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01回 萧淑玉误吊遭非命 恶和尚思淫杀弱女
- 第02回 丁娘子忍辱报仇冤 性慧僧匿妇扣人夫
- 第03回 蒋光国诬告命难全 克忠妻记账示凶犯
- 第04回 陈月英含舌诉冤屈 朱弘史语蹇露劣迹
- 第05回 邹琼玉挽发表真情 王朝栋讨药陷冤狱
- 第06回 李善辅贪黩害好友 高季玉认物知杀机
- 第07回 葛藤叶带彩释疑团 鞠举人谒友身先死
- 第08回 游子华酗酒逼死妾 方春莲私奔沦为娼
- 第09回 刁船户分审露马脚 宁商人认货凭鼎字
- 第10回 张稚子作联招冤魂 堂侄子具状告谋杀
- 第11回 刘都赛观灯害阖家 黄叶菜露底知真凶
- 第12回 刘义子冒功成驸马 崔长者赴京辨真伪
- 第13回 吴员城偷鞋谋人妻 韩兰英知情自缢死
- 第14回 宋秀娘施善落圈套 刘和尚蓄发配佳妻
- 第15回 葛富户恤龟得昭雪 陶歹人杀友示锦囊
- 第16回 谢思泉绝处遭祸殃 砍柴郎贯恶谋财命
- 第17回 汪家人害主设奸计 吴十二求友临江亭
- 第18回 淫妇人插钉杀亲夫 陈土工验尸问杨氏
- 第19回 三屠夫被告无姓名 一血衫叫街识真的
- 第20回 两光棍撮谷屡得手 一靛子作记追贼身
- 第21回 彭监生丢妻做裁缝 王明一知情放生路
- 第22回 孙氏子下毒害张虚 谢厨子招认求宽恕
- 第23回 孙船艄谋财杀情妇 冤和尚落井误坐牢
- 第24回 白鹤寺飘叶索冤债 小妇人殉节送皂靴
- 第25回 支弘度试假反成真 轻狂子受托变死鬼
- 第26回 假奶婆借宿成奸情 小婢女露言陷鱼沼
- 第27回 隔墙贼劫财坑店主 宋商客认银报仇冤
- 第28回 叶广妻惹奸招窃贼 吴外郎备银露赃物
- 第29回 陈顺娥节烈失首级 章氏女献头全孝悌
- 第30回 周可立执孝惊神明 吕进寿仗义疏钱财
- 第31回 许弟兄怀恨断人嗣 乳臭子探访示线索
- 第32回 李贼人再盗错认妓 谢家门冤屈白于世
- 第33回 陈军人新婚被捕杀 刘惇娘怀恨守节操
- 第34回 黄屠夫谋妻杀至友 李氏女再嫁明真相
- 第35回 秦长孺孤弱被虐死 柳继母狠暴杀子孙
- 第36回 冯陈氏奇妒绝夫嗣 卫母子身死化冤魂
- 第37回 袁仆人疑心杀雍一 张兆娘冤死诉神明
- 第38回 蒋天秀责仆应死炁 小琴童卖鱼认凶身
- 第39回 鲍家子责仆屈万安 红衫妇污衣挞周富
- 第40回 丁千万谋财焚尸骨 乌盆子含冤赴公堂
- 第41回 贤嫂娘有言不便说 小牙簪插地喻情理
- 第42回 王三郎殒妻捉念六 真凶犯现身凭绣履
- 第43回 高尚静许愿失银两 叶街坊还银无芥蒂
- 第44回 石哑子献棒为家产 胞兄长辩白翻供词
- 第45回 愚乡邻报怨割牛舌 官府令行禁寓深意
- 第46回 无赖子途中骗良马 识途骡饥饿逐刁棍
- 第47回 金丝鲤妖媚迷秀才 郑善人虔诚动观音
- 第48回 何岳丈具状告异事 玉面猫捉怪救君臣
- 第49回 尹贞娘题联考新夫 查雅士愧赧失佳偶
- 第50回 徐淑云赠银助国材 庞学吏贪心杀雪梅
- 第51回 邱一所抢伞耍无赖 罗进贤骂官怨不平
- 第52回 邹樵夫卖柴误失刀 卢生员昧心辱斯文
- 第53回 红牙球入帘牵真情 潘官人出门斩假鬼
- 第54回 施桂芳游园入奇境 何表兄避讼蒙冤屈
- 第55回 张大智无才误学生 杨家子失教不敬师
- 第56回 曹国舅害民被正法 包龙图迅雷沛甘霖
- 第57回 宋仁宗认母审奸臣 刘娘娘私赂露机关
- 第58回 梅商人遇祸悟神签 姜氏女沐浴化冤魂
