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01回 老书生传家有道 贤仆妇为主多情
- 第02回 除恶贼宽以济猛 仗大义公而忘私
- 第03回 慕文名轻财借屋 谋生计设帐课徒
- 第04回 伍员庙小子行凶 汤家镇老夫害病
- 第05回 孝子疗亲两番割股 娇娃救母一样诚心
- 第06回 得祥梦魁星照命 相佳婿医士为媒
- 第07回 行聘礼泰山惬意 逢考事乃父谦辞
- 第08回 老秀才成全后进 小童子照应同人
- 第09回 得案首快婿高标 说苦情良朋设法
- 第10回 为寒士县令成全 见贤郎太尊说合
- 第11回 报喜信弟兄呕阿姐 送贺礼府县拜亲翁
- 第12回 遇小贼盗物免追 念旧情舍财相助
- 第13回 贤夫妇仗义疏财 坏儿郎嫌贫爱富
- 第14回 篾骗嘴设计求亲 势利虫直言挺父
- 第15回 华夫人还金除后累 夏小姐设法济穷人
- 第16回 因贪淫设计赚书童 思雪忿唆词虐婢女
- 第17回 听信谗言公子鞭婢 致触盛怒老夫责儿
- 第18回 贤父母二次济贫穷 劣儿郎两番贪富贵
- 第19回 万太尊因公黜职 夏令尹恨子亡身
- 第20回 贪污吏欺心毕露 忤逆儿故态复萌
- 第21回 汤德元被诱入官衙 华兆琨受捆羁僧寺
- 第22回 华兆璧因盗诬扳 洪鹏程升堂审讯
- 第23回 用严刑公子认供 见冤枉老奴痛哭
- 第24回 福寿寺僧人盘底细 大同县门吏鞠供情
- 第25回 洪鹏程诬良为盗 汤德元负屈入监
- 第26回 李禁卒报恩救命 洪县令入狱验尸
- 第27回 领棺柩起死回生 备文书捏情定案
- 第28回 言罪状老母生悲 说苦情阿郎行诈
- 第29回 定佳期母子欺闺女 听实话夫妇露真情
- 第30回 听鬼叫阿父显魂 惊恶梦女婢定计
- 第31回 过采礼瑶云害病 行巧计庆喜改装
- 第32回 全节义二女逃命 说冤情众人议论
- 第33回 离客店弱女奔波 上盗船歹人害命
- 第34回 绿洋湖因财害命 白渔村逃难逢生
- 第35回 脱缎靴露出红绫 赠棉衣奉酬金叶
- 第36回 白大娘回家询实信 包小姐放轿接佳人
- 第37回 入包府弱女安身 出家门阿儿着急
- 第38回 遇良辰新人无下落 恨前事门客设计谋
- 第39回 遭管押李坤设法 受贿赂王瑶谎言
- 第40回 还聘物贪财反去财 受官刑害人仍害己
- 第41回 给川资伯母多情 遇患难英雄受辱
- 第42回 新解元高居魁首 大主考喜得门生
- 第43回 附官舟入京登鼎甲 见师尊为友诉冤情
- 第44回 大钦差奉旨查办 新状元衣锦荣归
- 第45回 报喜信改换门庭 理冤情奏参府县
- 第46回 王活嘴审供掌嘴 包大人问案救人
- 第47回 拜奏折批定名罪 建牌坊表扬贞节
- 第48回 讨强人包公挂帅 中奸计王龙遭擒
- 第49回 下文闱弟兄同入选 考武试手足共登科
- 第50回 论功加赏诸将凯歌 奉旨完姻回门集庆
『闺门秘术』第34回 绿洋湖因财害命 白渔村逃难逢生
- 本章共 3.3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8
活说庆喜在船上被强人将银子夺去,要送他们的性命,问他还是要吃活鲫鱼,还是要吃糖心蛋。庆喜一听,知道没命,望后一倒,哭道:“我的妈呀,今儿子死在这里了。可怜你老人家,无依无靠,要想儿子见面,今生万万不能。”哭着又把瑶云抱住,说道:“今日我与你一同死在此地,家中还一点不知。”说了又哭,哭了又说。
这是他的鬼计,想耽搁时刻,能有来往的船看见,可以叫他救命。
