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首卷一 德宗实录序
- 首卷二 德宗实录凡例
- 首卷三 德宗实录目录
- 首卷四 德宗实录进实录表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十
- 卷之一百十一
- 卷之一百十二
- 卷之一百十三
- 卷之一百十四
- 卷之一百十五
- 卷之一百十六
- 卷之一百十七
- 卷之一百十八
- 卷之一百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十
- 卷之二百十一
- 卷之二百十二
- 卷之二百十三
- 卷之二百十四
- 卷之二百十五
- 卷之二百十六
- 卷之二百十七
- 卷之二百十八
- 卷之二百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三百五十八
- 卷之三百五十九
- 卷之三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 卷之二百六十九
- 卷之二百七十
- 卷之二百七十一
- 卷之二百七十二
- 卷之二百七十三
- 卷之二百七十四
- 卷之二百七十五
- 卷之二百七十六
- 卷之二百七十七
- 卷之二百七十八
- 卷之二百七十九
- 卷之二百八十
- 卷之二百八十一
- 卷之二百八十二
- 卷之二百八十三
- 卷之二百八十四
- 卷之二百八十五
- 卷之二百八十六
- 卷之二百八十七
- 卷之二百八十八
- 卷之二百八十九
- 卷之二百九十
- 卷之二百九十一
- 卷之二百九十二
- 卷之二百九十三
- 卷之二百九十四
- 卷之二百九十五
- 卷之二百九十六
- 卷之二百九十七
- 卷之二百九十八
- 卷之二百九十九
- 卷之三百
- 卷之三百一
- 卷之三百二
- 卷之三百三
- 卷之三百四
- 卷之三百五
- 卷之三百六
- 卷之三百七
- 卷之三百八
- 卷之三百九
- 卷之三百十
- 卷之三百十一
- 卷之三百十二
- 卷之三百十三
- 卷之三百十四
- 卷之三百十五
- 卷之三百十六
- 卷之三百十七
- 卷之三百十八
- 卷之三百十九
- 卷之三百二十
- 卷之三百二十一
- 卷之三百二十二
- 卷之三百二十三
- 卷之三百二十四
- 卷之三百二十五
- 卷之三百二十六
- 卷之三百二十七
- 卷之三百二十八
- 卷之三百二十九
- 卷之三百三十
- 卷之三百三十一
- 卷之三百三十二
- 卷之三百三十三
- 卷之三百三十四
- 卷之三百三十五
- 卷之三百三十六
- 卷之三百三十七
- 卷之三百三十八
- 卷之三百三十九
- 卷之三百四十
- 卷之三百四十一
- 卷之三百四十二
- 卷之三百四十三
- 卷之三百四十四
- 卷之三百四十五
- 卷之三百四十六
- 卷之三百四十七
- 卷之三百四十八
- 卷之三百五十
- 卷之三百五十一
- 卷之三百五十二
- 卷之三百五十三
- 卷之三百五十四
- 卷之三百五十五
- 卷之三百五十六
- 卷之三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三百六十一
- 卷之三百六十二
- 卷之三百六十三
- 卷之三百六十四
- 卷之三百六十五
- 卷之三百六十六
- 卷之三百六十七
- 卷之三百六十九
- 卷之三百七十
- 卷之三百七十一
