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主言第三十九
- 哀公问五义第四十
- 哀公问于孔子第四十一
- 礼三本第四十二
- 礼察第四十六
- 夏小正第四十七
- 保傅第四十八
-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 曾子本孝第五十
-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 武王践阼第五十九
-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 五帝德第六十二
- 帝系第六十三
- 劝学第六十四
- 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
- 盛德第六十六
- 明堂第六十七
- 千乘第六十八
- 四代第六十九
- 虞戴德第七十
- 诰志第七十一
- 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 诸侯衅庙第七十三
- 小辨第七十四
- 用兵第七十五
- 少闲第七十六
- 朝事第七十七
- 投壶第七十八
- 公符第七十九
- 本命第八十
- 易本命第八十一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 本章共 863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