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

作者:李昌龄

道教劝善书。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宋史·艺文志》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现《正统道藏》收入有南宋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太上感应篇》30卷。另有刻本、注本多种。主要内容是劝导世人行善去恶。从“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思想出发,劝人遵守儒家道德规范和佛教、道教戒规。宣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称人身中有“三尸神”,时刻记录人之罪过,至庚申日上报天庭,天神据此决定人命寿夭。非义而行,背理而行者,天将夺其算纪,短命而死,罪大者殃及子孙。依道而行者,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若有过而能改恶从善者,则可转祸为福。此书在南宋至明清时代流传甚广,对世俗民众影响甚大。类似道书还有《文昌帝君阴骘文》等。

  • 总字数:10.71 万字
  • 成书年代:宋代
  • 最近更新:2022-07-07

目录列表

  1. 原文
  2.   ├ 太上感应篇全文
  3.   └ 太上感应篇译文
  4. 道藏版
  5.   ├ 简介
  6.   ├ 进太上感应篇表
  7.   ├ 卷之一(缺)
  8.   ├ 卷之二
  9.   ├ 卷之三
  10.   ├ 卷之四
  11.   ├ 卷之五
  12.   ├ 卷之六
  13.   ├ 卷之七
  14.   ├ 卷之八
  15.   ├ 卷之九
  16.   ├ 卷之十
  17.   ├ 卷之十一
  18.   ├ 卷之十二
  19.   ├ 卷之十三
  20.   ├ 卷之十四
  21.   ├ 卷之十五
  22.   ├ 卷之十六
  23.   ├ 卷之十七
  24.   ├ 卷之十八
  25.   ├ 卷之十九
  26.   ├ 卷之二十(缺)
  27.   ├ 卷之二十一
  28.   ├ 卷之二十二(缺)
  29.   ├ 卷之二十三
  30.   ├ 卷之二十四
  31.   ├ 卷之二十五(缺)
  32.   ├ 卷之二十六(缺)
  33.   ├ 卷之二十七(缺)
  34.   ├ 卷之二十八
  35.   └ 卷之二十九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