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蘇克雷地教育

作者: 劉仁航字数:0 字、 更新:2023-11-08

蘇子論語序:蓋聞仲舒繁露之編,言多正誼;更生《說苑》之作,旨尤輸忠。芳蘭極,三閭憑孤憤以成騷;蝴蝶蘧蘧,漆園感浮生其若夢。是以物有徵而昆著,事有瑣而助洪。因雲灑潤,則芬澤易流;乘風載響,則普徽自遠。古今中外,其揆一也。蘇氏號稱四聖,孕育三才。渡津製筏,炳耀於希賢錄中;拔薤撫嬰,輝煌於傳道圖裏。森矛戟於胸次,律己則勞苦不辞;羅斗宿於襟期,為人則叢怨不避。故其存也,搏翠浮瀾,海岳爲之增色;其後也,豐玉儉穀,居民為之愴懷。嗟乎!强擅敖暴,鴟鴞偏詡鳳皇;約絀仁人,螭龍竟化蝘蜓。迹其所遇,亦足悲已。劉君鏡機,人師闡果。雨裏飛花,其性通靈,蓮中玩相,筆硯耕耘。清涼似門庭肅穆,冷淡如僧陸平原作歎逝之賦,庚子山抒思舊之情,輯其遺精,六藝百著,都二十篇,議論同源,派别則異。較言其略,區術為三。九流七略,閉戶自家,開卷獨得。五兵縱横,裴家悉備;百函璀璨,陸氏多藏。彌張素志,念行尸走肉之堪傷;信表經宗,思授業下帷之有益。洵如子野之搜奇,而亦承天之記醜也。是曰敎育……

譚友夏合集

作者: 谭元春字数:0 字、 更新:2023-11-07

《譚友夏合集》明 谭元春(字友夏)作。二十三卷。明张泽编,明徐汧、张泽评。凡《岳归堂新诗》五卷,《鹄湾文草》九卷,《岳归堂已刻诗选》九卷,共二十三卷。最早刊本是崇祯年间吴江张泽刻本。谭友夏是明末著名的文人,死后留有许多文章诗词。他生前即已刊刻了一部诗集,名为《岳归堂集》,以后又陆续集结了一些,如《岳归堂新诗》,《鹄湾文草》、《岳归堂已刻诗选》等。后来他的崇拜者张泽将这些内容合刻在一起,命名为《谭友夏合集》。广行于世。 谭友夏,名元春,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生。兄弟六人,其父早亡,寡母辛勤操持,将其兄弟抚养长大。因此,早年谭友夏颇多艰难,并与慈母感情很深。

岳归堂新诗

作者: 谭元春字数:2.45 万字、 更新:2023-11-07

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天启七年(1627)乡试第一。谭元春与同邑钟惺互为声气,在文学创作上标榜性灵,反对拟古,而又以古人之精神为指归。二人诗文风格也大致相似,表现所谓的“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人称“钟谭”,又被称为竟陵派,为晚明文学继公安派后又一著名流派。谭元春生前结集颇多。今存者诗有崇祯中刻《岳归堂合集》十卷、《谭子诗归》十卷(一作九卷),文有明末刻《鹄湾集》九卷(附《遇庄》一卷)。崇祯六年(1633)张泽所刊《新刻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附诸稿自序一卷)则为诗文合集,卷首有谭元春自序。此外,又有其弟元声于崇祯十一年(1638)所刻之《岳归堂未刻诗》,乃元春卒后搜辑所得遗稿。此次点校,以张泽刻《谭友夏合集》为底本,校以《谭子诗归》本与《鹄湾集》本,所补入篇章分别编于底本原所分各体之末,并注明原本每一体的作品止于何处。其后合以谭元声刻《岳归堂未刻诗》,依体分作九卷,加上《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附一卷,共计为三十三卷。

鹄湾文草

作者: 谭元春字数:9.93 万字、 更新:2023-11-07

谭元春(1586~1637),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明代文学家,天启间乡试第一,与同里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论文重视性灵,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所作亦流于僻奥冷涩。此书是明末著名文人谭友夏之《谭友夏合集》中的文集部分,以明崇祯初年沈春泽刻本为底本。《鹄湾文草》是其创建的“竟陵体”的代表作之一,其文体杂书信、序、游记、墓志铭、文传等。“竟陵体”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

