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表
- 凡例
- 目录上
- 目录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西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 卷二百七十五
- 卷二百七十六
- 卷二百七十七
- 卷二百七十八
- 卷二百七十九
- 卷二百八十
- 卷二百八十一
- 卷二百八十二
- 卷二百八十三
- 卷二百八十四
- 卷二百八十五
- 卷二百八十六
- 卷二百八十七
- 卷二百八十八
- 卷二百八十九
- 卷二百九十
- 卷二百九十一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
- 卷二百九十四
- 卷二百九十五
- 卷二百九十六
- 卷二百九十七
- 卷二百九十八
- 卷二百九十九
- 卷三百
- 卷三百一
- 卷三百二
- 卷三百三
- 卷三百四
- 卷三百五
- 卷三百六
- 卷三百七
- 卷三百八
- 卷三百九
- 卷三百十
- 卷三百十一
- 卷三百十二
- 卷三百十三
- 卷三百十四
- 卷三百十五
- 卷三百十六
- 卷三百十七
- 卷三百十八
- 卷三百十九
- 卷三百二十
- 卷三百二十一
- 卷三百二十二
- 卷三百二十三
- 卷三百二十四
- 卷三百二十五
- 卷三百二十六
- 卷三百二十七
- 卷三百二十八
- 卷三百二十九
- 卷三百三十
- 卷三百三十一
- 卷三百三十二
- 卷三百三十三
- 卷三百三十四
- 卷三百三十五
- 卷三百三十六
- 卷三百三十七
- 卷三百三十八
- 卷三百三十九
- 卷三百四十
- 卷三百四十一
- 卷三百四十二
- 卷三百四十三
- 卷三百四十四
- 卷三百四十五
- 卷三百四十六
- 卷三百四十七
- 卷三百四十八
- 卷三百四十九
- 卷三百五十
- 卷三百五十一
- 卷三百五十二
- 卷三百五十三
- 卷三百五十四
- 卷三百五十五
- 卷三百五十六
- 卷三百五十七
- 卷三百五十八
- 卷三百五十九
- 卷三百六十
- 卷三百六十一
- 卷三百六十二
- 卷三百六十三
- 卷三百六十四
- 卷三百六十五
- 卷三百六十六
- 卷三百六十七
- 卷三百六十八
- 卷三百六十九
- 卷三百七十
- 卷三百七十一
- 卷三百七十二
- 卷三百七十三
- 卷三百七十四
- 卷三百七十五
- 卷三百七十六
- 卷三百七十七
- 卷三百七十八
- 卷三百七十九
- 卷三百八十
- 卷三百八十一
- 卷三百八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三
- 卷三百八十四
- 卷三百八十五
- 卷三百八十六
- 卷三百八十七
- 卷三百八十八
- 卷三百八十九
- 卷三百九十
- 卷三百九十一
- 卷三百九十二
- 卷三百九十三
- 卷三百九十四
- 卷三百九十五
- 卷三百九十六
- 卷三百九十七
- 卷三百九十八
- 卷三百九十九
- 卷四百
- 卷四百一
- 卷四百二
- 卷四百三
- 卷四百四
- 卷四百五
- 卷四百六
- 卷四百七
- 卷四百八
- 卷四百九
- 卷四百十
- 卷四百十一
- 卷四百十二
- 卷四百十三
- 卷四百十四
- 卷四百十五
- 卷四百十六
- 卷四百十七
- 卷四百十八
- 卷四百十九
- 卷四百二十
- 卷四百二十一
- 卷四百二十二
- 卷四百二十三
- 卷四百二十四
