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太祖肇兴
- 卷二 埒克等之叛
- 卷三 东丹建国
- 卷四 赫噜佐命
- 卷五 韩延徽辅政
- 卷六 西北部族属国叛服
- 卷七 征抚高丽
- 卷八 舒噜太后称制
- 卷九 太宗嗣立
- 卷十 太宗克唐
- 卷十一 石晋背盟
- 卷十二 赵德钧父子构乱
- 卷十三 鲁呼争立
- 卷十四 世宗之立
- 卷十五 萧翰谋逆
- 卷十六 乌哲定变
- 卷十七 刘汉之立
- 卷十八 穆宗之暴
- 卷十九 宋初和战
- 卷二十 承天太后摄政
- 卷二十一 耶律隆运柄用
- 卷二十二 色珍战绩
- 卷二十三 休格将略
- 卷二十四 澶渊之盟
- 卷二十五 西夏封贡
- 卷二十六 齐天萧后之诬
- 卷二十七 渤海延琳之叛
- 卷二十八 重元父子之乱
- 卷二十九 重熙增币之议
- 卷三十 昭怀太子之诬
- 卷三十一 耶律伊逊之奸
- 卷三十二 金人兵起
- 卷三十三 天祚播迁
- 卷三十四 萧奉先误国
- 卷三十五 耶律伊都之叛
- 卷三十六 北辽魏王之变
- 卷三十七 李处温父子稔祸
- 卷三十八 奚酋僭号
- 卷三十九 张瑴归宋
- 卷四十 耶律达实之立
『辽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七 李处温父子稔祸
- 本章共 87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天祚帝保大二年春正月,帝幸云中,诏留宰相李处温等与秦晋国王守燕。处温,析津人。祖仲禧,值奸臣伊逊诬陷太子,附会其狱,得官南院枢密使,赐国姓,封韩国公。伯父俨,字若思,登咸雍进士第。太康初为将作少监,累擢参知政事。道宗晚年倦勤,各令掷骰,官之,俨得胜采,迁知枢密院事,封越国公,亦赐国姓。其妻邢氏有美色,当出入禁中,俨教之曰:“慎勿失上意。”由是权宠益固。道宗大渐,俨与阿苏同受顾命。寻封漆水郡王。尝修《皇朝实录》七十卷。雅与北院枢密使萧奉先有旧,执政十余年,善逢迎取媚,天祚帝又宠任之,卒,赠尚父,谥忠懿。奉先荐其侄处温为相,处温因奉先有援已力,倾心阿附,以固权位,而贪污尤甚,所接引皆小人。
三月,帝入夹山,数日,命令不通。处温与族弟处能、子奭,外假渊军声援,结都统萧斡赭袍衣之,遂称天锡皇帝。以处温守太尉,处能直枢密院,奭为少府少监。左企弓以下,授官有差。
夏六月,王寝疾,闻帝传檄云内、朔、武、应、蔚诸州,合诸蕃精兵五万骑,约以八月入燕,并遣使问劳,索衣裘、茗、药。王甚惊,命南、北面大臣议。而处温与萧斡等有迎秦拒湘之说,从其议者东立,惟都部署耶律甯西立,且曰:“天祚果能以诸蕃兵大举夺燕,则是天数未尽,岂能拒之?否则,秦、湘,父子也,拒则皆臣。自古安有迎子而拒其父者?”处温等欲杀之。王叹曰:“忠臣也,安可杀?”天祚果来,吾有死耳,复何而目相见耶!“已而王薨,遗命立秦王定为帝。德妃为太后,称制。”
先是,王自知不起,密授处温蕃、汉马步军都元帅,意将属以后事。及病亟,萧斡等矫诏,召南面宰执入议。独处温称疾不至,阴聚勇士为备。王薨,萧斡拥兵立萧后,召处温至,时方多难,未欲即诛,但追毁元帅札子。处能惧祸及,落发为僧。
时有永清人传遵说随郭药师入燕,被擒,具言处温尝遗易州富民赵履仁书,达宋帅童贯,欲挟萧后纳土归宋。后执处温诘之,对曰:“臣父子于宣宗有定策功,宜世蒙宥,岂可使因谗获罪?”后曰:“向使魏王如周公,则终享亲贤之名于后世。误王者皆汝父子,何功之有?”悉数其罪数十,赐死;脔其子奭而磔之。籍其家,得钱七万缗,金玉宝器称是。皆为相数月所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