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自序
- 绪论
- 第一章 婚姻
- 第二章 族制
- 第三章 政体
- 第四章 阶级
- 第五章 财产
- 第六章 官制
- 第七章 选举
- 第八章 赋税
- 第九章 兵制
- 第十章 刑法
- 第十一章 实业
- 第十二章 货币
- 第十三章 衣食
- 第十四章 住行
- 第十五章 教育
- 第十六章 语文
- 第十七章 学术
- 第十八章 宗教
- 第十九章 中国民族的由来
- 第二十章 中国史的年代
-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
- 第二十二章 夏殷西周的事迹
- 第二十三章 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
- 第二十六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 第二十七章 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 第二十八章 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 第二十九章 前汉的衰亡
- 第三十章 新室的兴亡
- 第三十一章 后汉的盛衰
- 第三十二章 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 第三十三章 晋初的形势
- 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
- 第三十六章 南北朝的始末
- 第三十七章 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 第三十八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 第三十九章 唐朝的中衰
- 第四十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 第四十二章 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 第四十三章 北宋的积弱
- 第四十四章 南宋恢复的无成
- 第四十五章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 第四十六章 汉族的光复事业
- 第四十七章 明朝的盛衰
- 第四十八章 明清的兴亡
- 第四十九章 清代的盛衰
-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
- 第五十一章 汉族的光复运动
- 第五十二章 清朝的衰乱
- 第五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 第五十四章 革命途中的中国
『吕著中国通史』第三十四章 五胡之乱(上)
- 本章共 2.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五胡之乱,已经蓄势等待着了,而又有一个八王之乱,八王,谓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做他的导火线。封建亲戚以为屏藩之梦??此时尚未能醒。我们试看:魏武帝于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己亥下令,说从前朝廷恩封我的几个儿子,我辞而不受,现在想起来,却又要受了,因为执掌政权年久,怕要谋害我的人多,想借此自全之故,就可见得这时候人的思想。魏虽亦有分封之制,但文帝当未做魏世子时,曾和他的兄弟争立,所以猜忌宗室诸王特甚,名为分藩,实同囚禁,绝不能牵掣晋朝的篡弑。晋人有鉴于此,所以得国之后,就大封同姓,体制颇为崇隆,而且各国都有卫兵。晋武帝是文帝的儿子,景帝之后,自然不甘退让。在武帝时,齐王攸颇有觊觎储位之意,似乎也有党附于他的人。然未能有成,惠帝卒立。惠帝是很昏愚的。其初太后父杨骏执政。皇后贾氏和楚王玮合谋,把他杀掉,而用汝南王亮。又把他杀掉。后又杀楚王。旋弑杨太后。太子遹非后所生,后亦把他废杀。赵王伦时总宿卫,因人心不服,弑后,遂废惠帝而自立。时齐王冏镇许昌,成都王颖镇邺,今河南临漳县。河间王颙镇关中,连兵攻杀伦。惠帝复位。齐王入洛专政。河间王和长沙王乂合谋攻杀之。又和成都王颖合谋,攻杀乂。东海王越合幽、并两州的兵,把河间、成都两王打败。遂弑惠帝而立怀帝。此等扰乱之事,在公元291至306的16年间。