『大清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九
- 本章共 3.8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景东厅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景东厅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景东厅表>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九
景东厅【在云南省治西南一千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三百四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七里东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顺寜府云州界二百二十里南至镇沆州界二百九十里北至蒙化厅界一百三十七里东南至镇沅州恩乐县界一百三十五里西南至顺寜府顺寜县界三百里东北至楚雄府镇南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蒙化厅界三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一万一千六百里】
分野天文东井舆鬼分野鹑首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梁州荒裔汉益州徼外地【明火景东古柘南也汉尚未冇其地】唐时南诏蒙氏立银生府於此为六节度之一寻为金齿白蛮所陷移府治於威楚白蛮遂据其地【唐书南蛮传羣蛮种类有里齿金齿银齿三种见人以漆及镂金银饰齿寝食则去之其川分十二甸昔□和泥二蛮所居也元史地理志庄□王滇池汉武开西南夷诸葛孔明定益州皆未尝涉其境至蒙氏兴立银生府後为金齿白蛮所?移府治於威楚开南遂为生蛮所据】历大理段氏莫能服元中统三年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至元十二年置开南州仍隶威楚路明洪武中改为景东府【明史洪武十五年平云南土官俄陶光归附遂置景东府以俄陶知府事】隶云南布政使司
本朝初因之属云南省乾隆三十五年改景东厅【土知府陶氏世袭通志府又有姜氏世袭知事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姜氏袭知府四十六年仍令陶氏袭知府】
形势景东府峙其西蒙乐山耸其北地接极边控扼之所【明统志】蒙乐为屏屹尔崆峒之势兰津若带俨然江汉之长【府志】
风俗民多僰夷田皆种秫【明统志】性本驯朴渐习书史【府志】
城池景东厅城【周二里门四旧系卫城明洪武二十三年建 本朝康熙中修乾隆元年重修】
学校景东厅学【在厅城南三里锦屏山下明万历十五年迁建景东卫学二十四年改为府学 本朝顺治十七年撤徐指挥旧宅为庙学康熙二十二年重修二十七年改建明伦堂乾隆三十五年改厅学仍旧入学额数二十名】新城书院【在厅治明万历中建】
户口【原额人丁一万七百五十八又滋生人丁一万三千六百十八】
田赋【民屯田地六百二顷二十四亩九分二厘零夷田五百八十四段地丁等银二千九十四两四
钱八分七厘零粮二千六百九十三石二斗四升七合零】