印人传

作者: 周亮工字数:2.47 万字、 更新:2023-11-07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原名亮,谱名为圻,字元亮,又字伯安(又作百安、白安),号栎园,别号减斋、陶庵、栎下生、太白学人、偶遂堂主人等。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中国清代官员、文学家、篆刻家、书画鉴藏家。 《印人传》共六十五则(亦有称六十八则的,恐误),记录作者所鉴藏宋至明代旧印的原委。主要为明代文彭至清初著名篆刻家共五十九人撰写事略,间亦阐述作者本人的印学见解,及流派嬗变,风气习尚等。如《书<金一甫印谱>前》序曰:“家拥多资,乃多雅尚,究心篆籀之学,尝谓刻印必先明笔法,而后论刀法,乃今人以讹缺为圭角者,为古文又不究六书所自来,妄为增损,不知汉印法,平正方直,繁则损,减则增,若篆隶之相通而相为用,此为章法。笔法、章法得古人遗意矣。后以刀法运之,斫轮削鑪,知巧视其人,不可以口传也”。既介绍金先生治印的原委,又道出了印学之“三昧”。并云:“此道惟王禄之、文寿承、何长卿、黄圣期四君稍稍见长,而亦时有善败。惟一甫兼有四君之长,而无其败矣。”于比较之中,立所推崇。

杨朔精选散文

作者: 杨朔字数:15.32 万字、 更新:2023-11-07

杨朔(1913年4月28日-1968年8月3日),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区)人,原名杨毓瑨,字莹叔。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全国政协委员,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本散文集收录了《木棉花》 《潼关之夜》 《昨日的临汾》 《征尘》 《铁骑兵》 《鸭绿江南北》 《平常的人》 《上尉同志》 《春在朝鲜》 《用生命建设祖国的人们》 《中国人民的心》 《英雄时代》 《万古青春》 《前进,钢铁的大军》 《戈壁滩上的春天》 《西北旅途散记》 《京城漫记》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 《永定河纪行》 《香山红叶》 《海天苍苍》 《百花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 《“铁流”的故事》 《蓬莱仙境》 《海市》 《泰山极顶》 《万丈高楼平地起》 《龙马赞》 《荔枝蜜》 《茶花赋》 《秋风萧瑟》 《渔笛》 《雪浪花》 《画山绣水》 《海罗杉》 《西江月》 《黄海日出处》 《埃及灯》 《金字塔夜月》 《印度情思》 《蚁山》 《宝石》 《鹤首》 《樱花雨》 《野茫茫》 《菠萝园》 《晚潮急》 《生命泉》 《巴厘的火焰》 《赤道雪》

尺牍新钞

作者: 周亮工字数:14.88 万字、 更新:2023-11-06

《尺牍新钞》辑录了明末清初二百三十多人的近千首尺牍,汇编成十二卷,共二十余万字 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书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信件的代称,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一般长度在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原名亮,谱名为圻,字元亮,又字伯安(又作百安、白安),号栎园,别号减斋、陶庵、栎下生、太白学人、偶遂堂主人等。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中国清代官员、文学家、篆刻家、书画鉴藏家。 周亮工博学多通,治学广泛,以经史旁及小学、地理、天文、音韵、书法、绘画、医药等多方面。周亮工文论思想比较通达,兼收并蓄,颇有创见。他批评文坛上“为周秦者若不许更为汉魏,为六朝者不许人更为唐宋”的取法前人、求同排异的不良现象,反对泥守“一帜一色”,提倡“树千万五色帜”。主张作诗有真我,有真意,力矫晚明不良诗风。周亮工撰有《赖古堂集》24卷,《闽小纪》4卷,《全潍纪录》1卷,《字触》6卷,《印人传》3卷,《读画录》4卷等。

蒋廷黻回忆录

作者: 蒋廷黻字数:20.08 万字、 更新:2023-11-06

蒋廷黻(1895年12月7日-1965年10月9日),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史学家、外交家,景星学社社员,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9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九·一八事变”以后,创办《独立评论》,引起国民政府高层关注。1935年12月,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后在国民政府从事外交事务,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

琅嬛文集

作者: 张岱字数:9.64 万字、 更新:2023-11-06

《琅嬛文集》是由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张岱所创作的作品。该书是小品文集,分为六卷,文集包含序、记、启、疏、檄、传、墓志铭、祭文、杂著等多种文体,与《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并为绝代文学名著。 《琅嬛文集》,六卷,附录一卷。明张岱撰。刻于清末光绪年。张岱在文学上以散文著称,小品散文尤有特色。《琅嬛文集》就是其散文集代表作(但也收录了少量的乐府和词)。《琅嬛文集》的题材广泛,凡风景名胜、世情民俗、戏曲技艺、生活琐事、乃至品茶赏花和古董玩具,都成为书中的描写对象。张岱的文章结构精巧,内容丰富。他的散文不仅记录了他的实际生活经历,而且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明末社会的某些方面。行文简洁,清新平易,苦心铸辞,但毫无雕琢痕迹。

王维全集

作者: 王维字数:3.32 万字、 更新:2023-11-05

王维(701年 — 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人称“诗佛”。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王维被责授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于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王维不仅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亦存诗400余首,代表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还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作品。


1 2 3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