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说学斋稿
作者: 危素 、 字数:6.61 万字、 更新:2022-11-29
元末明初文别集。危素著。据《千顷堂书目》,其集本50卷,明代已散佚不存。收入《四库全书》的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说学斋稿》为4卷,乃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归有光从吴氏处得危素手稿所传抄,皆在元时所作文,共计133篇。现存有成化间叶文庄公(盛)的手抄本,共有90篇,碑16篇,墓铭33篇,传状16篇,杂文25篇。除卷末《静修书院记》非文庄公手笔,当是后来补入之外,其余89篇皆是《四库全书》所收《说学斋稿》4卷本所无者。此抄本前后无书题,惟卷中有题《说学斋稿》3处,其下不记卷数,而记至正七年至至正十一年、至正十四年等字,知从稿本抄出。此抄本面页有叶盛玄孙恭焕手识,谓嘉靖辛酉岁(四十年,1561)震川归师从予觅危太仆文,因检不得,竟复之。自隆庆丁卯(元年,1567)后予以病淹,偶检点楼间元集,乃获此卷,实先文庄公抄存,题曰危翰林文者。因思往归师借时,若细加检阅,亦可应命,只缘不肯加功,故草草回之,今归师已仙去,而不获见。因此可知,叶盛手抄本,归有光在日亦未见。因此,两种手抄本的篇目几乎全不同。
恕谷后集
作者: 李塨 、 字数:8.91 万字、 更新:2022-11-29
文集。清李塨(1659—1733)撰。十三卷。塨字恕谷,号刚主(一作字刚主、号恕谷),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康熙举人,年六十为通州学政,旋以病告归。博学工文辞,师博野颜元,又从毛奇龄论乐律。著有《周易传注》、《李氏学乐录》、《小学稽业》等。作者自弃康熙四十二年前规仿欧、苏诸家之作,而惟存其后,故名后集。此集成于雍正四年(1726),约十七万余字,分序二卷,记一卷,书三卷,传、墓志铭表、哀辞、赞论、答、考、杂著各一卷。收文一百六十五篇。作者初学唐宋八家,后受法于王昆绳,始有志于秦汉之作,而益求导其源于六经。发明颜学精蕴,尤为详尽,论学书甚具,并自撰年谱。从事传注,旁收博引,雄洁奥化不名一家。其文主识议,恢宏奇异,与慈溪姜西溟齐名。原刻十卷,后又续刻三卷。有《畿辅丛书·李恕谷遗书》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校刻本、民国二年(1913)铅印本、民国十二年铅印《颜李丛书》本。
使署闲情
作者: 六十七 、 字数:6.12 万字、 更新:2022-11-29
四卷,六十七辑着。范成序有云:『公(指六十七)本于使署之余,作诗歌以适闲情,因有是集一卷;余与修志时,已采入「杂着」中矣。既而志事已竣,公又搜集近时台湾诗文若干首,不暇补入;公既珍惜此邦之文献,且不忍没人之长,因即移己之集之名以名之而附已作于后』。盖本书原著一卷,后因收入他人之作,再分编四卷。所收诗文,有赋、有诗、有杂着,杂着包括疏、示、书、论、序、跋、记、牒、启、箴等文。诗则有沉光文、孙元衡、范成、张若霳、陈辉等数十人之作,序跋则有「半石居诗序」、「瀛壖百咏序」、「婆娑洋集序」、「瀛壖百咏跋」、「婆娑洋集跋」等篇。另有褚禄「重修台湾府志跋」因未及刻入重修「府志」,亦收于本书中。
陈后主集
作者: 陈叔宝 、 字数:1.08 万字、 更新:2022-11-29
诗文集。南朝陈叔宝 (553—604)撰。一卷。叔宝字元长,小字黄奴,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南朝陈末代皇帝,诗人。生于江陵,公元五八二年即帝位,嗜酒色,荒朝政,大建宫室,崇尚奢侈,荒嬉无度。日与妃嫔、狎客游晏,重赋严刑,不虞外难,公元五八九年,隋兵攻入建康(今南京),被俘,病死于洛阳。好艳词, 日与文士江总、孔范等,竟制淫词艳曲,互相赠答,有《三妇艳词十一首》、《舞媚娘三首》,词意淫艳,轻薄尤甚。原有集,已散佚。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诏、勑、制、策、书、铭,等近三十篇;乐府、诗九十余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石田集