- 卷之三百七十二
- 卷之三百七十三
- 卷之三百七十四
- 卷之三百七十五
- 卷之三百七十六
- 卷之三百七十七
- 卷之三百七十八
- 卷之三百七十九
- 卷之三百八十
- 卷之三百八十一
- 卷之三百八十二
- 卷之三百八十三
- 卷之三百八十四
- 卷之三百八十五
- 卷之三百八十六
- 卷之三百八十七
- 卷之三百八十八
- 卷之三百八十九
- 卷之三百九十
- 卷之三百九十一
- 卷之三百九十二
- 卷之三百九十三
- 卷之三百九十四
- 卷之三百九十五
- 卷之三百九十六
- 卷之三百九十七
- 卷之三百九十八
- 卷之三百九十九
- 卷之四百
- 卷之四百一
- 卷之四百二
- 卷之四百三
- 卷之四百四
- 卷之四百五
- 卷之四百六
- 卷之四百七
- 卷之四百八
- 卷之四百九
- 卷之四百十
- 卷之四百十一
- 卷之四百十二
- 卷之四百十三
- 卷之四百十四
- 卷之四百十五
- 卷之四百十六
- 卷之四百十七
- 卷之四百十八
- 卷之四百十九
- 卷之四百二十
- 卷之四百二十一
- 卷之四百二十二
- 卷之四百二十三
- 卷之四百二十四
- 卷之四百二十五
- 卷之四百二十六
- 卷之四百二十七
- 卷之四百二十八
- 卷之四百二十九
- 卷之四百三十
- 卷之四百三十一
- 卷之四百三十二
- 卷之四百三十三
- 卷之四百三十四
- 卷之四百三十五
- 卷之四百三十六
- 卷之四百三十七
- 卷之四百三十八
- 卷之四百三十九
- 卷之四百四十
- 卷之四百四十一
- 卷之四百四十二
- 卷之四百四十三
- 卷之四百四十四
- 卷之四百四十五
- 卷之四百四十六
- 卷之四百四十七
- 卷之四百四十八
- 卷之四百四十九
- 卷之四百五十
- 卷之四百五十一
- 卷之四百五十二
- 卷之四百五十三
- 卷之四百五十四
- 卷之四百五十五
- 卷之四百五十六
- 卷之四百五十七
- 卷之四百五十八
- 卷之四百五十九
- 卷之四百六十
- 卷之四百六十一
- 卷之四百六十二
- 卷之四百六十三
- 卷之四百六十四
- 卷之四百六十五
- 卷之四百六十六
- 卷之四百六十七
- 卷之四百六十八
- 卷之四百六十九
- 卷之四百七十
- 卷之四百七十一
- 卷之四百七十二
- 卷之四百七十三
- 卷之四百七十四
- 卷之四百七十五
- 卷之四百七十六
- 卷之四百七十七
- 卷之四百七十八
- 卷之四百七十九
- 卷之四百八十
- 卷之四百八十一
- 卷之四百八十二
- 卷之四百八十三
- 卷之四百八十四
- 卷之四百八十五
- 卷之四百八十六
- 卷之四百八十七
- 卷之四百八十八
- 卷之四百八十九
- 卷之四百九十
- 卷之四百九十一
- 卷之四百九十二
- 卷之四百九十三
- 卷之四百九十四
- 卷之四百九十五
- 卷之四百九十六
- 卷之四百九十七
- 卷之四百九十八
- 卷之四百九十九
- 卷之五百
- 卷之五百一
- 卷之五百二
- 卷之五百三
- 卷之五百四
- 卷之五百五
- 卷之五百六
- 卷之五百七
- 卷之五百八
- 卷之五百九
- 卷之五百十
- 卷之五百十一
- 卷之五百十二
- 卷之五百十三
- 卷之五百十四
- 卷之五百十五
- 卷之五百十六
- 卷之五百十七
- 卷之五百十八
- 卷之五百十九
- 卷之五百二十
- 卷之五百二十一
- 卷之五百二十二
- 卷之五百二十三
- 卷之五百二十四
- 卷之五百二十五
- 卷之五百二十六
