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前言
- ◎曾国藩的治兵术
- ◎“精神感召”
- ◎“挥金如土”“一钱如命”
- ◎阴谋起家的地主买办阶级的最后代理人
- ◎第一个升降机——“左派”右派
- ◎流氓本色
- ◎“无齿之徒”吴稚晖
- ◎第二个升降机——“党统”与军阀
- ◎“分而治之”——纵的割据
- ◎何应钦——陈诚——胡宗南
- ◎笨伯“小诸葛”
- ◎CC团
- ◎蓝衣社
- ◎“十三太保”
- ◎制毒筹款
- ◎贺衷寒与邓文仪
- ◎暗杀专家
- ◎“国际情报”
- ◎戴笠二三事
- ◎政学系
- ◎关于《大公报》
- ◎政学系与其他派系的矛盾
- ◎孔宋财阀
- ◎宋子文的理财术
- ◎“法币”与“外汇”
- ◎孔祥熙的发财法
- ◎所谓“英美派”
- ◎所谓“夫人派”
- ◎孙科派
- ◎“下诏罪人,破格用己”
- ◎“副总统”李宗仁
- ○附录:胜利前后
- ◎“百万皇军守护上海”
- ◎“共死圈”
- ◎日本投降了
- ◎三位一体
- ◎“新太子派”
- ◎关于吴绍澍
- ◎“忠救”与中美合作所
- ◎“以毒攻毒”
- ◎接收报馆
- ◎发了一笔大财
- ◎汤恩伯与钱大钧
- ◎接收敌产与逮捕汉奸
- ◎伪官可用,伪学生要罚
『蒋党内幕』◎蓝衣社
- 本章共 1.0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蓝衣社”这个名称是非正式的,是刘健群提出的:“希特勒、墨索里尼有‘黑衫党’‘褐衫队’,我们就来一个‘蓝衣社’。”据说那时蒋介石既不赞成,也不反对,成了悬案。不过,照后来蒋介石办事的惯例,凡属于法西斯统治的,不驳斥的就是赞成,就是默许(他决不公开批准,留一把柄给人;以便到应付不了的时候可以推说“不知道”或“我没有许可”,就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也可以说是半公开的正式的名称。至于公开的名称则为“力行社”,蒋介石的喽们不是常宣传“领袖的力行哲学”吗?就是这个社名的来源,“力行社”的外围团体有两个:一个是“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全由黄埔学生组成(后来又发展到陆大学生);一个就是“民族复兴社”,则包括黄埔与非黄埔系的份子,军人与非军人,范围较“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为广。所以也有人说:蓝衣社的组织分为三层,核心是“力行社”,中间一层是“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外围是“民族复兴社”,也有道理。
“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这一名称原是黄埔军校初期进步的左派的组织,与右派的“孙文主义学会”相对立的团体(“孙文主义学会”为西山会议的组织,黄埔军校中以何应钦与缪斌两人为文武两领袖,但声明与西山会议无关,因此何、缪两人在民国十五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均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所谓“孙文主义”,就是根据戴季陶所着《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一书,说孙中山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统”的)。蒋介石盗窃这一名词,用到法西斯团体上去,不仅无耻,而且恶毒。他的目的就是在欺骗一些年青人,把他自己的罪恶统统推到别人身上去,除基本方面以****反人民为中心,凡是可以把责任推给共产党和人民的,统统推到共产党和人民外,对许多国民党统治无可掩饰的罪恶,推之于其他派别(如桂系军阀、冯阎、东北军、西北军、西南军人等等),不能推给其他派别的,就推到CC、政学系或宋子文、孔祥熙身上去,而蒋介石本人则是“尽善尽美”的。所以,许多狂妄而愚蠢的黄埔军人,对于腐败糜烂的国民党统治,总说“这不是‘领袖’的意思,是那些‘左右’把事情搞坏了,‘领袖’也很苦闷。”这当然只是黄埔系中下级人员的迷信,至于上层份子,他们熟悉蒋介石的一套(一面骗取黄埔军人的信仰,一面又借黄埔军人以控制他系),就利用以猎取权位,一朝权在手,搜刮掠夺比CC、政学系等更为穷凶极恶,如日本投降后第一任淞沪警备副总司令李及兰,公开绑票,民族资本家申新纱厂,茂新、福新面粉厂的主人荣德生被绑,以五十余万美金赎出,就是李及兰主使。因为这件事闹得无法掩饰,李及兰才被撤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