山川景董山【在厅治西明统志昔为蛮寨洪武中建景东卫城於山上】锦屏山【在厅城南一里青翠如屏其相接者曰孟沼山】鹤笼山【在厅城北三十里一峯突兀其顶盘圆】蒙乐山【在厅城北九十里与蒙化厅接界一名无量山高不可跻连亘三百里一峯突出状若崆峒上有石秤又山顶有毒泉人畜饮之即毙蒙氏借封此山为南岳】邦泰山【在厅城东北大河东岸明统志在府治东高耸延长明史景东府治东冇邦泰山险甚土官陶姓世居其麓】石洞【有二一在蒙乐山中深不可测尝有人执火而入遇大蝙蝠?火而返一在哈蒲路村中冇石床石鼔之异】澜沧江【在厅城西南二百里自蒙化厅东流入与顺寜府接界流经厅境之西又南流入顺寜府猛缅司东界明史景东府西南冇澜沧江自兰州入境东南流经此下流入交趾注於南海或以为即古之黑水蒙氏封为四渎之一旧志自蒙化流至上半街保甸入厅界流出顺寜府之猛缅司归车里江】大河【在厅城东一名中川河源自蒙化厅虎街东南流经安定关西又东南经新街西又东南经厅城东又东南经中所西又东南流入镇沅州旧者乐甸界即把边江之上流也明统志源自定边县河茊村合三岔河流经厅治东南】通华河【在厅城北源出蒙乐山之南东流入大河】清水河【在厅城北源出蒙乐山之北亦东流入大河按舆图大河自虎街而南抵者乐甸所受共十二河曰安定曰沙罗曰板桥曰灰窑曰大埧曰蛮谢曰中所塘曰品秀曰蛮冈曰怕莫曰河萨曰大弄以地势推之灰窑大埧二河即清水通华二水也】水寨渠【在厅城东十五里又者孟渠在城南五十五里者干渠在城南七十里】龙潭【在厅城北九十里祷雨辄应】笕泉【在厅城北卫城内明统志源出蒙乐山以竹笕引入卫城凿池瀦之上?以亭】盐井【新志磨腊井在城南二百六十里磨外井在城南二百八十里大井在城西南二百四十五里小井在城西南百四十里四井俱产盬】
古蹟开南故城【今厅治元志开南州在楚雄路西南】景东废卫【明统志在府城洪武二十三年建府志厅治在卫城南门外之东洪武十一年建通志厅治即系卫城 本朝康熙二十六年省卫入府】玉笔城【在厅城西景董山上明史景董山蛮酋结寨於此洪武中筑城其上又筑小城於山巅谓之月城通志 本朝康熙九年设城守建营於此名曰玉笔城】
关隘景兰关【在厅城东南一百二十里】母瓜关【在厅城南一百里】安定关【在厅城北一百五十里接壤定边为郡咽?】保甸土司【在厅城西北一百六十里明宣德中建土官陶姓世袭巡检】三坌河土司【在厅城北七十里明弘治中建今因之土官杨姓令世袭巡检】板桥驿【在厅城东北六十里明初置本朝因之土官阿姓世袭驿丞与程记自定边县新田驿六十里至板桥驿又六十里至景东卫】北吉寨【在厅境明史洪武十八年百夷思伦发叛攻景东之北吉寨即此地】安定堡【在厅城北】
津梁大河桥【在厅城东二里跨大河上覆瓦屋四十九楹今水溢倾圯】平川桥【在厅城南十里】兰津桥【在厅城西南跨澜沧江上後汉永平中建明永乐初修广高千仞两岸峭壁飞泉急峡熔铁为柱以铁索系南北为桥古称巨险】通华桥【在厅城北跨通华河】新桥【在厅城北八十里水泛冲没往来病涉 本朝康熙九年重修】
祠庙诸葛庙【在厅城北卫城山顶】
寺观开化寺【在厅城南官吏习仪之所】元珠观【在厅城北二里】
名宦明张吉【余□人成化时为景东通判地居云南絶徼俗鄙戾吉教以礼义民有罪者薄责之约无再犯土知府陶氏见吉不携家欲为置妾不聼遗以银器不受心敬吉遣其子棨就学由是夷民向慕渐有中土之化吉益自励作慎独穷理改过求仁四箴置座右忘其身之在蛮也】
人物明陶棨【土官陶洪子成化中遣入国学嘉靖中嗣职以孝义着闻】
列女明阿曩【土知府陶瓒祖母正统间麓川叛寇压境阿曩饬孙瓒率衆御之斩馘无算贼悉遁逃总兵上其勲封太淑人褒赐甚厚】
本朝毛氏女【名正茔景东人许聘王应天未嫁雍正五年镇沅夷贼之叛应天从至谷麻染瘟而卒氏闻夫殁投井死】刘藻妻陈氏【景东人藻卒氏年少誓死不二守节终身】
土产盐 孔雀 竹鶹 娑罗布 羊肚布【织文如羊肚】苦子净瓶蕉【布子而生本大米鋭俨若净瓶】青纸 石风丹 仙茅
徼外附见
