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倭漢三才圖會

作者: 寺岛良安字数:0 字、 更新:2023-10-30

《倭汉三才图会》,是由医生出身的寺岛良安编纂的日本首部百科辞典。从其命名不难看出其脱胎于我国明朝王圻主编的《三才图会》。《倭汉三才图会》是1712年(正德2年)在日本出版的类书。按字义来说,书名的意义就是:“日本、中国的天地人三界的图册集”。编纂者是日本大坂的医生寺岛良安。书中描述及图解了日常生活,例如工匠、钓鱼、植物、动物及星座等。著作的构思来自中国的《三才图会》。全书篇幅达到105卷81册之巨,涵盖天文、地理、人物、动植物等多方面内容,在各项目里罗列中国与日本的考证,并添上图。本书以文言写成。在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九州大学总合研究博物馆,书的影印被数字保存,在网站上能阅览全项目的内容。

太史華句

作者: 凌迪知字数:0 字、 更新:2023-10-30

明代凌迪知编著,全书八卷。成书于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明史·文艺志》有著录,该书摘录《史记》字句,以类编次。版本有《文林绮绣》本、《融经馆丛书》本、石印本等。昔人問摄雄作献之法通語之曰須讀古藏千篇此長神善姆多财善賣之說也若夫三代時券要想女要老田夫點畫聲音尚情如也而言出成文聖人刑詩亦承之以風世又何説也夫文有道之器有因文見道之士而亦有發請性靈馬者因文以見道請愈多都開而發請性靈何蘭章可為也至於善拨古者加靈丹一粒點號成金則片言隻句人可寄零而忽請太史公史記囊括千古渣費自家焕馬爛馬考雲漢之章於天余請其全編矣尤嗜其句之華者摘而彙之名回本史華句授之梓人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余載以車大篇製之我昌黎答束墅序懂得南華經一鳴字而臺感千餘言乃知善有不在關靡而誇多也金之韓是書通為陶冶舍而點級成金良工自得之而已矣萬麼了互初夏之吉若東蘭雪居士凌迪知書於雲章關

两汉隽言

作者: 林越字数:0 字、 更新:2023-10-30

宋人林越从《西汉》摘取古雅之字分类排纂为五十篇。每篇即以篇首二字为名,其间附原注,编成《隽言》10卷;到了明代凌迪知仿照《隽言》从《后汉》中摘取古雅之字,与《汉隽》合编成《两汉隽言》16卷。另外,凌迪知就是明代著名文学家、雕版印书家凌濛初的父亲。此本为明万历4年(1576)凌氏桂芝馆刊本。四库提要介绍:《两汉隽言》明凌迪知编。宋林越作《汉隽》,所采止于《西汉》。迪知因仿越体例,辑《后汉》故实,与越书合为一编,改题今名。自第一卷至十卷,皆林氏之旧,题曰《前集》。十一卷至十六卷,迪知所续者,题曰《后集》。采摭亦备。然不自为一书,而补葺旧本,创立新名,是则明人之结习矣。

忠王李秀成自述

作者: 李秀成字数:5.25 万字、 更新:2023-10-29

李秀成(1823年—1864年8月7日),原名李以文,广西梧州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被封为忠王,称荣千岁。在天京事变后,李秀成与陈玉成逐渐成为太平军的主要统帅,李秀成曾主持第二次击破清军设立在天京附近的江南大营。天京被清军攻陷后,李秀成带领幼天王突围,失散后被清军捕获,在狱中写下数万字的《李秀成自述》。為《李秀成供》,經曾囯藩刪改後呈給朝廷,原稿下落不明,後經過曾後人提供,由廣西史料舘出版發行,極具史料價值。1864年8月7日,被曾国藩下令处刑于江宁,免凌迟,处以斩首,终年40岁。在临刑前,李秀成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十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李鸿章写信予曾国藩,表示在阅览完《李秀成自述》后,也感动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自我演戏以来

作者: 欧阳予倩字数:9.66 万字、 更新:2023-10-29

《自我演戏以来》系我国著名艺术家欧阳予倩先生前半生的记录,讲述了他儿时、少时、留学、归国、创艺、敌后宣传抗日的经历。欧阳予倩(1889年5月12日-1962年9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导演,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广西省立艺术馆(现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首任馆长

残碑

作者: 沈起予字数:10.56 万字、 更新:2023-10-29

本书是左联发起人之一、新文学重要代表作家沈起予的经典作品,描绘了一幅北伐战争前后中国广泛的社会图景,塑造了一群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上下求索的中国革命青年形象,他们的家国情怀对当今中国青年依旧有着榜样的作用。《残碑》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伐战争背景下,一群努力冲破封建枷锁,向往革命、参与革命的进步青年的故事。文中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沉闷压抑的社会现状。主人公孙丘立等代表的进步力量,其叔父代表的落后保守派,田焕章代表的工人阶级的觉醒人群以及王金华代表的社会渣滓等,他们的斗争使城市变为一个大熔炉,在斗争、挣扎中又暗含希望。而围绕主人公蓉姊的恋爱故事,一些列内心活动细致的描绘,也同样具有典型的时代性。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作者: 费正清字数:23.44 万字、 更新:2023-10-28