作者: 马祖常 、 字数:10.95 万字、 更新:2022-11-29
又名《马石田文集》。诗文集。元马祖常(1279—1338)撰。十五卷。祖常字伯庸,其先世为雍古部人,居天山。高祖锡里济苏官金凤翔兵马判官,子孙遂以马字为姓。后徙光州(今河南潢川)。延祐初举乡贡第一。授翰林,擢监察御史。官至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有《英宗实录》。是集为其卒后次年其从弟出祖常诗文合苏天爵所藏部分,官为刊行。以祖常生前所居石田山房名集。首五卷为诗,约七百六十余首。后十卷为文,计一百三十余篇。祖常诗文以秦汉为法,接步隋唐,在当时很有影响。《四库全书总目》称祖常诗文“后生争效慕之,文章为之一变”。诗多为送人赠答之作,山水诗脱于江湖派,对仗工整,隐约有田园之志。文以记、序、碑铭居多。言辞平实,持论精审。有《四库全书》本、《元四家集》本。《中州名贤文表内集》为五卷本。
始丰稿
作者: 徐一夔 、 字数:15.41 万字、 更新:2022-11-29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 (今属浙江)人。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 (1369) 征修 《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 《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归乡。著有《始丰类稿》十四卷、《艺圃搜奇》十八卷。其文稿传世极少。今行世有两种二本。其一本六卷,即朱彝尊家所藏。此本自一卷至 三卷为前稿,自四卷至十四卷为后稿,皆杂文无诗,另一本为王士禛家所藏。据《千顷堂书目》载徐一夔《始丰类稿》十五卷,此本所佚不过诗一卷。其文皆谨严有法度,无元季冗沓之习。其与王祎论修史书,《明史》载之于本传。陈继儒尝称其《宋行宫考》、《吴越国考》研核精确。 王士禛又称其 《钱塘铁箭辨》精于考核。 其《欧史十国年谱备证》一篇,谓欧阳氏于吴越改元,止据宝石山制称宝正六年 (931)为证。徐一夔复得钱镠将许俊墓砖有宝正三年字,以证欧史之不诬。又谓元瓘袭位后,不复改元。立说皆有根据。观其所辨,始知明嘉靖间钱德洪所撰《吴越世家疑辨》,谓改元之事别无证据者,特为先世讳。此集所作只是多资考证,不求其文之工。四库已存目。
石门文字禅
作者: 惠洪 、 字数:23.44 万字、 更新:2022-11-29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释惠洪撰。据《四部丛刊》初编收入的明径山寺刻本所题,该书为作者门人觉慈所编,释氏收入大藏支那撰述中。此书卷1至卷8为古诗,卷9为排律、五言律诗,卷10至卷13为七言律诗,卷14为五绝、六绝,卷15至卷16为七绝,卷17为偈,卷18,卷19为赞,卷20为铭、词、赋,卷21至卷24为记、序、记语,卷25、卷26为题,卷27为跋,卷28为疏,卷29为书、塔铭,卷30为行状、传、祭文。卷首有明代万历二十五年(1597)达观和尚所作序文。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即据此本采入。作者身为僧人,诗中却时作绮语,故有“浪子和尚”之称。他在创作上主张“文章五色体自然,秋水精神出眉目”(《鲁直弟稚川作屋峰顶名云巢》),极推崇苏轼、黄庭坚,而黄庭坚也称赞他韵胜不减秦观、气爽绝类徐俯。在江西诗风大炽之际,其诗雄健俊伟,清新奇警,辞意洒落,气韵秀拔,正可谓独树一帜。至于其小词,则情思婉约,颇似秦少游。
« 上一页 1 … 47 48 49 50 51 … 20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