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御制偶阅左传宋楚泓之战事因题
- 御制读左传
- 御制书春秋元年春王正月事
- 御制读左传晋楚城濮之战说
- 御制读左传季文子出莒仆
- 目录
- 春秋正义序
- 春秋左传序
- 春秋左传原目
- 卷一【起隐公元年尽二年】
- 卷二【起隐公三年尽五年】
- 卷三【起隐公六年尽十一年】
- 卷四【起桓公元年尽二年】
- 卷五【起桓公三年尽六年】
- 卷六【起桓公七年尽十八年】
- 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
- 卷八【起庄公十一年尽二十二年】
- 卷九【起庄公二十三年尽三十二年】
- 卷十【起闵公元年尽二年】
- 卷十一【起僖公元年尽五年】
- 卷十二【起僖公六年尽十四年】
- 卷十三【起僖公十五年尽二十一年】
- 卷十四【起僖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 卷十五【起僖公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
- 卷十六【起僖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三年】
- 卷十七【起文公元年尽四年】
- 卷十八【起文公五年尽十年】
- 卷十九【起文公十一年尽十五年】
- 卷二十【起文公十六年尽十八年】
- 卷二十一【起宣公元年尽四年】
- 卷二十二【起宣公五年尽十一年】
- 卷二十三【起宣公十二年尽十二年】
- 卷二十四【起宣公十三年尽十八年】
- 卷二十五【起成公元年尽二年】
- 卷二十六【起成公三年尽十年】
- 卷二十七【起成公十一年尽十五年】
- 卷二十八【起成公十六年尽十八年】
- 卷二十九【起襄公元年尽四年】
- 卷三十【起襄公五年尽九年】
- 卷三十一【起襄公十年尽十二年】
- 卷三十二【起襄公十三年尽十五年】
- 卷三十三【起襄公十六年尽十八年】
- 卷三十四【起襄公十九年尽二十一年】
- 卷三十五【起襄公二十二年尽二十四年】
- 卷三十六【起襄公二十五年尽二十五年】
- 卷三十七【起襄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六年】
- 卷三十八【起襄公二十七年尽二十八年】
- 卷三十九【起襄公二十九年尽二十九年】
- 卷四十【起襄公三十年尽三十一年】
- 卷四十一【起昭公元年尽元年】
- 卷四十二【起昭公二年尽四年】
- 卷四十三【起昭公五年尽六年】
- 卷四十四【起昭公七年尽八年】
- 卷四十五【起昭公九年尽十二年】
- 卷四十六【起昭公十三年尽十六年】
- 卷四十七【起昭公十四年尽十六年】
- 卷四十八【起昭公十七年尽十九年】
- 卷四十九【起昭公二十年尽二十年】
- 卷五十【起昭公二十一年尽二十三年】
- 卷五十一【起昭公二十四年尽二十五年】
- 卷五十二【起昭公二十六年尽二十八年】
- 卷五十三【起昭公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
- 卷五十四【起定公元年尽四年】
- 卷五十五【起定公五年尽九年】
- 卷五十六【起定公十年尽十五年】
- 卷五十七【起哀公元年尽五年】
- 卷五十八【起哀公六年尽十一年】
- 卷五十九【起哀公十二年尽十五年】
- 卷六十【起哀公十六年尽二十七年】
- 左传后序
『春秋左传注疏』春秋正义序
- 本章共 1.3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唐孔颖达着
夫春秋者纪人君动作之务是左史所职之书王者统三才而宅九有顺四时而治万物四时序则玉烛调於上三才协则宝命昌於下故可以享国永年令闻长世然则有爲之务可不愼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则必尽其敬戎则不加无罪盟会协於礼兴动顺其节失则贬其恶得则褒其善此春秋之大旨爲皇王之明鉴也若夫五始之目章於帝轩六经之道光於礼记然则此书之发其来尚矣但年祀緜邈无得而言暨乎周室东迁王纲不振楚子北伐神器将移郑伯败王於前晋侯请隧於後窃僭名号者何国不然专行征伐者诸侯皆是下陵上替内叛外侵九域骚然三纲遂絶夫子内韫大圣逢时若此欲垂之以法则无位正之以武则无兵赏之以利则无财说之以道则不用虚叹衔书之凤乃似丧家之狗既不救於已往冀垂训於後昆因鲁史之有得失据周经以正褒贬一字所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所谓不怒而人威不赏而人劝实永世而作则历百王而不朽者也至於秦灭典籍鸿猷遂濅汉德既兴儒风不泯其前汉传左氏者有张苍贾谊尹咸刘歆後汉有郑衆贾逵服?许惠卿之等各爲诂训然杂取公羊谷梁以释左氏此乃以冠双屦将丝综麻方凿圆枘其可入乎晋世杜元凯又爲左氏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所谓子应乎母以胶投漆虽欲勿合其可离乎今校先儒优劣杜爲甲矣故晋宋传授以至于今其爲义疏者则有沈文阿苏寛刘炫然沈氏於义例粗可於经传极疎苏氏则全不体本文唯旁攻贾服使後之学者钻仰无成刘炫於数君之内实爲翘楚然聪惠辩博固亦罕俦而探赜钩深未能致远其经注易者必具饰以文辞其理致难者乃不入其根节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毁规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余条习杜义而攻杜氏犹蠧生於木而还食其木非其理也虽规杜过义又浅近所谓捕鸣蝉於前不知黄雀在其後案僖公三十三年经云晋人败狄于箕杜注云郤缺称人者未爲卿刘炫规云晋侯称人与殽战同案殽战在葬晋文公之前可得云背丧用兵以贱者告箕战在葬晋文公之後非是背丧用兵何得云与殽战同此则一年之经数行而已曾不勘省上下妄规得失又襄公二十一年传云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以公姑姊妻之杜注云盖寡者二人刘炫规云是襄公之姑成公之姊只一人而已案成公二年成公之子公衡为质及宋逃归案家语本命云男子十六而化生公衡已能逃归则十六七矣公衡之年如此则於时成公三十三四矣计至襄二十一年成公七十余矣何得有姊而妻庶其此等皆其事历然犹尚妄说况其余错乱良可悲矣然比诸义疏犹有可观今奉勑删定据以为本其有疎漏以沈氏补焉若两义俱违则特申短见虽课率庸鄙仍不敢自专谨与朝请大夫国子博士臣谷那律故四门博士臣杨士勋四门博士臣朱长才等对共参定至十六年又奉勑与前修疏人及朝散大夫行大学博士上骑都尉臣马嘉运朝散大夫行大学博士上骑都尉臣王德韶给事郎守四门博士上骑都尉臣苏德融登仕郎守大学助敎云骑尉臣随德素等对勑使赵弘智覆更详审为之正义凡三十六卷冀贻诸学者以裨万一焉
春秋正义序
春秋正义序考证
其为义疏者则有沈文阿○【臣浩】按南史文阿吴兴武康人沈峻子也监本作文何非【臣召南】按各经注疏及释文俱讹作沈文何陈书及南史儒林传俱言文阿治三礼三传撰经典大义十八卷隋志载文阿撰左氏义略二十五卷今依史改
为之正义凡三十六卷○【臣召南】按唐志亦云春秋正义三十六卷今本分为六十卷不知始於何时【臣浩】按唐志云孔颖达杨士勋朱长才奉诏撰独脱谷那律一人当以此序正之
春秋正义序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