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子分类: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玄学五术" in /var/www/html/wp-content/plugins/wsg/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1742
Warning: foreach() argument must be of type array|object, null given in /var/www/html/wp-content/plugins/wsg/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1875
异授眼科
作者: 佚名 、 字数:2.12 万字、 更新:2022-07-06
眼科著作。佚名撰。不分卷。约撰于清顺治元年(1644)。首载明目论,言及五轮八廓所配脏腑及眼病病因证治等问题。次以歌诀形式论述眼病之寒热虚实及治疗常用中药的药性及治疗宜忌等。对点药法、演药法、制药法、煎膏法、研药法、合药法、用药法、服药法、禁忌等均有述及。附以常用药方及加减法。后设七十二则答问,分述眼科七十二症的症状、病因、病机、治法及方药。论述简明扼要,体现了中医理论中眼目与脏腑相关的学说。治疗多以阴阳五行及脏腑学说为基础,方药以内服汤剂、丸散为主,间有点眼之剂,如推云散等。流传较广。有清嘉庆十六年 (1811)休宁陈文盛堂重刊本,光绪九年(1833)太原濬文书局重刊本,豫章刘继礼重刊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与《一草亭目科全书》 合刊)。
医宗己任编
作者: 杨云峰 、 字数:9.34 万字、 更新:2022-07-06
医学丛书。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雍正3年)。作者取“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故以“己任”为书名。全书辑评清代医著四种,即高鼓峰《四明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董废翁《西塘感症》(3卷)。高氏等3位系浙江籍医家,学术渊源宗薛己、赵献可一派。《四明心法》叙诊法、脉义及方论、药论,悉从实践经验中归纳写成,理论较为简略。王琦所辑《医林指月》亦收入此书,改名为《医家心法》,由胡念庵评述。《四明医案》为高鼓峰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见解。王琦谓“鼓峰医术自是高手,四明人传其起痼扶衰,悬决生死日时多奇验”。案中有以麻黄、桂枝等止汗,以大黄、桃仁等止血。“时而攻人之所不敢攻,时而补人之所不敢补,洵非有胆者不能,尤非有识者未及也”(杨乘六评语)。其诊法尤精于脉,治法擅于养肝。《东庄医案》治法重于益气补水,几无案不用人参与地黄。《西塘感症》将时邪外感诸证,分本病、变病、兼病三篇阐述其辨证、处方的运用要则,条理清晰。治法以“治终照顾阴津”为根本,这对后世温热学家颇有启发,本书评注,亦多精当。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医旨绪余
作者: 孙一奎 、 字数:6.78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卷。明孙一奎撰。此书约于万历元年 (1573)撰成。是孙氏以《内经》、《难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体会撰写而成。上卷共四十四篇,下卷共二十六篇。书中大旨发明论述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穴以及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对张仲景、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等各家作了恰切的评论。如“仲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余阴不足之谈不可以疵丹溪,而樱宁生(指滑伯仁)之长技,亦将与诸公并称不朽。”孙氏主张对古代医家进行全面分析,并博采众家之长。此书汇集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内经》原文编成。其中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有关咳、哮、喘鉴别诊断及治疗颇多可取之处。《郑堂读书记》曰:“钩素灵之隐,察变病之因,辨证名之异同,明经络之逆顺,畅往哲已发所未尽,摭前贤遗漏所未言。简册虽约,而其远宗之正,近取之周,考核之精,谦冲之度,一集而四善具焉。”此书对后世影响颇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疫疹一得
作者: 余霖 、 字数:2.93 万字、 更新:2022-07-06
二卷。清余霖撰。余霖字师愚,桐城 (今属安徽)人。少业儒,攻科举,屡试不第,遂攻医学。博览医书,长于治疗疫病。因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乃发愤著书立说。见当时治疫所用不外伤寒之剂,因研读本草,见石膏性寒,有解肌表热、胃热、泻实热之功,乃恍然大悟,试用石膏重剂治疗瘟疫,取得良效。后游京师,时值瘟疫流行,用石膏治之,活人甚众。余氏积多年临床经验撰成此书。专论热疫斑疹,热疫不同于一般热病,疫疹亦不同于一般疫病,故治法也有其独特之处,而热疫斑疹,交相传易,病同症同,故其治亦同。余氏对疫疹证治颇有发明,而自谦“千虑之一得”故以名书。上卷论疫疹病源、症状辨认,阐述运气主病,肯定病从口入;下卷论述疫疹差后诸症及治疗方法,疫疹诸方析义。以为治疫不宜表下,主张重用石膏以清热毒为法,并提出疫疹形色的鉴别辨治。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论斑疹,论治疫,论治疹,论疹形治法,论疹色治法,论发疮,论妊娠病疫,论闷证,论疫疹治验等。后附“疫疹条辨”共七十条,前五十条为热疫正病、正治之法,重点通过清瘟败毒饮一方,随证加减;后二十条是疫后调理法。余氏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故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疫疹的治疗大法。余氏为温疫治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制的温疫治法亦为后世所沿用。有乾隆五十九年 (1794)手抄本、乾隆年间原刻本、光绪五年 (1879)刻本、光绪二十六年 (1890)坊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医学正传
