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作者:林语堂

林语堂著,林语堂先生以其特有的笔调和论述方式谈老子思想的一本书。该书按《老子》原有的顺序对八十一章分别予以语译和解说。每一章的解说均是按该章宗旨进行分节讨论。解说是把老子智慧放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予以思考,尤其注重老子与孔子、庄子的比较。书中把《老子》八十一章按内容概括为七篇,分别为:道之德、道之训、道之体、力量之源、生活的准则、政治论、箴言。书中认为《老子》前四篇(前四十章)形成老子思想的哲学原理,后四十一章(后三篇)是讨论实际生活上的问题。该书另有三篇序文和一篇有趣的附文《想象的孔老会谈》。林语堂先生在书中认为,道家哲学恰说明中国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满足的一面。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而《老子》一书是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籼烂的自保的阴谋哲学。老子是以混混噩噩藏拙蹈晦为人生战争利器的唯一学理,而此学理的本身,实为人类最高智慧之珍果。老子的隽语,象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了解老子的最好的方法,便是配合庄子来研读。另外一种研究老子的方法,是从爱默生的短文《循环论》着手,爱默生运用诗歌顿呼“循环哲学家”之中“循环”,导出了与老子同样的思想体系。书中认为,如果要找一种被科学家所接受的宗教,我们会不加思索地说出“道家”二字。道家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物质世界带来了一统和灵性。关于生命、心灵、意识等数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得留给非科学家去处理。一种类似于“神秘主义”的方法也会帮助我们了解“自然”。

  • 总字数:11.50 万字
  • 成书年代:近代
  • 最近更新:2022-07-06
温馨提示! 本书尚未进入公共版权范围, 需要等到2027-01-01本站才能提供阅读服务

目录列表

  1. 绪论
  2.   ├ 绪论 一
  3.   ├ 绪论 二
  4.   └ 绪论 序文
  5. 第一篇 道的性质
  6.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一章 论常道
  7.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二章 相对论
  8.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三章 无为而治
  9.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四章 道之德
  10.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五章 天地
  11.   └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六章 谷神
  12. 第二篇 道的教训
  13.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七章 无私
  14.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八章 水
  15.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九章 自满的危险
  16.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章 抱一
  17.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一章 “无”的用处
  18.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二章 感官
  19.   └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三章 荣辱
  20. 第三篇 道的描摹
  21.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
  22.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23.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六章 知常道
  24.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七章 太上
  25.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八章 道废
  26.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九章 知所属
  27.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章 人与我
  28.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一章 道的显现
  29.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
  30.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
  31.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
  32.   └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33.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34.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六章 轻与重
  35.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七章 袭明
  36.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
  37.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
  38.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章 戒用兵
  39.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40.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41.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三章 自知
  42.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滥
  43.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
  44.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
  45.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正
  46.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八章 堕落
  47.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九章 全道
  48.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四十章 反的原则
  49.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50.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二章 强梁者
  51.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三章 至柔
  52.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四章 知足
  53.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五章 清正
  54.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六章 走马
  55.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七章 求知
  56.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八章 以无为取天下
  57.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九章 民心
  58.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章 养生
  59.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一章 玄德
  60.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二章 袭常道
  61.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三章 盗夸
  62.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
  63.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
  64.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
  65.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66.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
  67.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八章 政闷
  68.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九章 如啬
  69.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章 治大国
  70.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
  71.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
  72.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三章 难易
  73.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四章 终始
  74.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五章 大顺
  75.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
  76.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七章 三宝
  77.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78.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九章 掩饰
  79.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章 不我知
  80.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一章 病
  81.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二章 论罚(一)
  82.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三章 论罚(二)
  83.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四章 论罚(三)
  84.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
  85. 第七篇 箴言
  86.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六章 强弱
  87.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
  88.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八章 莫柔于水
  89.   ├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九章 平治
  90.   ├ 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章 理想国
  91.   └ 第七篇 箴言 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