- 第六十回 李中立杀友地窨中 江玉梅遗子山神庙
- 第61回 邱家仆直言道奸情 汪牙侩灭口借龙窟
- 第62回 积善家偏出不肖子 恶奴才反累贤主人
- 第63回 冉佛子行善竟夭亡 虎夜叉无德却善终
- 第64回 三官人殒命落水中 船艄公催客唤娘子
- 第65回 卖缎客围观被剪绺 假银两试探辨真贼
- 第65回 卖缎客围观被剪绺 假银两试探辨真贼
- 第66回 江幼僧露财命归西 程家子索债买度牒
- 第67回 五里牌谋财杀郑客 土地爷搬银惊官府
- 第68回 众蝇蚋逐风围马头 木印迹暗合出根由
- 第69回 夏日酷盗布已销赃 衙前碑受审再勘实
- 第70回 孙生员饱学不登第 主试官昏庸屈英才
- 第71回 小卒子劫营放大火 游总兵侵功杀边民
- 第72回 梅先春争产到官府 倪知府遗嘱进画轴
- 第73回 翁长者留文须句读 瑞娘夫贪财却无知
- 第74回 李秀姐性妒遭绞刑 张月英知耻自投环
- 第75回 晏谁宾污贱害生女 束妇人虽死留余辜
- 第76回 马客商趱路遇劫匪 戴帽兔释疑缉正凶
- 第77回 兄与弟引路劫孤客 鹿和獐入梦释疑团
- 第78回 富家子恃财污曾氏 山窠中遗帕留贼名
- 第79回 王表兄图财财竟失 赵进士爱女女偏亡
- 第80回 二漆匠杀人由奸情 一继子坐狱因诬陷
- 第81回 老僧人断义舍契子 胡举人感恩救美珠
- 第82回 乳下痣为凭夺人妻 细情由勘问出笑柄
- 第83回 大白鹅独处为毛湿 青色粪作断因饲草
- 第84回 三和尚杀人值周年 一妇人祷告逢救主
- 第85回 贲典史赴任遭惨杀 贺怡然登科葬遗骸
- 第86回 罗承仔感叹惹是非 小锥子画钱记窃贼
- 第87回 萧屠户猪门杀一桂 大蜘蛛卷上释季兰
- 第88回 任知县为政徇私情 齐监司通融屈人命
- 第89回 有钱人能使鬼推磨 注禄官可教人积善
- 第90回 伍豪绅争婚兴讼事 刁乞丐换货取金银
- 第91回 刘仙英私奔缘作戏 杨善甫受诬因宿奸
- 第92回 水朝宗醉渡遇劫难 阮自强卧病受牵连
- 第93回 孙诲妻美貌生风波 柳知县昏庸失俸银
- 第94回 老妖蛇作孽遭雷击 郑府尹至德受拥戴
- 第95回 良家妇求子遇淫僧 程监生遭难诵经文
『包公案』第12回 刘义子冒功成驸马 崔长者赴京辨真伪
- 本章共 4.0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6
话说登州管下一个地名市头镇,居民稠密,人家并靠河岸筑室。为恶者多,行善者少。惟有镇东崔长者好善布施,不与人争。娶妻张氏,性情温柔,治家勤俭。所生一子名崔庆,年十八岁,聪明颖达,父母惜如掌上之珠。忽一日有个老僧来家抄化 道:“贫僧是五台山云游僧家,闻府中长者好善,特来化斋饭一餐。”崔长者整衣冠出,延那僧人入中堂坐定,崔长者纳头便拜道:“有失款迎,万勿见罪。”那僧人连忙扶起道:“贫僧不识进退,特候员外见一面。”长者大悦,便令作斋款待僧人,极其丰厚。长者席上问其所来,僧人答以:“云游到此,要见员外有一事禀知。”长者举手请道:“上人若要化缘或化斋,老拙 不敢推阻。”僧人道:“足见长者善心。贫僧不为化缘而来。即日本处当有洪水之灾,员外可预备船只伺候走路。敬以此事告知,余无所言。”长者听罢,连连应诺,便问道:“洪水之灾何时当见?”僧人道:“但见东街宝积坊下那石狮子眼中流血,便要收拾走路。”长者道:“既有此大灾,当与乡里说知。”僧人道:“你乡皆为恶之徒,岂信此言?就是长者信我逃得此难,亦不免有苦厄累及。”长者问道:“苦厄能丧命否?”僧人道:“无妨。将纸笔来,我写几句与长者牢记之。”