旧孟艮土府【在云南省治西南三十八程东至车里宣慰司界西至木邦宣慰司界南至八百大甸界北至孟琏长官司界古蛮地名孟措又号怕诏自昔未通中国明永乐四年始来归附置孟艮府岁编差发黄金六十两隶云南都司土官刀氏世袭後为木邦所并嘉靖问附於缅与景迈莽应龙相为表里然亦未敢背也本朝 平滇縻羁縻地乾隆三十一年设土司指挥使驻此】旧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在云南省治西南三十五程东至八百大甸宣慰司界西至缅甸界南至连克剌蛮界北至芒市长官司界古蛮地本名孟都又名孟邦元至元二十六年立木邦路军民总官府领三甸明洪武十五年改为木邦府永乐初改为宣慰使司土官罕氏世袭司於六宣慰中分地最广永乐正统间数以从征军功益地隆庆二年土舍罕拔叛附缅万历十年为缅侵夺明年讨却之立罕钦守其地其叔罕?约暹罗攻缅缅恨之三十三年缅围木邦立猛密司礼领其地官军不能讨 本朝平滇为荒外地】旧猛密宣抚使司【在云南省治西南三十三程东至木邦宣慰司界西至缅甸界南至猛卯安抚司界北至蛮莫安抚司界汉永昌西南裔地後为羣蛮所据明初为木邦宣慰司部落成化十九年始折置猛密安抚司属湾甸嘉靖中附缅其後来归万历十三年陞为宣抚司土官思氏世袭 本朝平滇为荒外地】旧孟养军民宣慰使司【在云南省治西南三十七程东至金沙江西至大古喇宣慰司界南至缅甸界北至千崖宣慰司界汉永昌西徼地俗名迤西冇香栢城元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改为云远府又分置孟养府永乐初改为孟养军民宣愆使司土官刁氏世袭 本朝平滇为羁縻地】旧钮兀长官司【在云南省治南十六程东至元江州界西至威远界南至车里宣慰司界北至思陀甸长官司界古蛮地名也兀民皆倭泥蒲类蛮自昔未通中国明宣德七年始来归附置钮兀长官司土官任氏世袭岁额後差发银四十两以上 本朝平滇为羁縻也】
山川慕义山【在木邦司北通志明万历二十二年陇川猛卯酋多淹叛附缅负隅於木邦境内之慕义山木邦酋罕钦奉檄擒淹淹耷古喇钦追及之於雷耸茂斩之 按雷耸茂在司西北境】南牙山【在猛密司北详见南甸司】鬼窟山【在孟养司东极险隘蛮人据为硬寨又讹为鬼哭山】芒厓山【在孟养司东明王骥征思机攻芒厓山寨拔之】喳哩江【在木邦司西详见永昌府自芒市流入境又西南入缅甸界】金沙江【在猛密司南与磨勒江俱环司治流入缅甸此江达南海与丽江之金沙江名同而流异】宝井【在猛密司西南滇程记由陇川十日至猛密又二日至宝井又十日至缅甸明史猛密据宝井之利资为给纳朝廷每以嬖臣出镇司采办通志其地有金矿】
古蹟废蒙怜路【在木邦司北元史地理志至元二十七年从云南行省请以蒙怜甸为蒙怜路军民总管府蒙莱甸为蒙莱路军民总管司】密堵城【在孟养司南又有连送城皆孟养别部所居距孟养十余程濒金沙江近缅甸之阿瓦城】
关隘天马关【在木邦司北通志明万历二十一年缅入寇抚臣陈用宾击却之遂城天马及汉龙关以拒缅】孟炎甸【在木邦司北通志明万历十一年官军讨缅缅酋莽应礼西会诸路兵於猛卯东会车里八百孟艮木邦兵於孟炎合犯姚关寻败还旧志自姚关渡喳哩江十二程至其地】孟乃部【猛密北界别部也】孟广部【亦猛密东北别部近陇川界相近有猛哈部明万历十六年为缅所并】戞撤部【在孟养司南道出缅甸至为险隘明万历四年缅人来寇孟养酋思个潜遣军至阿瓦河絶缅粮道自督大兵寨戞撤断其归路亟请援於官军缅兵大困久之援不至陇川叛自岳凤援缅导之由间道逸去】猛别部【在孟养司西南近缅甸界万历十一年官军败缅酋应礼追至境缅酋还守阿瓦河又分守洞吾猛别雍会诸地猛别盖与雍会相接近大占刺境】孟矿部【在孟养司西南又司西南冇戞里孟养别部也又有哈喇杜诸蛮皆近孟养缅司之境通志司北又冇阿昌诸蛮】地羊寨【在猛密司东明史其属冇地羊寨在猛密东往来道所必经冇地羊鬼短髪黄晴奸狡嗜利出没不常工幻术采办人有强索其饮食者多腹痛死乘马亦毙剖之则马腹皆木石也】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三百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