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名单
- 凡例
- 目录
- 序言
- 卷之一 图考志
- 卷之二 建置沿革志【星野气候附】
- 卷之三 疆域志
- 卷之四 山川志
- 卷之五 海防志
- 卷之六 户口志
- 卷之七 田赋志
- 卷之八 水利志
- 卷之九 城池志
- 卷之十 关隘志
- 卷之十一 津梁志
- 卷之十二 古迹志【坊宅附】
- 卷之十三 公署志【仓厫附】
- 卷之十四 学校志
- 卷之十五 祀典志
- 卷之十六 祠庙志
- 卷之十七 兵制志
- 卷之十八 武功志
- 卷之十九 屯田志
- 卷之二十 驿传志
- 卷之二十一 铺递志
- 卷之二十二 盐法志
- 卷之二十三 钱法志
- 卷之二十四 权政志
- 卷之二十五 蠲政志
- 卷之二十六 土贡志
- 卷之二十七 蕃市志
- 卷之二十八 职官志【文秩】
- 卷之二十九 职官志【武秩】
- 卷之三十 选举志【荐辟 进士】
- 卷之三十一 选举志【举人 贡生 恩叙 武进士 武举人 武选】
- 卷之三十二 封荫志
- 卷之三十三 封爵【附封荫类】
- 卷之三十四 政绩志【文秩之一】
- 卷之三十五 政绩志【文秩之二】
- 卷之三十六 政绩志【武秩】
- 卷之三十七 人物志【名臣之一】
- 卷之三十八 人物志【名臣之二】
- 卷之三十九 人物志【名臣之三】
- 卷之四十 人物志【宦绩之一】
- 卷之四十一 人物志【宦绩之二】
- 卷之四十二 人物志【宦绩之三】
- 卷之四十三 人物志【宦绩之四】
- 卷之四十四 人物志【宦绩之五】
- 卷之四十五 人物志【宦绩之六】
- 卷之四十六 人物志【宦绩之七】
- 卷之四十七 人物志【捍卫】
- 卷之四十八 人物志【理学】
- 卷之四十九 人物志【忠节】
- 卷之五十 人物志【孝友】
- 卷之五十一 人物志【义行】
- 卷之五十二 人物志【笃行之一】
- 卷之五十三 人物志【笃行之二】
- 卷之五十四 人物志【儒林】
- 卷之五十五 人物志【文苑之一】
- 卷之五十六 人物志【文苑之二】
- 卷之五十七 人物志【隐逸】
- 卷之五十八 人物志【方伎】
- 卷之五十九 人物志【流寓】
- 卷之六十 人物志【仙释】
- 卷之六十一 列女志【节孝之一】
- 卷之六十二 列女志【节孝之二】
- 卷之六十三 列女志【节孝之三】
- 卷之六十四 列女志【节烈】
- 卷之六十五 列女志【贞女】
- 卷之六十六 列女志【烈女】
- 卷之六十七 列女志【名嫒附】
- 卷之六十八 冢墓志
- 卷之六十九 寺观志
- 卷之七十 典籍志
- 卷之七十一 金石志
- 卷之七十二 风俗志
- 卷之七十三 物产志
- 卷之七十四 祥异志
- 卷之七十五 杂志上
- 卷之七十六 杂志下
- 卷之七十七 补遗
『道光晋江县志』卷之二十五 蠲政志
- 本章共 1.5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民为邦本,食惟民天,易田畴,薄税敛,经邦之要。于是乎存复于其间,水旱凶荒,则有蠲政恤典,以庇穷黎。统观前古时沛恩施,而薄赋轻徭,本朝为最。又遇恩有赦,遇灾有恤,凡皆博施济众,使薄海之内,僻壤穷乡,无一夫之不被泽也。晋江弹丸之地,土瘠民贫,遇饥馑则不能自给,然天恩特下蠲赈,时闻浃髓沦肌,咏歌载道,斯海隅日出之乡所由共底于康阜也。志蠲政。
宋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赦免给复一年。《宋史》。
八年四月,帝览福建版籍,谓宰相曰:“陈洪进只以漳、泉二州赡数万众,无名科敛,民所不堪,比朝廷悉己蠲削,民皆感恩,朕亦不觉自喜。”续长编。
