乃采录附之。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