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第01回 生前业贪财好色 死后报寡妇孤儿
- 第02回 寡妇避兵抛弃城居投野处 恶奴欺主勾通外贼劫家财
- 第03回 楚云娘惊恶梦舍胡珠 岑姑子留男尼念淫佛
- 第04回 祸机深财未用时先丧命 天报速人才杀处早伤身
- 第05回 衔冤贼妇激忿出首仇人赃 无义贪官负德妄刑恩主母
- 第06回 白眼无情谁怜五岁孤儿 黄金尚在可惜四条贪命
- 第07回 富室贫儿生埋金受报 前愆孽女死对案归娼
- 第08回 武女客乘高兴林下结盟 文学官怜孤寡雪中送炭
- 第09回 屠本赤掠卖故人儿 楚云娘途逢旧仆妇
- 第10回 南宫吉梦谈今昔事 皮员外魂断绣帘前
- 第11回 李师师铺排风月好色贪财 沈子金卖俏行奸先娘后女
- 第12回 皮员外使憨钱买臭厌 沈子金涂假血庆新红
- 第13回 看破了想提防一时催百辆 再难来拼不得半夜赋桃夭
- 第14回 薄幸郎见金先负义 痴心妇临死尚思人
- 第15回 马玉娇美人局骗痴儿 沈子金浪荡身落圈套
- 第16回 樱桃女有义情恋主投江 千户子无廉耻吹箫乞食
- 第17回 客船上萍踪遇旧人 给孤寺乌栖食残米
- 第18回 高秋岳君子心义送云娘 宋狗腿小人情周全泰定
- 第19回 留高僧善士参禅 逢故主义仆得信
- 第20回 淮安城下萍飘寡妇泣穷途 青浦舟中星散离人惊会面
- 第21回 花园营有女伤春 汴河桥无心遇旧
- 第22回 老守备双斧伐枯桑 俏佳人同牀泄邪火
- 第23回 淫女奔邻托风雨夜作良媒 书生避色指琉璃灯代明烛
- 第24回 武城县乔美传书 齐王府宝儿得意
- 第25回 皮员外冤恨诉从头 李师师风流不到底
- 第26回 青楼秽地鼎分三教堂 大觉正宗旁参百花法
- 第27回 二美女诲淫游佛殿 一老尼惑众念莲经
- 第28回 观邪教女郎应乱性 闹斋堂贫婿忽逢妻
- 第29回 严父拜友窥破绽 浪子逢姣意着魔
- 第30回 风流子逢怨偶严亲毕命 美姣女遇情郎慈母相依
- 第31回 抱病怀春空房遭鬼魅 贪花惧内借馆效鸾凰
- 第32回 母夜叉强逞今世凶 袁玉奴梦诉前生恨
- 第33回 侯瘸子思得妻忙忙告状 丹桂姐因着鬼夜夜失魂
- 第34回 小莫破大难容备尝淫苦 人龌龊鬼风流悟入空门
- 第35回 莲净女看破往因度香玉 侯瘸子参明宿业了残生
- 第36回 毛橘塘一服药妄居富贵 胡员外百万户献作人情
- 第37回 小人有捷径借财宝以投诚 奸恶无他能选美人而献媚
- 第38回 胡员外消众怒细细分尸 毛橘塘泄公忿团团受箭
- 第39回 董翠翠被骗烹鸡 屠本赤丧明喂狗
- 第40回 月岩师破佛得珠 赵居士捐家造寺
- 第41回 老寡妇痛无儿甘祝发 小孝子浪寻母忽遭擒
- 第42回 兑环妇无意逢夫 访主仆甘心独宿
- 第43回 小劫贼献僧为佛宝 大因缘选婿赠丝鞭
- 第44回 鸳鸯帐和尚婿谈经 虎狼穴盗贼妻赠衲
- 第45回 要寻消息贴乡贯十方堂 误听姓名枉奔波甘露寺
- 第46回 离别久母子当前全不识 缘法至主仆对面恰相逢
- 第47回 宿孽偿完儿见母 新缘另结客还家
- 第48回 仁义不亏金藏大开佛法 孝慈具足莲台现出人伦
『隔帘花影』第20回 淮安城下萍飘寡妇泣穷途 青浦舟中星散离人惊会面
- 本章共 3.8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02
词曰:
世事浮云,行踪飞絮,天南地北悠悠。似春花秋燕,落叶与孤舟。任造化,颠来倒去,一凭他、行止沉浮。江湖杳,归期难定,白了少年头。韶华能
几日,山长水远,到处牵愁。看白琅岸上,红蓼矶头。垂杨外,数声横笛,惊起沙鸥。何处问、三闾渔父,尽付与东流。
右调《满庭芳》