- 卷之五百二十七
- 卷之五百二十八
- 卷之五百二十九
- 卷之五百三十
- 卷之五百三十一
- 卷之五百三十二
- 卷之五百三十三
- 卷之五百三十四
- 卷之五百三十五
- 卷之五百三十六
- 卷之五百三十七
- 卷之五百三十八
- 卷之五百三十九
- 卷之五百四十
- 卷之五百四十一
- 卷之五百四十二
- 卷之五百四十三
- 卷之五百四十四
- 卷之五百四十五
- 卷之五百四十六
- 卷之五百四十七
- 卷之五百四十七
- 卷之五百四十九
- 卷之五百五十
- 卷之五百五十一
- 卷之五百五十二
- 卷之五百五十三
- 卷之五百五十四
- 卷之五百五十五
- 卷之五百五十六
- 卷之五百五十七
- 卷之五百五十八
- 卷之五百五十九
- 卷之五百六十
- 卷之五百六十一
- 卷之五百六十二
- 卷之五百六十三
- 卷之五百六十四
- 卷之五百六十五
- 卷之五百六十六
- 卷之五百六十七
- 卷之五百六十八
- 卷之五百六十九
- 卷之五百七十
- 卷之五百七十一
- 卷之五百七十二
- 卷之五百七十三
- 卷之五百七十四
- 卷之五百七十五
- 卷之五百七十六
- 卷之五百七十七
- 卷之五百七十八
- 卷之五百七十九
- 卷之五百八十
- 卷之五百八十一
- 卷之五百八十二
- 卷之五百八十三
- 卷之五百八十四
- 卷之五百八十四
- 卷之五百八十五
- 卷之五百八十六
- 卷之五百八十七
- 卷之五百八十八
- 卷之五百八十八
- 卷之五百九十
- 卷之五百九十一
- 卷之五百九十二
- 卷之五百九十三
- 卷之五百九十四
- 卷之五百九十五
- 卷之五百九十六
- 卷之五百九十七
『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之六
- 本章共 5.9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光绪元年。乙亥。三月。癸丑。谕内阁。载迁等奏、应行急修工程。请派大臣查验一摺。孝糟朽情形。着派宜振。将应修工程敬谨查验。奏明办理。现月
○湖广总督李瀚章奏、殉难知县王恩绶建立专祠。请饬部列入祀典。从之。摺包
○以整理围场赏还热河总管伊克坦布等原官原衔。摺包
○以巡缉认真。赏承德府知府国钧盐运使衔。摺包
○以捐躯殉难。予湖北候选从九品吴国容等、旌恤如例。摺包
○甲寅。谕内阁。前因都察院奏四川监生张事周等。呈控永川县兵差局绅士张竹轩等、吞公学士广安奏、川省积弊。请严禁苛敛。裁撤厘卡各节。及御史吴鸿恩奏、叙州地方营勇索饷滋事士等情。当派广寿夏同善前往查办。并谕令将添设之兵差局。与路不当冲之夫马局。查明裁撤。明张事周曾向兵差局借用银钱。被追斥革。即砌词京控。现拟办结。并交查各件、查明具奏各等局绅侵冒。虽事出有因。惟因借用银钱。被追抵制。缠讼数年。迨至京控。复窃名帮讼。并向人情同讼棍。已革监生张事周即张遵庠。着照所拟杖一百徒三年。文化南听从控告。李震扬商作呈杖九十徒二年半。已革监生罗继华、陈炳灵、张利文。虽讯无侵吞情弊。惟将办公钱文。借人使两。及担承外欠钱文。不即将回。致令公款无着。罗继华复有藏匿帐簿情事。陈炳灵、张利文。着杖九十。已革廪生张孟贤即张竹轩。管理兵差局务。虽讯无侵吞情事。惟将局钱私自外借。复款。代为偿还。致令外欠拖延无着。张孟贤即张竹轩。着杖八十。已革监生张利文、贡生李树瀛民捐仓谷。讯因修城及兵差使费。禀县有案。惟移交钱文。漏未登帐。亦属有心含混。李树瀛、十。张利文业已拟杖。