匈奴单于,自后汉之末失位,入居中国。单于死后,中国分其部众为五,各立酋帅。其中左部最强,中国将其酋帅羁留在邺,以资驾驭,至晋初仍未释放。东海王之兵既起,刘渊说成都王回去合五部之众,来帮他的忙,成都王才释放了他。刘渊至并州,遂自立,是为十六国中的前赵。此时中原之地,盗贼蜂起,刘渊如能力征经营,很可以有所成就。然刘渊是个无甚才略的人,自立之后,遂安居不出。羯人石勒,才略却比较优长。东方群盗,尽为所并。名虽服从前赵,实则形同独立。东海王既定京师,出兵征讨,死于军中,其兵为石勒所追败。晋朝遂成坐困之势。310年,刘渊的族子刘曜攻破洛阳,怀帝被虏。明年,被弑。愍帝立于长安。316年,又被虏。明年,被弑。元帝时督扬州,从下邳迁徙到建业,下邳,今江苏邳县。建业,今南京。东晋后避愍帝讳,改曰建康。自立,是为东晋元帝。此时,在北方,只有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刘琨,崎岖和戎狄相持。南方则豫州刺史祖逖,从淮北经略今之豫东,颇有成绩。然王浚本是个狂妄的人,刘琨则窘困太甚,终于不能支持,为石勒所破灭。祖逖因中央和荆州互相猜忌,知道功不能成,愤慨而死。就无能抗拒石勒的人。328年,勒灭前赵。除割据凉州的前凉,辽东、西的前燕外,北方几尽入其手。
南方的情势,是荆州强于扬州。元帝即位之后,要想统一上流的事权,乃派王敦去都督荆州。王敦颇有才能,能把荆州的实权收归掌握,却又和中央互相猜忌。322年,终于决裂。王敦的兵入据京城。元帝忧愤而死。子明帝立,颇有才略。乘王敦病死,把其余党讨平。然明帝在位仅3年。明帝崩,子成帝立,年幼,太后庾氏临朝,后兄庾亮执政,和历阳内史苏峻不协。今安徽和县。苏峻举兵造反。亮奔温峤于寻阳。今江西九江县。温峤是很公忠体国的,邀约荆州刺史陶侃,把苏峻打平。陶侃时已年老,故无跋扈之心。侃死后,庾亮出镇荆州。庾亮死后,其弟庾翼、庾冰继之。此时内外的大权,都在庾氏手里,所以成帝、康帝之世,相安无事。344年,康帝崩,子穆帝立。明年,庾翼死,表请以其子继任,宰相何充不听,而用了桓温。于是上下流之间,又成对立之势了。
石勒死于333年。明年,勒从子虎杀勒子而自立。石虎是个淫暴无人理的,然兵力尚强。庾翼于343年出兵北伐,未能有功。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汉人冉闵为虎养子,性颇勇悍。把石虎诸子尽行诛灭。闵下令道:“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而“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遂下令大诛胡、羯。单是一个邺中,死者就有20多万。四方亦都承令执行。胡、羯经此打击,就不能再振了。先是鲜卑慕容廆,兴于辽西,兼并辽东。至其子皝,迁都龙城。慕容氏是远较前后赵为文明的。地盘既广,兵力亦强。石虎死的前一年,慕容皝死,子儁立。乘北方丧乱,侵入中原。冉闵与战,为其所杀。于是河北之地,尽入于慕容氏。羌酋姚弋仲,氐酋苻洪,其初为后赵所压服的,至此亦乘机自立。苻洪死,子苻健入关。姚弋仲死,其子姚襄降晋,想借晋力以自图发展。晋朝因和桓温互相猜忌,引用了名士殷浩做宰相,想从下流去经略中原。殷浩亦不是没有才能的人,但扬州势成积弱,殷浩出而任事,又没有一个相当的时间以资准备,自然只得就固有的力量加以利用。于是即用姚襄为前锋,反为其所邀击,大败,军资丧失甚众。此事在354年。先是桓温已灭前蜀,至此,遂迫胁朝廷,废掉殷浩,他却出兵北伐,击破了姚襄,恢复洛阳。然亦未能再进。慕容儁死后,子慕容暐继之,虽年幼无知,然有慕容恪辅政,慕容垂带兵,仍有相当的力量。姚襄败后入关,为秦人所杀,弟苌以众降秦。秦苻健死后,子生无道,为苻坚所弑,自立。能任用王猛以修国政,其势尤张。此时的北方,已较难图,所以当后赵、冉闵纷纭争夺之时,晋朝实在坐失了一个恢复中原的机会。此时燕人频年出兵,以经略河南,洛阳又为所陷。369年,桓温出兵伐燕,大败于枋头。城名,今河南濬县。桓温之意,本来要立些功业,再图篡夺的。至此,自顾北伐已无成功之望,乃于371年入朝,行废立之事。康帝崩,子穆帝立。崩,成帝子哀帝立。崩,弟海西公立。至是为桓温所废,而立元帝子简文帝。温以禅让之意,讽示朝臣。谢安、王坦之当国,持之以静。373年,桓温死。他的兄弟桓冲,是个没有野心的人,把荆州让出,政局乃获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