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御制读欧阳修纵囚论
- 提要
- 原序
- 四朝国史本传【淳熙间进】
- 文忠集年谱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附录卷一
- 附录卷二
- 附录卷三
- 附录卷四
- 附录卷五
『欧阳文忠集』卷七十
- 本章共 1.6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5
钦定四库全书
文忠集卷七十
宋 欧阳修 撰
外集二十
策问諡议斋文祭文
问进士策题五道
问古之人作诗亦因时之得失郁其情於中而发之於咏歌而已一人之为咏歌欢乐悲瘁宜若所系者未为重矣然子夏序诗以为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者诗之言果足以动天地感鬼神乎
问古之为圣人者莫如舜贤而与圣人近者莫如顔回仲尼称虞舜不可及而顔氏其殆庶几至其称舜之所为则曰好问而好察迩言而已称顔氏之好学则曰不迁怒不贰过而已然则如是者是为不可及与庶几乎问汉宣中兴丙魏为相後之人言为相之贤者必稽焉宜其有兴树之业显於世也及观其纪传亦无他功德相独有明堂月令一章吉之事大概而已不识丙魏之所以得贤於後世者可得见乎
问子丑寅三代之正也孔子何独行夏之时说者曰夏时质也忠质文三代之政也孔子何独曰从周之文使夏之时为正则商周之时不正乎周之政尚文则夏商之政无文乎夫周以子则今之冬十一月乃春正也商以丑则今之冬十二月乃春正也夫以冬十有一月十有二月颁春正於天下而教民之事无乃与天时相戻欤夫君臣之相和父子之相爱兄弟夫妇之相为悌顺是文之本也仁以守之义以制之礼乐以和节之是文之成也使夏商而无文则夏商之世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制欤说者曰三代之正皆同也子丑寅出於後儒之妄也忠质文亦出於後儒之妄也使夫诚出於後儒之妄则孔子安有行时从文之说
问周天子之田方千里号称万乘万乘之马皆具又有十二闲之马而六卿三百六十官必皆各有车马车马岂不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其牧养之地又几何而能容马若是之多乎哉千里之地为田几何牧马之法又如何今天下广矣常患无马岂古之善养马而今不善乎宜有说以对也
諡议
赠太尉夏守贇諡议
议曰谨按諡法世笃勤劳曰忠小心恭慎曰僖今考公之行状言其父以军校殁战阵遂获赏延子以君命死道涂得諡庄【一作壮】恪公自束髪已能孝谨遭遇先帝给事左右材敏自力愈久益勤至於典掌师旅宿卫王宫出领节旄入登枢辅安享荣宠六十余年方真宗时继迁叛命用兵朔方契丹未和再驾河北多事之际其勤最着或奔走自効不暇过於私家亲昵虽至未尝敢请恩泽历小大之职无纎毫之过先朝用此尤加奬擢昨者西师始出父子迭行北顾之忧选任居首迫於奄忽厥用未彰较其始终其迹可见所谓勤劳着於奕世恭慎见於小心考之不诬宜以节惠谨合二灋諡曰忠僖谨议
斋文
顺祖惠元睿明皇帝忌辰斋文
伏以积仁累德王业始於艰难追远奉先孝治刑於遐迩式临讳日祗率旧章顺祖惠元睿明皇帝肇启庆基克光前烈昭圣谟而贻厥隆庙德而可观今皇帝嗣继大明克昌盛业属讳辰而增感因佛事以荐严顺祖皇帝伏愿如在之威亘百年而可畏无疆之祚佑亿世以垂休今皇帝伏愿圣夀延鸿丕图永固然後愿钧衡旧德宗室羣英下洎臣民咸均福佑
祭文
祭沙山太守祈晴文
修谨告祭於沙山太守之神修扶护母丧归祔先域大事有日阴云屡兴修不孝罪逆赖天地鬼神哀怜行四千里之江得无风波之恐今即事矣幸神寛之假三日之不雨则始终之赐报德何穷尚飨
祭五龙祈雨文【一作祭五龙神】
伏以去秋之潦丰不补凶饥民食糟麦为命而天久不雨苗将槁焉旱非人力之能移徒知奔走雨者龙神之所作其忍不为薄奠拙辞致诚而已尚飨
祈晴文
吏之所以食民之赋而神之所以享民之祭祀者吏以刑政庇民而神能以祸福加之也寃枉之无诉刑罚之不明此人力能为而吏不举之其过宜在吏水旱而不时饥馑而疾疫此人力所不能及而皆职神之由今自冬涉春雨雪不止居人无食市肆不开人皆食糟以延旦夕之命至於无食有自杀者此县吏不能治民以致神祸之过此宜罚县令之身使为病恙灾殃以塞其责不宜使数千户人皆受其灾雨雪虽久及今而止民犹有望焉惟神闵之
祭东岳文
某比者获解郡章许还里閈方巾车而即路属暑雨之时行辄以愚诚仰干大造蒙神之惠赐以不违吹清飈而散阴暴秋阳以涸辙遂无道路之阻得反草茅之居荷德之深不知为报一觞之洁谨用荐衷尚飨
祭金城夫人文
修谨遣表弟郑兴宗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於金城夫人之灵修遭罹酷罚方在哀疚护丧归葬千里之外忽承凶讣情礼莫伸聊陈薄奠致诚而已尚飨
祭王深甫文
嗟吾深甫孝悌行於乡党信义施於友朋贫与贱不为之耻富与贵不为之荣虽得於中者无待於外物而不可掩者盖由其致诚故方身穷於陋巷而名已重於朝廷若夫利害不动其心富贵不更其守处於衆而不随临於得而不苟惟吾知子於初世徒信子於久念昔居颍我壮而子方少年今我老矣来归而送子於泉古人所居必有是邦之友况如子者岂止一邦之贤举觞永诀夫复何言
文忠集卷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