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本纪·卷一
- 本纪·卷二
- 本纪·卷三
- 本纪·卷四
- 本纪·卷五
- 本纪·卷六
- 本纪·卷七
- 本纪·卷八
- 本纪·卷九
- 本纪·卷十
- 本纪·卷十一
- 本纪·卷十二
- 本纪·卷十三
- 本纪·卷十四
- 本纪·卷十五
- 本纪·卷十六
- 本纪·卷十七
- 本纪·卷十八
- 本纪·卷十九
- 本纪·卷二十
- 本纪·卷二十一
- 本纪·卷二十二
- 本纪·卷二十三
- 本纪·卷二十四
- 本纪·卷二十五
- 本纪·卷二十六
- 本纪·卷二十七
- 本纪·卷二十八
- 本纪·卷二十九
- 本纪·卷三十
- 本纪·卷三十一
- 本纪·卷三十二
- 本纪·卷三十三
- 本纪·卷三十四
- 本纪·卷三十五
- 本纪·卷三十六
- 本纪·卷三十七
- 本纪·卷三十八
- 本纪·卷三十九
- 本纪·卷四十
- 本纪·卷四十一
- 本纪·卷四十二
- 本纪·卷四十三
- 本纪·卷四十四
- 本纪·卷四十五
- 本纪·卷四十六
- 本纪·卷四十七
- 志·卷一
- 志·卷二
- 志·卷三
- 志·卷四
- 志·卷五
- 志·卷六
- 志·卷七
- 志·卷八
- 志·卷九
- 志·卷十
- 志·卷十一
- 志·卷十二
- 志·卷十三
- 志·卷十四
- 志·卷十五
- 志·卷十六
- 志·卷十七
- 志·卷十八
- 志·卷十九
- 志·卷二十
- 志·卷二十一
- 志·卷二十二
- 志·卷二十三
- 志·卷二十四
- 志·卷二十五
- 志·卷二十六
- 志·卷二十七
- 志·卷二十八
- 志·卷二十九
- 志·卷三十
- 志·卷三十一
- 志·卷三十二
- 志·卷三十三
- 志·卷三十四
- 志·卷三十五
- 志·卷三十六
- 志·卷三十七
- 志·卷三十八
- 志·卷三十九
- 志·卷四十
- 志·卷四十一
- 志·卷四十二
- 志·卷四十三
- 志·卷四十四
- 志·卷四十五
- 志·卷四十六
- 志·卷四十七
- 志·卷四十八
- 志·卷四十九
- 志·卷五十
- 志·卷五十一
- 志·卷五十二
- 志·卷五十三
- 志·卷五十四
- 志·卷五十五
- 志·卷五十六
- 志·卷五十七
- 志·卷五十八
- 表·卷一
- 表·卷二
- 表·卷三
- 表·卷四
- 表·卷五
- 表·卷六
- 表·卷七
- 表·卷八
- 列传·卷一
- 列传·卷二
- 列传·卷三
- 列传·卷四
- 列传·卷五
- 列传·卷六
- 列传·卷七
- 列传·卷八
- 列传·卷九
- 列传·卷十
- 列传·卷十一
- 列传·卷十二
- 列传·卷十三
- 列传·卷十四
- 列传·卷十五
- 列传·卷十六
- 列传·卷十七
- 列传·卷十八
- 列传·卷十九
- 列传·卷二十
- 列传·卷二十一
- 列传·卷二十二
- 列传·卷二十三
- 列传·卷二十四
- 列传·卷二十五
- 列传·卷二十六
- 列传·卷二十七
- 列传·卷二十八
- 列传·卷二十九
- 列传·卷三十
- 列传·卷三十一
- 列传·卷三十二
- 列传·卷三十三
- 列传·卷三十四
- 列传·卷三十五
- 列传·卷三十六
- 列传·卷三十七
- 列传·卷三十八
- 列传·卷三十九
- 列传·卷四十
- 列传·卷四十一
- 列传·卷四十二
- 列传·卷四十三
- 列传·卷四十四
- 列传·卷四十五
- 列传·卷四十六
- 列传·卷四十七
- 列传·卷四十八
- 列传·卷四十九
- 列传·卷五十
- 列传·卷五十一
- 列传·卷五十二
- 列传·卷五十三
- 列传·卷五十四
- 列传·卷五十五
- 列传·卷五十六
- 列传·卷五十七
- 列传·卷五十八
- 列传·卷五十九
- 列传·卷六十
- 列传·卷六十一
- 列传·卷六十二