那知哭了一会,并无一个船往来。只听那三四个伙计说道:“你倒死到头上,还是这样拿牌子,老子怎么能等你?”说着,上来一把提起,放在桌上,左手顶住心口,右手提起苗刀,嘴里说道:“老子叫个王三刀,你记清楚了,好到阎王面前告状。明年此月此日,就是你的周年了。”说着就把刀望下要破肚子。只听老头子喊道:“王三,你不要这样着急。这糖心蛋他既吃得不快活,我们又要费事打扫血迹,我存点好心,仍是请他吃活鲫鱼罢。”说着,上前来把王三一推,自己说道:“老师父来结果你们。”顺手就在桌肚里拖出一根麻绳,约有三四丈长,大指头粗细,打了一个钩子,先将庆喜套上,扎了几道,然后又把这头也打了一个圈子,将瑶云拖了过来,捆好,两人脊背对脊背捆在一起,捆过之后,王三又道:“你代我放生罢。”那两个伙计听见,遂将他两人提起出了船头,两边一望,说道“去罢”,只听窟笼—声,早已抛下湖心,把些水点子打得满船,然后众人取了衣服,将船仍然开去。回头又到别处分赃左了。
单说庆喜同瑶云两人捆在一处。被强人抛下湖心,自知必死无疑,只得把两只眼睛闭了,准备归阴,去见阎王。那知吉人自有天相,瑶云虽是避母逃奔,却是为华兆琨受了冤屈,不肯嫌贫爱富,而且父亲显灵,叫他这样行法,他所以要守那妇人从一而终的规矩,不肯再嫁叶家。今日虽遇见强盗抛在绿洋湖中,谁知叶家前日过礼的时节,有一副头面却全是真珠穿成的,当中还有一颗避水珠。这样珠子,是从前叶家点状元之后,皇上见他是个少年科第,又是才貌双全,应对如流。故着他去敕封辽国的辽王。辽王因他是个大国使臣,不敢轻慢,除平常货物之外,别又拣了这颗避水珠送与叶槐为馈醘之物。随后叶槐回籍扫墓,就把这珠子存在家中为传家之宝。叶开泰好摆体面,故尔把这珠子穿到头面上,做聘礼。过来的时节,赵夫人即交与庆喜转交瑶云收着,庆喜就代瑶云装在棉褂子里面。
现在船户虽把他金银搜去,却只脱了外面的长衣,这个褂子却未脱下。两人在绿洋湖内自知必死,那知过了一会工夫,仍同游鱼一式在水里飘浮。先前还听风浪之声响亮,后来越听越小,以为是沉到底下。又过了一会,身子反而不动,风浪声音忽然没得。瑶云从船上王三拔刀的时节已是吓得昏了,连丢下湖心他都不晓得。庆喜此刻实在疑惑,身子何以不动,连耳眼鼻孔内何以一点水总没有,心下暗暗想道:莫非被泥塞住,只是心未曾死。
正要在湖底下睁眼睛朝上望望,忽听见远远有人说道:“你们快来,这滩上不是人么?”又有一人道:“不错,我们快去问他,看是何以这样。”说着已到面前,庆喜睁开眼睛一看,乃是一座芦滩,却还疑惑尚在湖底,那知自己与瑶云虽捆在一起,倒已睡在芦泥上面。究竟是何缘故?大约皆因那颗珠子是件宝贝,见水就分开去了。加之绿洋湖不是直斗,那两个伙计将两人抛下湖时,却在下水这边。一阵风浪,直往下流。流到湖叉子里面,四面俱是芦滩,风浪一息,水退了过去,所以把他们两人搁在滩上。
这也是他们命不该绝,又来了个救星。你道来的是谁?却是一只小小的渔船,船上老夫妻两个,平常在湖内打鱼为生,见湖滩上睡着两人,知道不是遇劫的,就是自寻短见的,故此两人赶忙过来询问。庆喜见有人来,真是死里逃生,赶忙喊道:“恩公救命。”渔婆听见还能说话,问道:“你这两人是那里来的?为何捆在一起?又因何睡在这滩上来?快些从实告我。”庆喜道:“不满恩公说,我们是大同府人,因进京探亲,在半路上遇见强盗船,把我们金银行李物件劫去,将我们捆在一起抛在湖中,故尔漂流至此,只是我的主公此刻已昏晕过去。求恩公贵手代我们将绳索解开,好救主人性命。”渔婆听见这话,连忙同那渔翁将他们二人解了下来。先把瑶云抬到船上,然后扶着庆喜上船。随即两人又将船开去。老渔翁向庆喜说道:“我家离此不远,你们可先到我家住一夜,弄点姜汤灌你主人,好让他速速醒来。。庆喜只得千恩万谢的依着他。说不多一会,转了几个湾子,已到一个村落前面。