天行洪水浪滔滔,遇物相援报亦饶;只有人来休顾问,恩成冤债苦监牢。
长者看了不解其意。僧人道:“后当知之。”斋罢辞去,长者取过十两花银相赠。和尚道:“贫僧云游之人,纵有银两亦无用处。”竟不受而去。
长者对张氏说知,即令匠人于河边造十数只大船。人问其故,长者说有洪水之灾,造船逃避。众人大笑。长者任众人讥笑,每日令老妪前往东街探石狮子有血流出否。老妪看探日久,往来频数,坊下有二屠夫问其缘故,老妪直告其故。二屠待妪去,自相笑道:“世上有此等痴人。天旱若是,有甚么水灾?况那石狮子眼孔里哪讨血出?”一屠相约戏之,明日宰猪,乃血洒在石狮眼中。是日,老妪看见,连忙走回报知,长者即吩咐家人,收拾动用器物,一齐搬上船。当下太阳正酷,日气蒸人。等待长者携得一家老幼登船已毕,黄昏左侧,黑云并集,大雨滂沱,三昼夜不息,河水拥入市头镇。一时间那人民居屋流荡无遗,溺死二万余人。正因乡民作孽太过,天以此劫数灭之,止有崔长者夫妇好善,预得神人救之。那日长者数十大船随洪水流出河口,忽见山岩崩下,有一初生黑猿被溺不能起,长者即令家人取竹竿接之,那猿及岸得生而去。船正行间,又见一树木流来,有鸦巢在上,新乳数鸦飞不起,长者又令家僮取船板托之,那鸦展开两翼各飞将去了。适有湾处,见一人被浪激流下来,口叫救命,长者令人接之。张氏道:“员外岂不记僧人所言遇人休顾之嘱。”长者道:“物类尚且救之,况人而不恤哉?”竟令家僮取竹竿援之上船,遂取衣服与换。忽次日雨止,长者乃令家僮回去看时,只见洪水过去,尽成沙丘,惟有崔长者房屋,虽被浸损,未曾流荡。家僮报知,长者令工人修整完备如前,携老幼回家。同乡邻里后归者,十有一二而已。长者问那所救之人愿回去否?那人哭道:“小人是宝积坊下刘屠之子,名刘英,今被水冲,父母不知存亡,家计尽空,情愿为长者随行执鞭之人,以报救命之恩。”长者道:“既肯留我家下,就作养子看待。”刘英拜谢。
时光似箭,日月如梭,长者回家不觉又有半载。时东京国母张娘娘失去一玉印,不知下落。仁宗皇帝出下榜文,张挂诸州,但有知玉印下落者,官封高职。忽一夜崔长者梦见神人说:“今国母张娘娘失落玉印,在后宫八角琉璃井中。上帝以君有阴德,特来说与你,可着亲儿子去报知,以受高官。”长者醒来,将梦与妻子说知。忽家人来报,登州衙门首有榜文张挂,所说与长者梦中之言相同。长者甚喜,欲令崔庆前去奏知受职。张氏道:“只有一子,岂肯与他远离。富贵有命,员外莫望此事。”刘英近前见父母道:“小儿无恩报答,既是神人报说,我情愿代弟一行,前往京都报知,倘得一官半职,回来与弟承受。”长者欢然,准备银两,打点刘英起程。次日,刘英相辞,长者再三叮咛:“若有好事,休得负心。”刘英领诺而别,上路往东京进发,不一日来到京城,径来朝门外揭了榜文。守军捉见王丞相,刘英先通乡贯姓名,后以玉印下落说知,王丞相即令牌军送刘英于馆驿中伺候。次日,王丞相入朝奏知,仁宗召宫中嫔妃问之,娘娘方记得,因中秋赏月,夜阑,同宫女八角琉璃井边探手取水,误落井中。遂令宫监下井看取,果有之。仁宗宣刘英上殿,问其何知玉印之由。刘英不隐,直以神人梦中所报奏知。仁宗道:“想是你家积有阴德。”遂降敕封英为西厅驸马,以偏后黄娘娘第二公主招之。刘英谢恩,不胜欢喜。过数日,朝廷设立驸马府与刘英居住,当下刘英一时显达,权势无比,就不思量旧恩了。