至道二年闰七月,诏福建民负人钱没入男女者,还其家,故匿者有罪。《八闽通志》。
四年,除民岁丁钱。《通志》。
大中祥符四年秋七月,除闽、浙、荆湖、广南输身丁钱四十五万四百贯。《宋史》。
皇祐三年十一月,减泉、漳、兴化军丁米。《八闽通志》。
建炎三年,诏减福建上供钱三之一。《八闽通志》。
绍兴二年四月,赐福建赏军钱十万缗。七月,悉蠲被兵之家田税,八月赈饥民。《八闽通志》。
五年,蠲福建诸州军借拨常平钱米。十二月,赈饥民,命监司帅臣分选僚属及提举常平官躬行检察。《八闽通志》。
十四年三月,蠲汀、漳、泉、建四州被贼残蹂民户赋役一年。《八闽通志》。
十六年,赈福建被水之民。《八闽通志》。
十九年,以汀、漳、泉三州民田被贼蹂践,蠲其二税。《八闽通志》。
淳熙十一年旱,赐福建米二十五万石,赈粜一万石,赈贫乏细民。《宋史》。
端平元年六月,诏蠲泉、漳、兴化三州丁米钱。《八闽通志》。
祥兴元年,诏两淮运粜五万石,赈泉州军民。《八闽通志》。
元
泰定元年十月大饥,赈济。《八闽通志》。
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贼张治囝掠泉州,免泉州今岁田租。《八闽通志》。
明
洪武十三年,诏免田租。《八闽通志》。
二十六年,诏有司赈饥,毋俟报。《明鑑》。
三十一年惠帝立,赐明年田租之半。《明鑑》。
万历七年秋八月,减均徭加派。《明鑑》。
国朝
康熙十五年,康亲王疏免福建十六年分并以前钱粮。
二十五年九月,免福建本年未完钱粮并二十六年上半年、二十七年下半年钱粮。
四十九年十月,免福建四十八年以前积逋,仍免五十年全年钱粮。
雍正五年,郡城米价腾贵,有司发仓平粜。奉旨截漕赈济,民赖以苏。
雍正六年,晋江、南安、同安秋旱,十一月,钦奉恩诏闽省州县有数处微欠雨泽,将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止,带徵民欠地丁银三十三万八千三百余两,概予蠲免。
乾隆三年二月,奉部咨内阁抄出,奉上谕,闽省丁银匀入地亩已经多年,但剔出所匀丁银,未经裁免,仍属民累,著将应纳丁银悉行免徵,永著为例。八年,奉恩旨允闽浙督臣请将浙江尾帮漕米截留十万石,运赴闽省,以备缓急。
十一年,恩诏通免闽省钱粮。
十三年,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四县晚禾被旱被潮,奉上谕蠲免钱粮,并发项赈济。
十四年,恩旨轸念民艰,于蠲免之外,借给口粮。
十七年七月,泉属偶被风水大灾,奉上谕赈给口粮,并发库项散给修理房屋。十月,复奉恩旨加赈口粮一月。
十八年,因前风水偏灾,将蠲剩钱粮,奉上谕缓分三年带徵。
三十五年,奉恩旨蠲免额徵地丁钱粮。
四十二年,奉恩旨蠲免额徵地丁钱粮。
五十五年,奉恩旨蠲免额徵地丁钱粮。
六十年,大饥,至嘉庆元年止,时漳亦饥,米价每升百文,奉恩旨允闽浙督臣奏拨浙江、江西及本省运米二十万七千六百五十九石二斗零,平粜赈济。
嘉庆元年,奉恩旨轮免额徵地丁钱粮并缓徵带徵。
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日平粜至六月十五日止,共平粜米六千六百石四斗八升。奉恩旨允督臣、抚臣奏拨延、建、邵三府米谷解运归补。
二十三年,奉恩旨赦免积年正耗钱粮及遇灾缓徵带徵银谷,自二年起至二十二年止,一十三万二千八百七十两零四分四厘。又豁免屯粮谷一万二千七百三十七石一斗三升九合四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