作者: 虞抟 、 字数:30.31 万字、 更新:2022-07-06
一名《新编医学正传》。综合类著作。明虞抟(1438—1517)撰。八卷。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浙江义乌人。家世业医,幼曾习举子业,后继承家学,医术高超,撰有《方脉发蒙》、《苍生司命》等。虞氏为“使后学知所适从,而不蹈偏门以杀人”,故以《素问》、《难经》为理论根据,兼采历代医家之说,结合临床体会,于正德十五年(1515)撰成此书。共三十九万字。是书首列“医学或问”五十条对医学上的若干问题进行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尽意之义”。次分述各科常见病,以证分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所述诸证,皆采历代名家之语。伤寒宗仲景,内伤宗东垣,儿科多本钱仲阳,其余诸病悉宗丹溪。并附有家传方、个人验方、验案及心得体会。对咒禁、巫术,以运气推算病期、病证等均持批判态度,于理论研究及临床参考均有一定价值。有嘉靖刻本(题为《新编医学正传》,残卷),万历五年(1577)金陵三山书舍吴江重刊本,一九六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医原
作者: 石芾南 、 字数:9.22 万字、 更新:2022-07-06
医论。清石寿棠撰。二卷。寿棠字芾南,安东 (今江苏涟水)人。家七世业医。曾举孝廉。晚年以候选同知奉檄赴巡抚治所,客死苏州。另辑有《温病全编》。临证注重“轻重之准,刚柔之质,先后之宜”,更重于原,“因病之原,探医之原,并探其原中之原”,故名。约九万字。所论广涉阴阳五行、脏腑气血、营卫行度、证治大要、诊断大法,并伤寒、内、妇、儿各科证治,凡二十篇。行文简捷,论证贴切,“人身一小天地论”,对于天人相应的理论颇有阐发。关于望、闻、问、切四诊各有专论,尤以“望病须察神色论”篇为精,“燥气论”“湿气论”对于燥、湿理论阐发较详,独具特色。潘霨赞曰:“探原立论,济人济世,诚善本也。”有咸丰十一年留耕书屋新镌本,《中国医学大成》本,一九八三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步虚大师预言诗
作者: 佚名 、 字数:785 字、 更新:2022-07-06
步虚大师预言,作者,步虚大师。预言诗乃是乩文,在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初七日甲辰1904年正月初七日,北京西山碧云寺清虚楼的主人高静涵居士请得随朝天台步虚和尚(又作步真麈君)降乩。民国初年,此乩文即甚为哄动一时,因预言光绪之死,以及清廷灭亡,皆谈言微中也。降此乩文者,或地仙、人仙之果位,故其前知乃如是了了。据道家言,地仙人仙能知一百年世事,实不可谓为无稽也。预言是上天慈悲,为了警醒世人而留下的。其预言共十二节,对近代约一个世纪的历史讲的十分详细,最后一段描述了一个承平盛世,但却语言隐晦。前面大段内容看上去是在预言历史,实则为最后的一段作垫而已。据传步虚原为隋朝大将,历见隋末腐败乱世,出家避难到天台山中。
马前课
作者: 诸葛亮 、 字数:705 字、 更新:2022-07-06
《马前课》又叫《马前神课》,相传为诸葛亮著作,诸葛亮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位易学大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八阵图阻挡东吴追兵,八阵图就是他年少时根据《易经》创作的。相传,在行军的闲暇,诸葛亮就推算、预测未来的天下大事,并把结果记下来,写成了《马前课》。与其他预测文不同的是,《马前课》共有十四卦,每一卦就是一个朝代,十分明了。从诸葛亮所处的割据时代,一直预测到未来世界的大同,天下一家。据说,现在《马前课》已应验到第十卦。这十卦都非常灵验。如第一卦说道:“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这是在说,他知道他所辅佐的汉王室气数已尽,忠汉者已无回天之力,他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不辜负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八千女鬼”即“魏”,将一统天下。第二卦说:“火上有火,光烛中土;称名不正,江东有虎。\"这是在讲晋朝,司马家族在曹魏掌握大权,实质上,宰相司马昭已成为统治者。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立即下令让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天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火上有火就是“炎”,指司马炎。公元280年,晋军攻陷建业(今南京),活捉东吴皇帝孙皓。晋朝统一天下,可谓“光烛中土”。司马炎的晋朝,是篡夺曹魏而建立,因此“称名不正”。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中原被少数民族占据。公元317年,镇守建康(今南京)的司马睿,即位称帝,建都建康,东晋建立。建康地处江东,因此说:“江东有虎……”这十卦均对各个朝代进行了精准的预测,因此《马前课》在民间流传非常广。
« 上一页 1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