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目录
- 重刻震川先生全集序
- 归震川先生全集序
- 重刻震川先生全集序
- 新刊震川先生文集序
- 凡例五则
- 卷之一 经解
- 卷之二 序
- 卷之三 论 议 说
- 卷之四 杂文
- 集卷之五 题 跋
- 卷之六 书
- 卷之七 书
- 卷之八 书
- 卷之九 赠送序
- 卷之十 赠送序
- 卷之十一 赠送序
- 卷之十二 寿 序
- 卷之十三 寿 序
- 卷之十四 寿 序
- 卷之十五 记
- 卷之十六 记
- 卷之十七 记
- 卷之十八 墓志铭
- 卷之十九 墓志铭
- 卷之二十 墓志铭
- 卷之二十一 墓志铭
- 卷之二十二 权厝志 生志 圹志
- 卷之二十三 墓表
- 卷之二十四 碑 碣
- 卷之二十五 行 状
- 卷之二十六 传
- 卷之二十七 传
- 卷之二十八 谱 世家
- 卷之二十九 铭 颂 赞
- 卷之三十 祭文 哀诔
- 别集卷之一 应制论
- 别集卷之二上 应制策
- 别集卷之二下 应制策
- 别集卷之三 制诰 奏疏 策问
- 别集卷之四 志
- 别集卷之五 宋史论赞
- 别集卷之六 纪 行
- 别集卷之七 小 简
- 别集卷之八 小 简
- 别集卷之九 公 移【谳词附】
- 别集卷之十 古今诗
- 附录
『震川先生集』重刻震川先生全集序
- 本章共 778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重刻震川先生全集序
震川先生文集,流传海内百有余年,识文艺者皆知珍藏之。先大夫旧藏两集,一集二十卷,一集三十二卷,寇变失去。余从陈百史相君,见其所点阅二十卷,博为搜求,二集复存余架上矣。二十卷者,乃先生从弟道传所刻;三十二卷,先生之嗣君子祜、子宁所刻也。有无参互,或疑有杂讹于其间;且闻于钱牧斋宗伯云,先生遗文尚多。余曩与其裔孙雪庵,同事礼部,雪庵以重刻道传集相贻。既而余年友刑部公裔兴之子孝仪公车来都下,惠以裔兴新刻之集。览其跋语,乃偕先生孙文休与其子玄公编辑,为牧斋先生所次第,正集三十卷,别集十卷,余集存之家塾。而是集仍止二十卷,或尚未尽刻,未可谓全集也。
余夙向往先生之文。今老矣,虽不能读,窃思得览其大全。间与汪户部苕文、计孝廉甫草论及,而惄如也。亡何,董黄洲正位令昆山,乃属其访求先生遗文于玄公。徧汇诸刻,勒成全集,亦官其地者所应为,不独为艺林美谭。黄洲唯唯而别。
嗟乎!先生之文,自殁时即流传至今,王文肃公称引于当年,钱牧斋、吴梅村诸前辈昌明于后;非若昌黎之文,历久远遇永叔而始显也。矧先生贤子孙比肩接踵,咸能裒辑遗文,传之遐迩。因叹海内文人如晋江王遵岩、平凉赵浚谷皆有遗集。晋江之集尚有存者,平凉则未之概见。频与宦其地者言之,平凉则马学使之驶先获我心,为之修辑;晋江虽再属衡文使者,尚未见有马君其人也。夫士大夫宦游所至,诚访前贤之遗文,不致散亡磨灭,有如所谓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者,亦华国之瑞事也。黄洲乃能识余言,从玄公谋,集已刻、未刻,合牧斋定本,汇为四十卷;而一时士大夫宦其地者间助剞劂之资,遂居然为先生全书。黄洲之志行,殆非俗吏也已,是则可感也。
玄公寓书命序于余。先生之文,照耀今古,何待于序?况余岂能序先生之文者哉?聊述与黄洲之语以复玄公,玄公其有以谅余矣。
康熙癸丑仲夏,宛平王崇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