渔婆喊道:“老头子,你把船扣在树上,你先去抬一张竹床子来,好同你把抬到家中。”渔翁答应着,取了一根绳子,在船头一扣,那一头就扣在岸边的树上,跳上岸去,一直往前就走。约有一顿饭的时辰,果见老翁取了一张竹床子,后面跟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跑到河边,跳上船头,喊道:“爹爹叫我来抬人,就快些抬罢,莫要死在路上。”那个渔婆道:“倒你来就说出这些晦气话来,人家不是有造化,湖心里早就死了,你不要乱说。同你爹爹抬罢。”那个小孩子果就与渔翁将瑶云搭在竹床上,两人系好绳子,慢慢的抬到岸上。这里庆害同渔婆也就随后跟来。
走不上多远的路程,见一个小小草房,约有三四间房屋,门口却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虽是乡村人家,容貌颇不丑陋。望见大众回来,赶忙上前喊道:“奶奶,这两位客人既遭难到此,我已经将水烧开,冲好姜汤,快点抬到房内灌罢。”那个渔婆笑嘻嘻答应,到了里面,叫他们将竹床放下,自己前来,先将瑶云扶起,然后叫庆喜倚在他后面。那个男小孩子已端了一碗姜汤来,他就取了一个瓢子,把瑶云嘴橇开来慢慢的望下灌,复行用于在他胸口抹了几下。
过了一会,只听瑶云肚里响了两声,鼻孔内微微的有点呼吸。大众说道:“好了,这人还不碍事。”庆喜看见,已经欢喜,心中只是感激。停了一刻,又灌些下去,只见瑶云身子一动,叹了一口长气,两眼早已睁开。众人忙说道:“醒过来了。”决喜看瑶云果然醒过来了,连忙喊道:“少爷,我们有生路了。这是一个好人家,将我们救到这里来的。”瑶云此时眼睛虽已睁开,却还不能说话。听见庆喜如此说法,又看那房子,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一阵心酸,要哭又哭不出来。渔婆走来,又代他抹了几下,只听见放声大哭。庆喜怕他露马脚,赶忙喊道:“少爷,此时已得了生路,可不必哭,难得这些人将你灌醒,也该谢谢人家。”瑶云那里忍得住,哭了一会,好容易才依人劝不哭。庆喜见他这样,只得叫他仍然睡在床上,自己下来向渔婆说道:“我们主仆绝处逢生,得蒙恩公解救,此恩此德,没世难忘。但不知道恩公尊姓,此地离城还有多远。”
那个渔婆道:“我们这里叫做白渔村,我家就姓白,渔翁叫做白长年。我们夫妻打鱼为业,儿媳就在城内包大人家做活。这个一男一女,就是孙子同孙女儿。你们两人由大同府进京,这路已是走错了,怪不得遇见歹人。
此地离京城还有二千多路,由湖心到此湖尾,也有几百里了。人到何处不相逢,你们就在我家歇息几天,再进京也不迟。我们忙了半天,尚未问着名姓。”庆喜道:“我们少爷姓李,叫做李俊英。我是从小伏伺他的,也叫个李德。”渔婆道:“难得这个忠心为主。你的主人,现今已醒了过来,谅必没事了。古人云吉人自有天相,此活一点不错。你们淌下几百里来,尚能活命,这也是义仆为主的道理。”庆喜道:“好说,现今天色已晚,老翁可以同村上邻翁多饮几杯酒,速速回来安息罢。”渔翁道:“我自理会得,只是你同你少爷受吓之后,倒宜早点安歇。
我已叫人拣了一间干净房子,你可同少爷去睡罢。”那知就要露出马脚来了,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