单表那世上悲欢离合,人生不幸,到了乱世,越发是飘蓬断梗一样,忽然而聚,忽然而散,偏是想不到处,又有机缘。即如云娘原为寻慧哥,误听了信上东京,流落在给孤寺中,幸亏高秋岳念旧,资助盘费,又与他搭了大船上的舱口,顺路到临清马头上,回武城县来,算得是极停妥的。那知这金兵从山东抢下来,要截船上的宫人,只得改路由黄河口上淮安去了。云娘在那大船上,如何敢上岸,只得相随而去。真是由不的人。一个寡妇领着一个使女,虽是还有高秋岳送的几两银子在身边,知上那里去好?独自沉吟。
在船上不多两日,过了黄河,是淮安地方。到了闸口,只见江南一道旨意下来,说是金兵有信南犯,恐有奸细过河,只将东京送的宫人点名上船,一应带的闲人,不论男妇,俱赶上岸,不许放过一人。使官兵过船,把云娘一起搭载男女,一齐赶逐。幸亏那管船的太监认得高秋岳,把云娘包袱都送上岸,其余别人还有空身赶上岸的,好不苦楚。
这云娘和细珠离了官船,守着个包袱,孤孤凄凄,却往那里去好,又没个熟人问问路,如何往山东回临清?云娘、细珠河上坐了一会,天色渐晚。那须大小船只,都坐满了。云娘羞惭,不敢近前去问,使细珠:“你去河边,问有小渔船,咱赁一只罢。”细珠走到河口,要包一只船上山东,那有去的。只见河稍头停着一只小浪船,一个七十岁的老艄婆,在船头上补破袄。细珠问道:“你这船可上山东去么?”婆子道:“这船上有淮安张衙里奶奶,雇下上东海烧香的。你要那里去?”细珠道:“俺也是两个女人,上山东的。”婆子道:“没有男人么?”细珠道:“没有,只我娘两个儿。要有舱,多多谢你须船钱。不拘是谁家雇下的,就在后舱里也罢。”原来细珠随着姑子幻音上东京,坐了一遭船,外边走了二年,也就有须江湖的老气,道:“就是籴米都讲在一处罢。”婆子道:“我家老公上城里接张奶奶去了,等他来商议。”说不多时,只见一个老船家,领着一个后生,挑着一担行李望船上来了。近前见细珠和婆子搭话,问是做什么的。婆子道:“是雇船的。我说张衙里雇下了,他说是两个妇人,要顺路回山东去。好不好带在船艄上,也多赚几钱银子,添着好籴米。”老艄公又问细珠道:“你只有两个人?带在后艄,做三两银子罢,还添上一斗米。”细珠道:“多了,连米做二两银子罢。”说了半日,细珠怕天晚了,道:“添上五钱银子。到那里上岸?”艄公道:“过了海州是青口地方,起旱是雇脚,水路是有船去的。”细珠回来和云娘说道:“是一个奶奶雇下烧香上东海去的,又没个男客,咱一路搭着他,好不方便。只讲了二两五钱银子,咱今夜就宿在船上。老艄公两口儿到老实的。”云娘欢喜,即同细珠携着包袱被囊,上了船来。原来是一个席棚搭着四舱,后面是锅灶。艄公白日在岸上扯纤,黑夜在船头上睡。这小后生守着行李,收拾了后舱,给云娘、细珠安置包裹。一宿晚景不题。
却说卢家燕从那年嫁了张衙内,升在台州府。后来因南宫吉女婿梁才去拐骗他,被张通判将衙内赶回原籍真定府,因遇金兵大乱,不敢北回。后来张通判故了,公子只得在淮安府典了一处宅子住下。一乱三四年。卢家燕生了一子,叫做安郎。不幸衙内去岁感了时症,五日而亡,止撇下卢家燕和安郎--年已五岁。因许下海州清风顶三官殿去还愿,赁了船在清江浦等候。那时天缘相凑,云娘在此相遇,也是云娘平生贤惠,待众妾有恩,该受此一番接济,这都是他的积德,绝处逢生。到了次日天晚,只见一顶小轿,一个丫鬟骑着驴儿,卢二舅抱着安郎,从岸上来。这小后生教着下了轿,搬上行李。卢家燕进舱,下了前舱的帘子。天已昏黑,后舱使芦席隔断,彼此不得见。这云娘只道是秋水片帆孤雁宿,那知道月明千里故人来。到了第二日,这小后生才和卢家燕说:“这船上艄公,又搭了两个妇人在舱后,不知是那里人,也要往山东去。”卢家燕也不言语。
这船由清江浦闸口到了安东县,水又宽,风又大,扯不得纤。到夜里,大雨如倾盆一般,上边芦席湿透了,下边船板透水,把垫船的草都湿了。到了三更,点起灯来,妇女忙成一块,只管往外舀水。这云娘后舱高叫:“细珠起来,看看包袱,休要漏湿了。”卢家燕半夜闻声叫细珠,声音好熟,早已把舱后的芦席揭起,方才见面,忙叫:“大姐姐,你怎么来到这里?”云娘唬了一惊,细问方才认得是卢三姐,不觉抱头大哭。正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世乱年荒逐乱蓬,佳人流落思无穷。
繁华过眼容全改,儿女牵肠恨不同。