却说崔长者,自刘英去后将两个月,日夜悬望消息。忽有人自东京来,传说刘英已招为驸马,极其贵显。长者遂分付 家人小二同崔庆赴京。崔庆拜辞父母,往东京进发,不一日来到东京,寻店歇下。次日,正访问驸马府,那人道:“前面喝道,驸马来矣。”崔庆立在一边候过了道,恰好刘英在马上端坐,昂昂然来到。崔庆故意近前要与相认,刘英一见崔庆,喝声:“谁人冲我马头?”便令牌军捉下。崔庆惊道:“哥哥缘何见疏?”刘英怒道:“我有什么兄弟?”不由分说,拿进府中,重责三十棍。可怜崔庆,打得皮开肉绽,两腿血流,监入狱中。此时小二在店中得知主人被难,要来看时,不得进去。崔庆将其情哀告狱卒,狱卒怜而济之。崔庆原是富家,每日肉食不绝,一旦受此苦楚,怎生忍得。正在饥渴之际,思想肉食,忽墙外一猿攀树而入,手持一片熟羊肉来献。崔庆俄然记得,此猿好似我父昔日洪水中所救者,接而食之。猿去,过了数日又将物食送进来,如此者不绝。狱卒见了,知其来由,叹道:“物类尚有恩义,人反不如。”自是随其来往。又一日,墙外有十数乌鸦集于狱中,哀鸣不已。崔庆亦疑莫非是父所救者,乃对鸦道:“尔若怜念我,当代我带书一封寄回吾父。”那鸦识其意,都飞向前。庆即向狱卒借纸笔修了书,系于鸦足上,即飞去,不数日,已飞到其家。正值崔长者与张氏正在说儿子没音信之事,忽鸦飞下,立于身边。长者惊疑,看鸦足上系一封书,长者解下看之,却是崔庆笔迹,内具刘英失义及狱中受苦情由。长者看罢大哭。张氏问知其故,遂痛哭道:“当初叫汝莫收留他人,果然恩将仇报,陷我儿子于缧绁 之中,怎能得出?”长者道:“鸟兽尚知仁义,彼有人心,岂得如此负恩之甚?我只得自往东京走一遭,探其虚实。”张氏道:“儿受苦,作急而行。”
次日,崔长者准备行李,辞妻赴京。数日,已到东京,寻店安下。侵早,正值出街访问消息,忽见家人小二,身穿破衣,乞食廊下,一见长者,遂抱之而哭,长者亦悲,问其备细。小二将前情诉了一遍,长者不信,要进府里见刘英一面。小二紧紧抱住,不放他去,恐遭毒手。忽报驸马来了,众人都回避,长者立廊下候之。刘英近前,长者叫道:“刘英我儿,今日富贵不念我哉?”刘英看见,认得是崔长者,哪里肯顾盼他,只做不见。长者不肯休,一直随马后赶去,不料已闭上府门,不得进去。长者大恨道:“不认我父子且由则可,又将吾儿监禁狱中受苦。”即投开封府告状。正值包公行香转衙,长者跪马头下告状,包公带入府中审问,长者哀诉前情,不胜悲憾。包公令长者只在府廊下居止,即差公牌去狱中唤狱卒来问:“有崔庆否?”狱卒复道:“某月日监下,狱里饮食不给,极是狼狈。”包公遂令狱卒散诞拘之 。
次日,即差人请刘驸马到府中饮酒。刘英闻包公请,即来赴席。包公延入后堂相待,吩咐牌军闭上府门,不许闲杂人走动,牌军领命,便将府门闭止。然后排过筵席,酒至半酣,包公怒道:“缘何不添酒来?”厨下报道:“酒已尽了。”包公笑道:“酒既完了,就将水来斟亦好。”侍吏应诺,即提过一桶水来。包公令将大瓯先斟一瓯与刘英道:“驸马大人权饮一瓯。”刘英只道包公轻慢他,怒道:“包大尹好欺人,朝廷官员谁敢不敬我?哪有相请用水当酒!”包公道:“休怪休怪,众官要敬驸马,偏包某不敬。今年六月间尚饮一河之水,一瓯水难道就饮不得?”刘英听了,毛发悚然。忽崔长者走近前来,指定刘英骂道:“负义之贼!今日负我,久后必负朝廷。望大人作主。”包公便令拿下,去了冠带,拖倒阶下,重责四十棍,令其供招。刘英自知不是,吐出实情,招认明白。包公命取长枷系于狱中。次日,具疏奏知。仁宗宣召崔长者至殿前审问,长者将前事奏知一遍,仁宗称羡道:“君之重义如此,亲子当受爵禄,朕明日有旨下。”长者谢恩而退。次日,旨下:刘英冒功忘义,残虐不仁,合问死罪;崔庆授武城县尉,即日走马赴任;崔长者平素好善,敕令有司起义坊旌之。包公依旨判讫,请出崔庆,换以冠带,领文凭赴任而去,长者同去任所。是冬将刘英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