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原序
- 考略
- 目录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大唐开元礼』考略
- 本章共 792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大唐开元礼考略
开元十年以国子司业韦绦为礼仪使以掌五礼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岩上疏请删去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诏付集贤院议学士张说以为礼记不刋之书去圣久远不可改易而唐贞观显庆礼仪注前後不同宜加折衷以为唐礼乃诏集贤院学士右散骑常侍徐坚左拾遗李鋭及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历年未就而鋭卒萧嵩代鋭为学士奏起居舍人王仲丘撰定为一百五十卷是为大唐开元礼由是唐之五礼之文始备而後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不能过也【新唐书礼乐志】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张说请修贞观永徽五礼命贾登张烜施敬本李鋭王仲丘陆善经洪孝昌撰辑萧嵩总之【唐书艺文志】
开元礼序例三卷吉礼七十五卷宾礼二卷嘉礼四十卷军礼十卷凶礼二十卷【集贤注记】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唐集贤院学士萧嵩王仲丘等撰唐初有贞观显庆礼仪注不同而显庆又出於许敬宗希旨附会不足施用开元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岩请删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张说以为礼记不可改易宜折衷贞观显庆以为唐礼乃诏徐坚李鋭施敬本撰述萧嵩王仲丘继之书成唐之五礼之文始备於是遂以设科取士新史礼乐志大畧采摭着於篇然唐初已降凶礼於五礼之末至显庆遂削去国恤一篇则敬宗謟谀讳恶鄙陋亡稽卒不正也【书録解题】
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渤海求写唐礼许之【唐会要】
贞元二年六月十一日勅举人有习开元礼者同一经例选人不限选数许集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与官大义通七十策通二者不在放限九年五月二日勅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为上大义通八十策通二者为次元和八年四月吏部奏习开元礼者先授太常官以备讲讨从之【同上】
唐志取士科目有开元礼凡开元礼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策通二者及第试散官义通者依正员明经有三礼辛秘登开元礼科授博士【玉海】贞元五年始有开元礼一人【同上】
後周广顺三年八月开元礼三史各对义三百道【五代会要】
开宝六年上亲閲进士得二十六人开元礼七人自兹殿试以为常式【太平治绩通类】
是岁新修开宝通礼成诏乡贡开元礼宜改称乡贡通礼本科并以新书试问【文献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