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十六
- 上清灵宝大法(金允中)
- ├ 上清灵宝大法总序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二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四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五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六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七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八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九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一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二
- ├ 上清灵宝大法卷四十三
- └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四十四
『上清灵宝大法』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三
- 本章共 1.0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三
洞玄灵宝法师南曹执法典者权童初府右翊治金允中编
升度符告品
太上洞玄灵宝长生度命无上黄箓
维国号年月朔日,某甲子某州乡贯某人,伏为亡故某人斋意,仍就黄箓斋坛。乞传授太上洞玄灵宝长生度命无上黄箓一阶,付亡某人灵魂赍执,过度三界,证品超升。仍令受持金箓白简,九真妙戒,长生灵符,救苦真符。当消九幽大罪,标名九宫。察命童子,护戒威神,五帝直符,六宫掾吏,自当随逐简文,覆护受戒弟子。天上人间,常为身宝,须至给箓者。
三皈依
第一皈依,
无上道宝。
第二皈依,
无上经宝。
第三皈依,
无上师宝。
九真妙戒
一者敬让,孝养父母。
二者克勤,忠为君主。
三者不杀,慈救众生。
四者不淫,正身处物。
五者不盗,推义损己。
六者不嗔,凶怒凌人。
七者不诈,谄贼害善,
八者不骄,傲匆至真。
九者不二,奉戒专一。
救苦真符
符篆
元始符命金箓白简救苦真符,方无极世界,云云一如告命。
长生灵符
符篆
元始符命金箓白简长生灵符,告下南方丹天世界,至一如告命。
受度某人灵魂,即日恭诣黄箓斋坛,拜受太上洞玄灵宝长生度命无上黄箓一阶。如法受持,永充济拔,人间天上,敬信奉行,一如玄科律令。
太岁年月日某州县黄箓斋坛给。
度师法位姓名押。
保举师法位姓名押。
监度师法位姓名押。
允中原夫道之始也,本无形,本无文。故不可名,不可睹。及其析希夷之妙,剖混沌之胎。於是昭焕阴阳,肇分清浊,灵虚孕秀,空洞生神。或聚炁而成章,或结玄而示象。以致五篇敷落,三洞宣行,实自然而然。应运降世,大可以保制劫运,翊赞元纲。下可以陶铸黎民,昭苏幽显。莫非出於万道之祖,元始天尊。以时宣演,立三乘而接物,出九等以度人。三洞之书,因经而箓降,自箓而法彰。道法之行,以符为首,亦合之义也。盖符文生於天地之初,而涵乎自然之妙。施於世人,可以辅正除邪,躯灾拯厄。用於冥界,则可以超脱九祖,济技沉魂。中古以后,斋法兴行,洞玄之宗,灵风枝物。遂使修齐设醮,祈告高穹,请命颁符,焕烛幽夜,亦以符为先。盖符乃先天之妙炁,自然之灵章。奏告而行,阴关开秦,无所不禳。又岂在於符篆之多,名号之异,而后可以通感哉。近世执法行科之士类,不深究此旨。其间所见不同,用心失正,临坛行事,求胜於人。灵宝本法,正属洞玄部。其为升度符告,如长生灵符,救苦真符,破地狱拔幽魂符,元始符命,九龙符命,登真度命符,普告三界符,历关诸天,敕制地只符,四镇合同符,升天三券,据古法符命,如此而已。请行符命,惟恐不蒙上帝许容奉行。傥得一符可应,则系荐之魂,无不可度,又岂可以符多为贵哉。今编出灵宝符命,不敢杂用他符,亦不增添他法符命。止用洞玄本科告行符命,悉出灵宝正法,以全教纲故也。学者宜详辩焉。
上清灵宝大法卷之三十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