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御制题朱彞尊经义考
- 提要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 卷二百七十五
- 卷二百七十六
- 卷二百七十七
- 卷二百七十八
- 卷二百七十九
- 卷二百八十
- 卷二百八十一
- 卷二百八十二
- 卷二百八十三
- 卷二百八十四
- 卷二百八十五
- 卷二百八十六
- 卷二百八十七
- 卷二百八十八
- 卷二百八十九
- 卷二百九十
- 卷二百九十一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
- 卷二百九十四
- 卷二百九十五
- 卷二百九十六
- 卷二百九十七
- 卷二百九十八
- 卷二百九十九
- 卷三百
『经义考』卷二百十二
- 本章共 2.4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十二
翰林院检讨朱彛尊撰
论语【二】
卫氏【瓘】论语集注
隋志六卷
佚
陆德明曰晋八卷少二卷
按释文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引卫氏集注焉於?反为下句首
崔氏【豹】论语集义【唐志作大义】
隋志八卷【七録释文十菤】
佚
陆德明曰豹字正熊燕国人晋尚书左兵中郎
缪氏【播】论语旨序
隋志三卷
佚
隋志晋卫尉缪播撰
按释文夫子矢之引缪氏旨序云誓也予所否者否方有反
郭氏【象】论语体略
隋志二卷
佚
隋志太傅主簿郭象撰
论语隐
七录一卷
佚
栾氏【肇】论语释疑
隋志十卷
佚
隋志晋尚书郎栾肇撰
论语駮序
七录二卷
佚
徐氏【邈】论语音
唐志二卷【释文一卷】
佚
虞氏【喜】论语赞郑氏注
隋志九卷
佚
新书对张论
七录十卷
佚
册府元龟虞喜累徵博士不就说毛诗略注孝经撰周官駮难又注论语赞九卷新书对张论语十卷
曹氏【毗】论语释
七录一卷
佚
应氏【琛】论语藏集解
七录一卷
佚
庾氏【翼】论语释
七录一卷
佚
李氏【充】论语集注
隋志十卷
佚
隋书晋着作郎
论语释
七录一卷
佚
按释文予所否者引李氏释云否备鄙反
范氏【甯】论语注
佚
按陆氏释文於无适也无莫也引范氏注云适莫犹厚薄也又子谓公冶长范氏谓公冶长名芝字子长
孙氏【绰】论语集解
隋志十卷
佚
陆德明曰绰字兴公太原人东晋廷尉卿长乐亭侯按释文於三年学不至于谷引孙氏解云禄也
孟氏【整】论语注【整或作陋】
七录十卷
佚
袁宏铭曰处士名陋字少孤武昌阳新人吴司空孟宗後也少而希古布衣蔬食栖迟蓬荜之下絶人间之事亲族慕其孝大将军命会稽王辟之称疾不至相府历年虚位而澹然无问卒不降志
陆德明曰一云孟陋字少孤江夏人东晋抚军参军不就
册府元龟孟整博学通三礼注论语行於世
梁氏【觊】论语注释
七录十卷
佚
陆德明曰天水人东晋国子博士
袁氏【乔】论语注释
七录十卷
佚
晋书乔字彦叔陈郡阳夏人拜尚书郎桓温引为司马劝温伐蜀以江夏相为军锋李势既降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卒追赠益州刺史諡曰简
尹氏【毅】论语注释
七录十卷
佚
王氏【蒙】论语义
七录一卷
佚
江氏【熙】论语集解
隋志十卷【释文十二卷】
佚
册府元龟熙字太和为兖州别驾
晁公武曰皇侃论语疏序称熙所集世谓其引事虽时诡异而援证精博为後学所宗
王应麟曰皇侃疏列论语十三家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惇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甯王珉此十三人江熙所集
张氏【凭】论语注
七录十卷
佚
陆德明曰字长宗吴人东晋司徒左长史
