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列表


最近梁任公文集

作者: 梁启超字数:0 字、 更新:2023-11-04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政見一:憲法問題之同意權與解散權。《臨時約法》規定,大總統任命國務員,須得参議院之同意,而参議院之能否解散,不著明文,其為不能解散,自無容論。於是同意權與解散權兩事,遂為將來制定憲法時之最大問题。全國言論界駁辦主烈,今更申析為斯衛……

三民主義文化

作者: 燕義權字数:88 字、 更新:2023-10-18

燕君義著有三民主義之文化一書,出版前送余校閱,並徵序於余,余對於文化問題素無研究,然閱燕君此密,對於中西文化問題解决的意見,實興鄙見不謀合。關於中西文化之匯流與其最近將來的趨向問題,現在固然聚訟紜,尚無疋論,而兩肴優劣點之應相互補足,却不能不承認為事實之所必至。中西文化的特質,過去雖有以勤與靜精岬與物寅等爲劃分的標準,實則此種區分硃嫌過於機械,不知中西文化皆各有其動靜,亦各有其精神物質,不過西方文化,白然科學較為發達,中國文化政治哲學校為精深罷了。所以西方文化偏重功利,中同文化偏w政治的內在動力卽所謂正心誠意,國父謂前者為霸道文化,後翁為王道文化,實為不磨之論。三民主義文化的建設,便是探究如何以西方的功利文化補找不足,如何以東方講理不講打的文化救世界的流弊,惜乎一般文化論者不能應用中國執中的理則學思想,以為解决問題的方法,不偏於形式邏輯,卽偏於辯證邏輯,不偏於資產階級文化,如偏於無產階級文化,因而以三民主義為基礎的民族文化不能建設起尔,這便是目前文化理論上之一憾事。如胡適陳序經的全盤西化論,與毛澤東陳紹禹的學術中化論,皆為極端之例。全盤四化論的方法,當然是形式邏輯,西洋文化全是進步的,光明的,中國文化全是腐朽的黑暗……

郁离子

作者: 刘基字数:5.79 万字、 更新:2022-10-01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作者: 梁启超字数:8.01 万字、 更新:2022-09-26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学术思想变迁时,刻意突出了反对思想一统而主张学术自由的主线……与批判学术专制相同,对文化交融的礼赞也成为贯穿全书的另一条主线。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梁启超即为其一。

大同书

作者: 康有为字数:18.61 万字、 更新:2022-09-26

《大同书》是近代康有为编著的一部近代哲学丛书。1884年始作、成于1901至1902年,1913年在《不忍杂志》上发表两卷。193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十卷本。利用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又吸取了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达尔文进化论,指出当时中国处于“据乱世”,必须向已进入“升平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看齐,然后才能进入“太平世”.,即大同世界。具体描写了“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人类社会远景。揭露了人世间由于不平等而产生的种种苦难,提出“去九界”以达人类“大同”。主张用改良渐进的方法去实现这种社会。表现出民主主义的平等精神和某些社会主义的空想。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从康氏家族中借到抄本,并参照各本校订出今本。

淮南子

作者: 刘安字数:15.85 万字、 更新:2022-07-21

《淮南子》原名《鸿烈》,又称作《淮南鸿烈》、《淮南内篇》、《淮南王书》、《刘安子》,作者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幕下的士人,成书于公元前139年以前,书名“鸿烈”,意思是大而明亮。《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哲理、天文、地理、自然、养生、军事都有所论述,融合先秦诸子的思想,而以道家老庄为主,采纳儒家和阴阳家的观点,修正先秦道家的无为政治理论,发挥天人感应之说,是汉初各派学术思想的总汇,被视为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运用辞赋的笔法,文字浪漫诡奇,站在诸侯王的立场,反对汉朝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政策;书中所述自然论和宇宙生成论理性清晰,为后人信服,对后世道教和理学都有所影响。

管子

作者: 管仲字数:15.39 万字、 更新:2022-07-21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管子》 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 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 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前475~前221)至秦汉时期,汉初有86篇﹐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