着免其重科。张孟卿听从罗继华藏匿局簿。到案时不即呈缴。着笞四十。援免。前署永川县补用同知直隶州知州陈堉。于裁撤烟厘之后。听从绅商设立烟秤。抽取钱文。因公。究属不合。署纳溪县事候补知县张清理。委算局帐。辄听罗继华所称张事周抢去一面之词合。陈堉、张清理。均着交部议处。至川省钱粮。既经查明并无巧立名目、及耗外加耗等弊。着如有过额浮收。藉端加派等情。即行严参惩办。并严饬各属。嗣后遇有绅士禀请随粮摊派。毋得系万不得已之举。仍着禀明各该管上司。核准办理。该省厘卡太繁。剥削过甚。所有绵竹冕山两之松林卡。即着照广寿等所拟。一律裁撤。其余局卡。仍着该督随时体察情形。酌量裁并。将来裁撤。以节糜费。至买补仓谷。约束门丁。严防命案拖累。不准勒买田亩。以及清流品。禁会匪情形。认真筹办。营勇索饷滋事一案。总兵郑学德。虽无疏纵情事。惟以统领大员。未能镇压。德着交部议处。吴棠于郑学德带兵不力。仅止摘顶记过。并不即行参处。亦属不合。吴棠着交部州知州王麟飞。于署巴县任内。审讯黄李氏控告黄万骞匿契一案。明知黄万骞身属职官。辄将其致黄万骞于经人保出后。情急自尽。前任成都府知府朱潮、三台县知县王宫午、梁山县知县国璋籍之职官龙云、被其兄龙廷献控告一案。辄将龙云擅行责押。均有不合。署雅安县事候补知县张与己无干。不知引嫌。辄从旁答诘。殊属多事。候补知县张邦钧。于前署宜宾县任内。虽无将夫不将出入数目。按月禀明立案。亦属疏忽。王麟飞、朱潮、王宫午、国璋、张豫桐、张邦钧。均局。现经该督查明除路不当冲之温江等七十六厅州县兵差夫马局。业经并裁。其余成都等六十五撤兵差。酌留夫马。仍着该督通饬各属。即按照单开。将裁撤之珍差局大张晓谕。不准私行苛派务当恪守定章。毋稍冒滥。尤不得藉归并兵差为词。任意加增。以纾民困。现月
○又谕。左宗棠奏、遵查通判阵亡。并全家殉难情形。请饬部优恤一摺。前署甘肃归德厅同同治六年二月闲逆回攻破厅城。该故员奋力巷战。阵亡甚惨。伊母萨克达氏、伊弟候补州同崇顺害。家丁李文忠等七名。均以身殉。深堪矜悯。承顺着交部从优议恤。准其于死事地方。建立专时被害之亲属仆役。着一并附祀以慰忠魂。现月
○又谕。杨岳斌奏、恳请仍准回籍养亲一摺。杨岳斌、前在江楚等省。统带水师剿除贼匪。召令来京。该前督以母病未痊。未即北上。现来京叩谒梓宫。朝廷念其前功。正资倚畀。兹据奏疾。仍请回籍侍养。览其情词恳挚。出于至诚。该前督于水师一切事宜。最为熟悉。着前赴长江往来巡阅。将各营水师。认真整顿。并准其会衔奏事。应需办公经费。着两江湖广各总督筹款奏督于巡阅之余。随时回籍省亲。仍可藉修子职也。现月
○又谕。御史刘瑞祺奏仓廒亟宜兴修。请饬酌量办理。并各仓存麦。设法变粜各摺片。着延
现月
○以亏短银两逮问湖北已革知县上官振勋严讯勒追并籍产备抵现月旌表孝烈湖北举人范元亨之
○乙卯。圣祖仁皇帝诞辰。遣官祭奉先殿。
○云贵总督岑毓英奏、缅甸所需驼马硫磺。毋庸来滇采办。下部知之。摺包
○又奏缅甸贡使抵滇。委员护解进京。下部知之。摺包
○以河湟肃清。赏提督陈上达、张勇巴图鲁名号。总兵官杨龙彪、哈希巴巴图鲁名号。余升
○丙辰。谕内阁。张兆栋奏、特参庸劣不职各员一摺。广东补用同知程烜。行止卑鄙。办事以良。任性妄为。不知自爱。均着革职永不叙用。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张兆栋奏查办灵钦一带伏莽。及擒获越南漏网余党一摺。广东灵山钦州一兆栋饬令郑绍忠等。督兵前往查办立将灵山县属之捕属林墟西乡。及钦州各处匪党。次第摉捕殆各属。民情安辑。无烦兵力。办理尚为妥速。着英翰张兆栋严饬地方官。查拏在逃零匪。力行保以除奸宄而安善良。至越南窜匪苏亚邓。现经击毙。项亚大亦已拏获。并擒斩余党多名。不至再接壤。防范仍不可疏。并着英翰张兆栋。督饬文武。随时侦探严密扼堵。毋任匪党乘隙窜扰。致徒出力人员。准其择尤保奖。毋许冒滥。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现月