海畔难期千里外,天涯重聚雨声中。
谁言岐路愁归处,犹有孤云伴塞鸿。
卢家燕和云娘哭罢多时,才问怎么没有慧哥。云娘听说,放声大哭,才把“金兵进城,母子拆散,上东京找了二年不见,高秋岳家送我回临清,不料官船又不走临清,由黄河进了淮安,因此要趁船回山东去。姊妹们得遇着一处,这也是天幸了。”云娘又问卢家燕道:“因何穿孝?”家燕才把张衙内父子俱亡的话说了一遍。叫了安郎来,给云娘磕头。云娘一见,想起慧哥,泪如涌泉,想道:“有儿没儿了,没儿的到有儿了,世上的事那里想去!”这里姊妹同窗而宿。
不则一日,到了海州板蒲口。云娘要雇船上山东去,家燕苦留不肯住,恨不得一步到了家,找儿子的信,那顾得荒乱。使卢二舅先上岸去,问问山东的门路。那店家说:“如今金兵到了济南府,立了刘豫为王,不日大兵南侵。休说是两个妇人,就是一队军也不敢走。”说得云娘面面厮觑,一声儿不敢言语,只是揩泪。
这卢二舅也在傍力劝,说道:“姐姐休错了主意,如今人家还往南躲乱,你两个小女嫩妇的,要走一二千路,兵慌马乱的,俱身子保不住。今日遇见,就是一家了,回去淮安城里,两个寡妇一处做伴。南北大路,少不得有了东昌府的人来往,稍信给泰定来接。你在这里,还只怕慧哥和泰定又不知在那里找你哩。正是远的隔一千,近的隔一砖,将来母子相逢,和今日一样,一个船上,不着下雨还认不出来哩。”卢家燕也劝云娘道:“依二舅说的是,不如咱一路进了香,回淮安去。等待安稳了,常有山东人来往,先稍个信去也好。”云娘听了无奈,只得依言,道:“只是打搅了你,你如今也是一湾死水了。”卢家燕道:“姐姐说那里话!想着当时同起同坐、一锅吃饭,从来不曾错待了我,就是到了张家,也没忘了姐姐的恩。今日天叫相逢,着咱姊妹们做伴。这淮安湖嘴上还有几间房子,每月讨着租钱,公公和他爹的灵柩寄在湖心寺。还有两顷水田,够咱姊妹们用的。只这等,还寻不出个伴来。”说着,把船湾在黑风口里。
过了海州城,一路上云台山清风顶来。雇了两乘小轿、几个脚驴,卢二舅抱着安郎。早望见云台山三官大殿,好不巍峨,但见:
高峰突兀,巨海汪洋。黑风口浪卷千层雪,人渡孤帆;白石渡潮涌几家村,僧归古寺。倒座崖观音名刹,延福观元始天尊。苍松古柏,掩映金阙银台;瑶草琪花,恍惚蓬莱阆苑。南北磊古洞幽深,十八村贤人隐迹。四面灵山福地外,千家烟火蜃楼中。
原来三元大帝,天官主福禄、官位、财星,地官主寿夭、功罪、幽冥、生死,水官主四渎五岳、风雨雷电之事,与人消灾增福忏祸,叫得应响。上元、中元、下元,为他降生之日。当日兄弟三人,在此出家成道,得了天仙之位,因此四海九州来进香不绝。
这卢家燕和云娘上得山来,先参了伽蓝,计了脚力。上得南天门,只见密层层松竹云烟,真是洞天福地。上得大殿高台,俱是白石玉柱,雕作盘龙法身,高大有二丈余。前后两层,回廊围绕,经楼香阁,高出云霄。二人不敢抬头,拜毕,焚了香纸。卢家燕道:“请姐姐讨签。”云娘捧签筒在手,暗暗祝诵:“若是母子再得重逢,求个上上。”跪下才摇得一摇,早有一签跳在地下。细珠拾起来,是上上第十一签:
君是人间最吉人,由来阴德可通神。
明珠会合终须有,紫竹滩头一问津。
卢家燕也跪下讨一签,是中吉八十二签。两人谢了签,就有道人请去客堂。斋饭已毕,捧过缘簿,求二位娘子布施。卢家燕留下二两香资,不肯叫云娘另费。云娘不肯,留下了五钱银子。下得山来,买了几个鬼头儿、红棒槌、货郎鼓,给安郎耍,又买了两张云台山十八村出贤人的图,那锯树留邻、耕牛护主的故事,件件俱有。依旧上了原船,回淮安来。
不一日,到了清江浦,因闸口不开,船走得慢,换上两乘小轿,飞也似到了淮安。原来住在竹巷,一带河边,进五间门面,三层房子,后面住房,傍一个小小阁子,上供着观音菩萨。云娘进去,和细珠拜了佛像。即收拾了阁子下一间,给云娘宿卧。自此,姊妹二人同心一气,过其日月。卢二舅自去湖上做小买卖、讨租钱不题。不知将来云娘母子何日相见,正是:
天长地远谁能尽,明月芦花无处寻。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