- 列传·卷六十三
- 列传·卷六十四
- 列传·卷六十五
- 列传·卷六十六
- 列传·卷六十七
- 列传·卷六十八
- 列传·卷六十九
- 列传·卷七十
- 列传·卷七十一
- 列传·卷七十二
- 列传·卷七十三
- 列传·卷七十四
- 列传·卷七十五
- 列传·卷七十六
- 列传·卷七十七
- 列传·卷七十八
- 列传·卷七十九
- 列传·卷八十
- 列传·卷八十一
- 列传·卷八十二
- 列传·卷八十三
- 列传·卷八十四
- 列传·卷八十五
- 列传·卷八十六
- 列传·卷八十七
- 列传·卷八十八
- 列传·卷八十九
- 列传·卷九十
- 列传·卷九十一
- 列传·卷九十二
- 列传·卷九十三
- 列传·卷九十四
- 列传·卷九十五
- 列传·卷九十六
- 列传·卷九十七
『元史』列传·卷十九
- 本章共 1.1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杭忽思
杭忽思,阿速氏,主阿速国。太宗兵至其境,杭忽思率众来降,赐名拔都儿,锡以金符,命领其土民。寻奉旨选阿速军千人,及其长子阿塔赤扈驾亲征。既还,阿塔赤入直宿卫。杭忽思还国,道遇敌人,战殁,敕其妻外麻思领兵守其国。外麻思躬擐甲胄,平叛乱,后以次子按法普代之。
阿塔赤从宪宗征西川军于钓鱼山,与宋兵战有功,帝亲饮以酒,赏以白金。阿里不哥叛,从也里可征之。至宁夏,与阿蓝答儿、浑都海战,率先赴敌,矢中其腹,不惧。世祖闻而嘉之,赏以白金,召入宿卫。中统二年,扈驾亲征阿里不哥,追至失木里秃之地,以功复赏白金。三年,从征李璮,平之。至元五年,奉旨同不答台领兵南征,攻破金刚台。六年,从攻安庆府,战有功。七年,从下五河口。十一年,从下沿江诸郡,戍镇巢,民不堪命,宋降将洪福以计乘醉而杀之。世祖悯其死,赐其家白金五百两、钞三千五百贯,并镇巢降民一千五百三十九户,且命其子伯答儿袭千户,佩金符。
时失烈吉叛,诏伯答儿领阿速军一千往征之,与瓮吉剌只儿瓦台军战于押里,复与药木忽儿军战于秃剌及斡鲁欢之地。十五年春,至伯牙之地,与赤怜军合战。五月,驻兵呵剌牙,与外剌台、宽赤哥思等军合战。其大将塔思不花树木为栅,积石为城,以拒大军。伯答儿督勇士先登,拔之,伯答儿矢中右股,别吉里迷失以其功闻,赏白金。二十年,授虎符、定远大将军、后卫亲军都指挥使,兼领阿速军,充阿速拔都达鲁花赤。二十二年,征别失八里,军于亦里浑察罕儿之地,与秃呵、不早麻军战,有功。二十六年,征杭海,敌势甚盛,大军乏食,其母乃咬真输己帑及畜牧等给军食。世祖闻而嘉之,赐予甚厚。大德四年,伯答儿卒。
长子斡罗思,由宿卫仕至隆镇卫都指挥使。次子福定,袭职,官怀远大将军,寻改右阿速卫达鲁花赤,兼管后卫军。至大四年,兄都丹充右阿速卫都指挥使;福定复职后卫,升枢密同佥,命领军一千守迁民镇,寻授定远大将军、佥枢密院事、后卫亲军都指挥使,提调右卫阿速达鲁花赤。二年,进资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后至元间,进知枢密院事。
步鲁合答
步鲁合答,蒙古弘吉剌氏。祖按主奴,太宗时率蒙古军千人从诸王察合台征河西,至山丹。攻下定、会、阶、文诸州,以功为元帅,佩金符,驻军汉阳礼店,戍守西和、阶、文南界及西蕃边境。换金虎符,真除元帅。父车里,袭职。从都元帅纽璘攻成都,宋将刘整以重兵守云顶山,车里击败之,进围其城。整遣裨校出战,败走,追至简州斩之,杀三百余人,遂拔其城。攻重庆,车里将兵千人为先锋,渡马湖江,败宋兵于马老山,俘获百余人。戊午,诸军还屯灰山,宋兵夜来劫营,车里击败之,斩首三百级。世祖即位,赐金符,为奥鲁元帅,又改征行元帅。至元二年,车里以老疾不任事,诸王阿只吉命步鲁合答代领其军。至元八年,制授管军千户,佩金符。宋将昝万寿攻成都,佥省严忠范遣步鲁合答将兵七百人御之于沙坎。
(以下缺)