○丁巳。上诣永思殿大行嘉顺皇后几筵前行初月祭礼起居注
○谕内阁。穆腾阿奏、遵将甲兵鬨闹协领衙署案。分别审拟一摺。上年京口驻防甲兵荣华等人多拥挤。损坏协领衙署虽讯无争斗情事。究属不知法纪。荣华、荣升、祥林。均着革去马步甲三年。各折枷号两个月。荣升并撤销六品功牌。以肃营伍。协领延康等。于各兵聚闹时。不及约善连。着开复革职留任处分。仍交部议处。副都统恒惠。虽无别项情弊。究属办理不善。着交部
○谕军机大臣等。兵部奏、议覆侍读杨绍和条陈东三省官兵亟宜整顿。请饬妥议章程一摺。利。向称劲旅。近来调赴西路者。迥非昔比。若不亟行整饬势必渐就颓靡。现在奉属马贼充斥。尤应随时<闲>练。以备不虞。所有该三省官兵。应如何严行整顿。俾枪箭技艺悉臻娴熟。程。奏明办理。将此各谕令知之。现月
○又谕。穆腾阿等奏、江甯京口训练马队恳请饬拨旧款等语。江甯京口。现在挑选马队。于犒赏银两。不敷应用。自应筹拨款项。以资鼓励。该营本有旧领盐规一项。向由两淮运库拨解。使。将应解满营盐规。每年先筹拨一千两。作为江甯京口加操赏需。余俟盐章复旧。再行补解。
○戊午。谕军机大臣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英国繙译官马嘉理、在云南边境被戕一案。摺。英使威妥玛、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此案。该王大臣等叠与相持并将该使照会所称各节。派员到滇、从旁观审为请。并请由中国派员同往。该王大臣等现与订定。由北洋大臣派员赴滇。件。英国所派之员。只准于定案时、旁坐观审。威妥玛现赴上海。派员前往滇省。探闻英国欲派并闻威妥玛出京时。俄使与之密商英兵进滇。俄兵亦由伊犁进。使中国首尾不能相顾等语。赫德人。由缅甸蓝贡海口。至云南交界处所驻扎。英国蓄志在云南通商。已非朝夕。此时适有马嘉理善。难保不堕其术中。所闻各节。虚实虽未可知。亟应先事绸缪。豫为防范。此次彼族狡焉思逞在我果能实事求是。则在彼亦无隙可乘。总之马嘉理无论为保人所杀。均应彻底确查。秉公办理其口。滇省野人。虽居铁壁关外。其地尚属中国。不得谓非中国管理。设马嘉理非野人所戕。而人所戕。而谓野人非王法所能及。势必如上年台湾番社之事。彼族即可派兵自办。遂其奸计。大着刘岳昭岑毓英恪遵前旨。迅将此案确切情形。据实奏闻。并一切持平妥办。毋稍含糊。仍遴派扎。由该督抚随时妥为布置。相机筹办。以重边防而弭后患。原摺均着钞给阅看。将此由六百里
○又谕。金顺奏、调员差遣等语。现在神机营当差之吉林世袭骑都尉盛福。着该营饬令该员差委。现月
○又谕。金顺奏、部署驰赴古城暨筹粮艰难情形一摺。金顺现因筹粮维艰。先派副将方春发奇台就食。该都统拟于三月内由巴里坤部署西进。军行必须粮随。金顺全军到古城后。若非粮石腾之效。该都统设局开采以来。仅得数千石。短缺甚多。着左宗棠、袁保恒、即由西征粮台。广济。以资军食。金顺抵古城后。即当会合各军。酌度机宜。节节进剿。不可专候粮运到齐。始行济木萨至乌鲁木齐天山一带。应行设防。及张曜一军、应否前进之处。并着金顺到古城后。与景虞。将此由五百里各谕令知之。剿捕