约翰·金·费尔班克(英语:John King Fairbank,1907年5月24日—1991年9月14日),汉名费正清,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创始人。本书集合了八位著名汉学家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的细致分析,研究内容囊括了野战与围城、外征与内讨、御侮与平乱,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汉、唐、宋、明各代,通过城濮之战、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阳围城、鄱阳之战、土木之变、剿平倭寇等经典战例,呈现出经常被忽视的古代中国的军事风格和军事传统。

千頃堂書目

作者: 黄虞稷字数:0 字、 更新:2023-10-28

《千顷堂书目》,凡三十二卷,明末清初黄虞稷撰。黄虞稷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自幼受父亲黄居中影响,嗜书成癖,节衣缩食,多用在购书抄书上,千顷堂(千顷斋)即其室名。黄虞稷及其父两世相传,聚书六万余卷。钱谦益因辑《列朝诗集》,曾在千顷斋借阅明代诗文集,得见前所未见之书,可想其藏书的丰富。《千顷堂书目》收录的著述宏富,几无所不收。康熙十八年(1684年),黄虞稷由左都御史徐元文荐入明史馆,分纂《明史艺文志》,详考有明一代典章,而《千顷堂书目》可谓《明史艺文志》之初稿,所辑之书达一万二千余种,比之王鸿绪版《明史艺文志》仅收入四千六百三十三种,从数量来说,多出二倍。如钱宰《临安集》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集《明史艺文志》、焦竑《国史经籍志》俱未著录,则在明代行世已稀,今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排”。而《千顷堂书目》十七卷却列有临安十卷,此四库馆臣不察之失。《千顷堂书目》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并设二级类目,卷一至卷三为“经部”,下分:〈易〉、〈书〉、〈诗〉、〈三礼〉、〈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孟子〉、〈经解〉、〈四书〉、〈小学〉(附算学)等十二类。卷四至卷十为“史部”,下分:〈国史〉、〈正史〉、〈通史〉、〈编年〉、〈别史〉、〈霸史〉、〈史学〉、〈史钞〉、〈地理〉、〈职官〉、〈典故〉、〈时令〉、〈食货〉、〈仪注〉、〈政刑〉、〈传记〉、〈谱系〉、〈簿录〉十八类。卷十一至卷十六为“子部”,下分:〈儒〉、〈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艺术〉、〈类书〉、〈释〉、〈道〉十三卷。卷十七至卷三十二为“集部”,下分:〈别集〉、〈制诰〉、〈表奏〉、〈骚赋〉、〈总集〉、〈文史〉、〈制举〉、〈词曲〉八类,总计五十一类。黄虞稷善于藏书,又能读书,精于考订,《书目》叙录详瞻,于作者、书名下附录字号、籍贯、官籍、谥号,以略论其作者生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千顷堂书目》中说:“考明一代著作者,终是以是书为可据。”现今流传的《千顷堂书目》的刻本,是吴兴张钧衡刻的《适园丛书》本。南京图书馆藏有八千卷楼藏旧抄本,共十四册,另一抄本是高鸿裁辨蟫居抄本,三十二卷,二十四册。

欧阳修全集

作者: 欧阳修字数:3.10 千字、 更新:2023-10-28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又作欧阳脩,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籍贯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积极参与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政治改革。文学方面,欧阳修成就斐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所倡导之古文运动的继承者及推动者,为古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散文风格平易自然,韵味深美,诗歌风格平易清新,为宋诗奠下基础,其辞赋创立文赋的新体裁,使中国辞赋有柳暗花明的新发展,所著两部史书《新唐书》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谱格式为后世历代沿用,经学上开创宋人直接解经、不依注疏的新风气,易学上打破易传的权威地位,在中国金石学、诗话及花谱撰作三方面,都是开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属当世最高领袖之一,在文学、史学、经学,俱有划时代的成就。

加里波的

作者: 孙毓修字数:5.29 万字、 更新:2023-10-28

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语:Giuseppe Garibaldi,1807年7月4日-1882年6月2日),意大利国家独立和统一运动的杰出领袖,军事家,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于1833年参加青年意大利党。1834年起义失败,逃亡南美,参加巴西南部共和主义者起义和维护乌拉圭独立的战争。1848年意大利独立战争爆发后回国,组织志愿军参加保卫罗马共和国战斗。1858年获撒丁王国少将衔。1860年组织红衫军发起“千人远征”,支援西西里岛起义。接连解放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为意大利的统一奠定了基础。1861年意大利独立后,试图强攻教皇统治下的罗马,遭遇失败。1866年率志愿军参加收复威尼斯的战争。1870年协同政府军攻克罗马。普法战争期间,应邀赴法参战,组建“孚日兵团”,击败普军进攻。 巴黎公社成立后,加里波第在缺席情况下当选为国民自卫军总司令。1882年在卡普雷拉岛病逝,享年74岁。加里波第献身于意大利复兴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被誉为“意大利统一的宝剑”,又与加富尔、马志尼并称为意大利建国三杰,还有意大利“祖国之父”的称号。通过一系列军事实践活动,为后世提供了军事作战的经验,因此后人称其为“现代游击战之父”。一些学者认为他是现代最伟大的将军之一。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加里波第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


1 8 9 10 11 12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