论语释
隋志一卷
佚
宋氏【纤】论语注
佚
晋书纤字令文敦煌效谷人隐居酒泉南山不应州郡辟命明究经纬注论语弟子受业三千余人张祚徵为太子友进太子太傅不食卒
册府元龟纤为张祚太子太傅明究经纬注论语及为诗颂数万言
畅氏【惠明】论语义注
七录十卷
佚
蔡氏【系】论语释
七录一卷
佚
张氏【隐】论语释
七录一卷
佚
郄氏【原】论语通郑
七录一卷
佚
姜氏【处道】论语论释
七录一卷
佚
宋明帝论语续注【隋志作论语补阙】
二卷【唐志十卷】
佚
南史帝在藩时续卫瓘所着论语二卷
蔡氏【谟】论语注
佚
按蔡氏论语注不见於隋唐志而陆氏释文於夫子矢之引蔡氏说云陈也
张氏【略】论语疏
七录八卷
佚
隋书宋司空法曹张略等撰
伏氏【曼容】论语义
佚
范氏【廙】论语别义
隋志十卷
佚
孔氏【澄之】论语注
七录十卷
佚
册府元龟孔澄之字仲渊为新安太守着论语十卷
虞氏【遐】论语注
七录十卷
佚
陆德明曰会稽人齐员外郎
沈氏【驎士】论语训注
佚
许氏【容】论语注
七录十卷
佚
曹氏【思文】论语注
七录十卷
佚
按思文齐永元初国子助敎
戴氏【诜】论语述议
唐志二十卷
佚
梁武帝论语
佚
按梁书南史本纪不载帝训释论语而陆氏释文於事君数引武帝云数色具反数已之功劳也又可使治其赋也赋作传
陶氏【弘景】论语集注
七录十卷
佚
太史氏【叔明】论语集解
七录十卷
佚
南史太史叔明吴兴乌程人吴太史慈後也少善庄老兼通孝经论语礼记尤精三玄每讲说听者常五百余人为国子助教邵陵王纶好其学及出为江州携叔明之镇王迁郢州又随府所至辄讲授故江州人士皆传其学
褚氏【仲都】论语义疏【唐志作讲疏】
隋志十卷
佚
皇氏【侃】论语义疏
隋志十卷
未见
国史志皇侃疏虽时有鄙近然博极羣言补诸家之未至为後学所宗
中兴书目梁国子助教皇侃以何晏集解去取为疏十卷又列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厚蔡奚李充孙绰周怀范甯王珉等十三人爵里於前云此十三家是江熙所集其解释於何集无妨者引取以广异闻
晁公武曰古今论语之注多矣何晏集七家复采古论语注为集解行於世侃今又引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厚蔡奚李充孙绰周怀范甯王珉凡十三家之说成此书
张氏【讥】论语义
十卷
佚
顾氏【越】论语义疏
佚
张氏【冲】论语义疏
隋志二卷【吴中人物志作十卷】
佚
陈氏【奇】论语注
佚
册府元龟陈奇博通坟籍尝非马融郑玄解经失旨在在着述五经姑注孝经论语颇传於世为搢绅所召赴京不得叙其论语注义多异郑氏往往与司徒崔浩同
徐氏【孝克】论语讲疏文句义
隋志五卷
佚
隋书残缺
刘氏【炫】论语述义【唐志作章】
隋志十卷【唐志二十卷】
佚
史氏【辟原】续注论语
通志十卷
佚
释【智略】论语解
七录十卷
佚
司马氏论语标指
隋志一卷
佚
盈氏论语注
七录十卷
佚
卢氏论语注
隋志七卷
佚
王氏论语修郑错
七录一卷
佚
徐氏古论语义注谱
七录一卷
佚
亡名氏论语隐义
佚
按论语隐义隋志不载但有其注载七录未审即是郭象论语隐否太平御览载隐义文云卫蒯聩乱子路兴师往有狐黯者当师曰子欲入邪曰然黯从城上下麻绳钩子路半城问曰为师邪为君邪曰在君为君在师为师黯因投之折其左股不死黯开城欲杀之子路目如明星之光曜黯不能前谓曰畏子之目愿覆之子路以衣袂覆目黯遂杀之
论语隐义注
七录三卷
佚
按论语隐义注太平御览载有一条文云孔子至蔡假于客舍夜人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屐异
论语义注
七录三卷
佚
论语难郑
隋志一卷
佚
论语杂问
隋志一卷
佚
论语义注图
七录十二卷
佚
经义考卷二百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