○帮办新疆军务金顺奏、请将光禄寺署正俞应钧、工部主事周先檀、留营差遣。得旨允行。
○以台防出力。赏给洋匠博郎提督衔。哥嘉游击衔。都布阿三等宝星。摺包
○己未。谕内阁。署巡视东城给事中隆光等奏、请将获盗出力之刑部郎中苏元瑞、援案补。议。奏现月
○安徽巡抚裕禄奏、阵亡总兵张树珊专祠工竣。请饬列入祀典。下部知之。摺包
○庚申。穆宗毅皇帝诞辰。上诣观德殿几筵前。率王大臣等行礼。起居注
○壬戌以理藩院尚书皂保兼署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魁龄暂署兵部尚书。户部左侍郎荣部左侍郎崇厚署吏部右侍郎。起居注
○癸亥。谕内阁李鸿章奏、已故大员曾着劳绩。恳请赐恤一摺。前乌里雅苏台将军福济。于抚任内。办理军务。宣力有年。现在因病身故。殊堪轸惜。福济着加恩照巡抚例赐恤。现月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防御祯祥、武举会祥、剿贼阵亡请恤从之摺包
○前藏使囊素洲克嘉降巴在神武门外瞻觐。
○甲子。上以孟夏享太庙。自是日始斋戒三日。起居注
○乙丑。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已慆旨令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调补乌鲁木齐职。着俟金顺行抵古城后。将各营兵勇粮饷。移交金顺接管。再行起程回京。前颁钦差大臣关防疆军务孔殷。必须速筹进兵。节节埽荡。金顺本有自带各营。益以景廉所部。兵力本不单薄。着敌。相机进剿。为收复乌鲁木齐各城之计。毋再迟延。致误戎机所有进兵机宜。随时会商左宗棠京供职。西征粮台。已谕左宗棠责成陕西藩司经理。应行奏催及咨行各省事件。呈由陕西巡抚核即在哈密巴里坤各处。设立粮饷分局。由左宗棠派员经管。袁保恒将经手事件。逐一交代清楚后外兵事饷事。并转运事宜。均归左宗棠督办。兰州相距窎远。鞭长莫及。该大臣当统筹全局。酌务当源源运济。以期士饱马腾毋令停军待哺。致有藉口。宋庆一军。该大臣已咨令回扎潼关。本令该提督择要驻扎矣。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剿捕
○又谕。左宗棠奏、海防塞防实在情形并遵旨密陈各摺片。所称关外应先规复乌鲁木齐。而塔城。均应增置重兵。以张掎角。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大有所妨。所饷。据称始事所需。与经常所需。无待别筹。综计各省设防。事属经始。需款较钜。若仅将购船尚多。此则宵旰焦思。而尚待与各省疆臣共相经画者也。关外军事饷事。总须委任得人。方克肤谕旨。授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并将景廉调补正白旗汉军都统。与袁保恒一并谕令来京供职矣。难遥制。而规模局势。先后缓急。左宗棠亦谓尚可豫为商酌且西征将领分位均属相埒。若非有重军无所禀承。且恐各不相下。贻误戎行。左宗棠着以钦差大臣。督办关外剿匪事宜。金顺着帮办省善后。该大臣次第兴办。正在吃紧之际。而粮饷转运各事。亦应由关内豫为经营。左宗棠或驻料理粮运。以期内外兼顾之处。着酌度情形。妥筹具奏。金顺当督率关外各军。作为前敌。随时剿贼之事。埽荡逆氛。关外之兵。尚多冗食。应如何严加汰遣进兵之际。既须别<闲>劲军有何军可以应调。并着通盘筹画。详细奏闻。关外时势。可以缓设粮台。即照该大臣现行章程于立粮局。妥为经理。如有必须亲临酌核之时。当前往查看。以昭慎重。北路另有捷径由归化城包坤。此路既能筹办粮运。自可从此布置。总之无论长运短运。及如何办粮。如何取道。但能于事度办理。该大臣素顾大局。不致有负委任也。西征粮台。着责令陕西藩司经理。遇有应行奏催及司即呈由陕西巡抚核办。镇迪道例应归陕甘总督统辖。着左宗棠知照乌鲁木齐都统。仍遵旧制。随时禀报。以备查核。宋庆一军。既可东旋。即着照所议行。将此由六百里密谕知之。剿捕
○又谕。前据钱鼎铭奏、请将宋庆一军。调回潼关扼扎。当经谕令左宗棠体察情形奏明办理军。尚非单薄。已移咨宋庆。令其由镇番取道甯夏东旋。该军调回后。着钱鼎铭会商该提督。择并将疲弱勇丁。量加裁汰。以节糜费。将此谕令知之。剿捕
○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为乌鲁木齐都统。仍帮办新疆军务。起居
○命帮办新疆军务。户部左侍郎袁保恒回京供职。现月
○调乌鲁木齐都统景廉为正白旗汉军都统。命回京当差。起居注
○丙寅。谕内阁。崇实等奏、查明奉省各案。先行定拟一摺。盛京户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镗、虽查无藉缺营私确据。惟于委署毫无定章。奉天府府尹署中、并任令劣幕黄慕宪。盘踞招摇洽舆情。志和恭镗。着一并交部议处。志和着即回京。听候部议。盛京户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衔同知黄慕宪。着革去职衔。交地方官解回原籍。金州副都统毓福等。剿办巨匪高希田。虽无贿擒获。致令远扬。又未派水师与山东师船会剿。实难辞咎。毓福着开缺交部议处。前署金州海防额。于门丁高升。不加管束。致有句结贼匪情事。实非寻常疏忽可比。宜崇额着即革职。不准投虽无与贼首戴发。通函兑钱确证。惟阖省军民。无不疑其通贼。实属声名狼藉。仅予革职。不足职。从重发往军台效力。不准收赎。以示惩儆。现月
○谕军机大臣等。崇实岐元奏、查明奉省各案。先行定拟一摺。本日已明降谕旨。将志和等听候部议。令崇实署理盛京户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矣。奉省吏治。废弛已久。盗贼肆行。实当认真整顿。将应行变通事宜。悉心筹画。总期一劳永逸。庶根本重地克臻安谧。即着妥议章程林。着将应行查办各件。详细访查。会同崇实酌核。毋得稍有隐饰。崇实另片奏请派署侍郎等语京刑部侍郎。着继格署理。讷仁未到任以前。盛京工部侍郎。并着继格兼署。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御史张观准奏、风闻南新仓花户韩顺吴实韩升。结交太平仓蒙充花户金光恒夏书权加斛口廒米不无亏短。金光恒韩升。系句结匪徒详能案内脱逃之犯。复敢把持仓务。请饬拏办等门、仓场侍郎、顺天府、五城御史。将所指各犯。一体严拏。务获究办。仍着仓场侍郎会同查仓偷漏等弊。按律严惩。并饬各仓监督。于收放时。认真查验。毋任吏胥花户舞弊。原摺着钞给阅之。现月
○署盛京将军崇实奏请拣发州县。到奉委用。下部知之。摺包
○吉林将军奕榕等奏、吉林同知伦叙。请开缺回旗调理。得旨。伦叙着不准回旗。仍留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